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省级课题《新时代初中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专题研讨会在合肥市第六中学如期召开,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国内外现实背景下,通过怎样的道路实现教师个体专业化素养结构不断完善与发展。参加此次会议的成员有合肥市政治教研员课题负责人侯新旺、课题负责人合肥市琥珀中学教研处主任杨使兵和合肥市蜀山区琥珀中学粟秀平、合肥市庐阳中学办公室主任康洁、合肥市第六中学代慧、合肥市第四中学方昌乐、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张艳和清华附中合肥学校薛军丽等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杨使兵老师主持。
课题组成员基于内容和形式层面,通过对已发表或撰写的研究论文观点进行提炼,对标本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寻找与“六要”,即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再加上智能熟的有机结合。
清华附中合肥学校薛军丽老师结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 团结 共同繁荣》一文指出教学反思是初中政治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之一,通过反思可以提供更新更合理的设计思路、构建新课堂观、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做到“思维新”。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张艳老师指出教师需要更新思维,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思政课堂的重要性,积极探索、不断发现、不断创新,使初中思政课堂焕发新的活力。思政课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我们要努力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教师。
合肥市蜀山区琥珀中学粟秀平老师在基于初中思政课开设要求的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策略中指出强化理论学习,做“思维新、视野广”的教师;提高政治格局,做“政治强、有情怀”的教师;自觉践行使命,做“人格正”的教师;加强新技术运用与创新,做“智能熟”的教师。
合肥市第六中学代慧老师在《新时代中学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中指出研究当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紧跟时代步伐,要及时更新观念,做到思维新;研究过程中成员之间的启发,在课题研究中进行理论学习使视野得以延伸,研究活动的推进使认知得以深化,做到视野广。
合肥市庐阳中学办公室主任康洁老师说,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强政治,筑牢信仰之基;新思维,守住职责之要;深情怀,夯实德性之本。对标“六要”标准,争做“四有”好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职业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做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精神导师。
合肥市琥珀中学教研处主任杨使兵老师指出初中思政课教师要做到思维性、视野广,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初中思政课教学内容,而应关注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研究,尤其要关注相邻阶段的初高中思政课的教学衔接研究,通过对初高中思政课学生的学法差异、问题和衔接的研究,有利于初中思政课教师更好地了解学情差异,从而提高初中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教学相长,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进而提高初中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发展。
合肥市第四中学方昌乐老师指出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我们要构建一个有情怀的课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自己的家国情怀;面对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我们要学会适应时代,不断提高自己应用新的教学手段的能力,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政治教研组长白复军老师从坚持学习,提升理论素养、参与培训,完善学科技能、善于交流,实现合作共赢、勤于反思,深挖教育潜能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成为“六要”好老师。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许可老师指出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践行新的课程改革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能力。
基于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合肥市政治教研员、课题负责人侯新旺指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离不开丰富多样的形式,如写作、开展讲座、参加命题比赛、集体备课、青蓝工程等,特别是离不开有效培训,要建构内容科学、形式丰富、保障有力、评价合理的培训机制,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此次研讨会,课题组同仁们站在主体和客体视角,分别从内容与形式两个纬度剖析了新时代初中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提炼了观点,明确了认知,为本课题顺利结题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和有力的支撑。
(文/图 方昌乐)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