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必须持续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教师守初心、践使命,努力引导广大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讲党课 促学习
打好思政教育“组合拳”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正确引导和精心栽培。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打造理想信念坚定的党员教师队伍为抓手,打出专题学习、重温党史、传承红色文化、聆听党员故事等一系列“组合拳”,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为什么被称为‘舶来品’的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生根开花?”“孩子们,是什么让李大钊同志宁可放弃生命,也要坚守心中信仰?”……近日,在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望湖校区,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党校教授吴梅芳带来党史主题思政课。坐在台下听课的,除了学校党员教职工、包河区思政课教师外,绝大多数是该校中学生。“听了这节课,感觉很震撼!”8年级学生舒桠洁课后说,自己对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英烈印象深刻,对一些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很感兴趣,今后想进一步探究。
合肥市竹溪小学“课后小梅花”戏曲社团
长丰县岗集镇中心学校举办千人书法大赛
退伍老兵郑象启赴吴山镇初级中学讲党课
合肥市朝霞小学课后“阳光小屋”
合肥市香格里拉小学四年级学生们正在进行图书交换和读书小报展示
合肥市古城小学“露天党史微课堂”学生体验枪模射击
肥东店埠乡村学校少年宫才艺展演舞蹈《小红军接班人》
连日来,类似的场景在全市各地频频可见。市教育局党委宣讲团走进各学校,开展党史宣讲报告会20余场;合肥一中开展青年教师党史宣讲比赛、合肥三中与驻地社区共上党史课、合肥七中开展书记讲党史活动、合肥九中开设思政大讲堂……全市教育系统积极响应号召,以党组织为牵引,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发挥青少年学习主体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5月27日下午,在古城小学的操场上,校园“露天党史微课堂”吸引了全体师生参与。现场,“1921红船起航”“1927南昌起义”“1934万里长征”等12个主题的党史微课专区在场内环形排开,各活动区域均安排1至2名授课老师和1名助教。学生们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专区”参与互动,大家一边听老师讲述特殊年份背后的党史故事,一边进行手工制作、版画拓印,或参与枪模射击、“战斗机组装”等革命历史主题的情境表演。党员教师围绕党史主题,向学生们讲述红色历史和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
“在和平年代很难想象战争时期的艰苦。在朝鲜战场上,我们每人身上背着一个干粮袋,里面只有一些炒面,我们一把炒面就着一把雪,扛住了美军一波又一波的轰炸,硬是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兵打得没脾气……”在长丰县吴山初级中学,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战士、91岁高龄的郑象启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堂鲜活的党史“微课”。郑老还展示了当年的黑白军装照和战场照,讲述着一个个鲜活故事,同学们听得很入神入心。
丰富内容 创新形式
奏响党史学习“交响乐”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连日来,全市各地开展了“合肥教育·红色记忆”寻访校园红色足迹、“红色基地研学之旅”等各类活动,着力增强党史学习教育趣味性,让广大师生重温红色历史,感受革命情怀,让青少年从红色史迹中汲取精神养分。
“胸前飘扬的红领巾,亲吻我脸庞,书声琅琅的蜀麓校园,梦想在成长……”5月28日下午,合肥市蜀麓小学阶梯教室歌声悠扬,“童心向党红歌嘹亮”主题合唱拉开帷幕,《卢沟谣》《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红星闪闪》等红色童谣激情演绎。800余名“红领巾”齐聚一堂,抒发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展现着“不忘初心跟党走,童心向党爱祖国”的精神风貌。
“红船谱新篇,奋斗铸辉煌;怀千秋伟业,恰百年风华;少年心向党,逐梦新征程,初心永不忘……”长丰县岗集镇中心学校举办千人书法大赛,师生共同参与,挥毫缅怀先驱,献礼建党百年。参赛者们个个激情满怀,一幅幅笔画流畅、结构匀称、整体美观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华书法艺术的魅力,更书写出该校师生“一心向党、初心永不忘”的坚定信念。
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推动“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走深走实。肥东县在“六一”来临之际,举办“唱百年赞歌,展少年风采”第九届乡村学校少年宫网上才艺展演活动。高塘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情景朗诵《永不忘却的长征》,传承、铭记、咏怀长征精神;龙塘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葫芦丝齐奏《映山红》,仿佛又回到了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斗争精神……
出实招 见实效
解决师生“烦心事”
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全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围绕项目建设、教学教研、师生健康、疫情防控等开展调研,把为师生、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
“早到校的学生聚集在校门口嬉戏打闹,又正值上班高峰期,路上车多人多,万一碰上了怎么办?”合肥市翡翠学校党支部在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主题活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家长反映学校开门前的学生安全问题。为了解决家长们的顾虑,学校党支部号召全体党员教师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每天轮班提前到校开门,做好学生体温测量,组织学生开展早读活动等,既保证了早到校学生安全,又合理利用了时间。
孩子“接送难”是许多双职工家庭的心头难题。为了让放学后无人接滞留校园的孩子们有个去处,合肥市朝霞小学党支部在学校大门保安室旁开辟一块“驿站”,作为晚归学生的温馨港湾。通透明亮的玻璃房、干净整洁的书桌,还有熟悉的老师,给孩子们打造了一个放学后的“爱心小屋”。
中小学“三点半”课后服务是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全市409所小学、85所初中开展了课后服务,30.8万名小学生和6.6万名初中生受惠。
“孩子,最近老师发现你和小伙伴们相处得越来越好了,你开始懂得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并且也开始学会宽容地对待他人,老师为你的进步点赞!”这是党员教师王丽娟一个月内第三次“一对一”地和小陈同学进行帮扶谈话。这一次,面对笑意盈盈的王老师,不爱展笑颜的小陈罕见地露出了一丝微笑。在逍遥津小学教育集团,每一位党员教师手上都有一份帮扶清单,上面记录着自己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名字以及他们的相关情况。这些孩子有的是“学困生”,无法感受学习的快乐与满足;有的是家庭破碎,导致性格孤僻的孩子……他们的共同点是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关注。
今年以来,逍遥津小学深入推进“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进优势,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解学生之所困,急家庭之所急。通过“建立弱势学生清单,一对一帮扶”的方式,党员教师用他们的爱点亮了困难孩子的求学之路,为这些孩子送去了温暖与真情。2021年春季开学初至今,逍遥津小学40余位党员教师已经帮扶400余人次,近百个家庭受益。
不用“穿城跑”、不用提前抢定“高考房”,今年高考,合肥市区迎来一项重大变革——设立分考区,实现高考考点的“相对就近”安排。市区作为单一考区划分4个分考区,1号考区为包河区,含合肥经开区及其周边标准化考点;2号考区为瑶海区,含新站高新区及其周边标准化考点;3号考区为庐阳区及其周边标准化考点;4号考区为蜀山区。很多考生在5月25日查询本人考点发现离家步行仅需15分钟,这一举措不仅大大纾解了考生和家长的“赶考奔波愁”,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点赞”。
“学在合肥,育见未来”。全市教育系统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苏龙鹏)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