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拍摄的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本报记者徐旻昊摄
4月1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在合肥市举行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自去年9月24日安徽自贸试验区揭牌以来,合肥片区各项建设工作有序有效推进。截至今年2月底,合肥片区新设立企业2895家,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526亿元;累计签约入驻项目数257个、协议引资额1112亿元;累计进出口总额328.54亿元,占合肥市35%。
合肥片区是安徽自贸试验区“雁行阵列”的龙头,重点发展高端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电商、节能环保、服务贸易、生命健康等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
为释放更多制度红利,合肥片区深耕改革“试验田”。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办结率100%、智能审批办件率100%;积极提升贸易便利化,通过海关“外发加工”监管新模式,推动联宝科技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实现进出口额达85亿美元,成为合肥首家“千亿企业”、全省体量最大的进出口企业;深入探索金融领域改革,积极推动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在合肥片区设立7家自贸试验区特色支行(网点)。在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带动下,2020年合肥市开放型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37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6.4%;外商直接投资35.95亿美元、同比增长6%。
为催生更强内生动力,合肥片区还注重下好创新“先手棋”。在创新驱动方面,探索知识产权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首次开展知识产权分阶段评估入股作价进行转移转化;在产业发展方面,探索推动多领域环保企业协同创新,构建“问诊医治”全流程一体化的“环境医院”创新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中国环境谷”;在科技金融方面,探索建立“股权投资+政府基金+社会资本+风险投资+专项基金”五位一体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以股权代投机制、成果转化专项基金等方式,定向投资科技创新孵化项目。(记者田婷)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