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一“庐”上“阳”——“十四五”昂首再出发

托起幸福夕阳红 打造全省养老服务样板区

时间:2021-02-20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刘静 王凯

为更好地回应百姓“老有颐养”的民生关切,满足辖区老年人群体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庐阳区深入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探索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扩大优质养老资源覆盖面,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十四五”时期,庐阳区将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积极争创省级智慧养老模式建设示范区,打造全省省养老服务样板。

做“实”养老服务体系,让为老服务更有温度

近年来,庐阳区探索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通过建设养老服务区、街道和社区“三级中心”、提供政府购买服务、推进养老“助餐工程”等,逐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长效机制,助力辖区老年人更好地安享晚年。

79岁的陆勤华是一名退休教师,老伴去世后,独居的她自从住进了离家仅一路之隔的逍遥津街道县桥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心情便开朗多了。“在这里护工服务贴心,每周按时体检,没事还能去参加社区活动,蛮充实的。”陆勤华说。

民生保障工作,事关百姓幸福感。庐阳区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为具有庐阳区户籍且常住的70周岁及以上的低保和空巢(无子女)老人、9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每月价值60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该项服务涵盖康复保健、助餐服务、家政服务3大类共38项。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庐阳区通过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已累计服务280余万人次,累计投入资金9800余万元。

不仅如此,庐阳区现已建成标准化社区养老服务站点55个,覆盖率达100%;建成54个社区助餐设施(10个社区食堂、44个社区助餐服务点)以及5个示范性老年人托养中心、3个老年人助浴示范点。以外,该区还向辖区老年人提供社区保健康复、健身娱乐、助餐助浴、文体活动等多项服务,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做“优”智慧养老模式,让养老服务更有范儿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正不断应用于养老服务行业领域。“十三五”时期,庐阳区在全省率先打造智慧养老综合信息平台,不断整合辖区养老服务资源,以更好地将服务功能向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领域延伸。据介绍,智慧养老综合信息平台现已采集到全区老年人口、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服务人才、涉老资金等方面数据9万余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智慧养老信息化数据库。

此前,记者在“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庐阳乐年长者之家看到,工作人员轻轻敲击键盘就能从电脑中获取每个入住老年人的实时健康数据,以便为其合理安排看护服务。而院内智能床垫、智能断电插座、红外幕帘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24小时不间断保障机构老人的生命安全。

“十三五”时期,庐阳区还实施了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智慧化项目服务,为符合条件的对象安装居家生命体征监测床垫、无线呼叫器、无线门磁、无线红外传感器等11项智慧产品,并已全部接入智慧养老综合信息平台。

荣誉是最好的印证。2020年,庐阳区三孝口街道、逍遥津街道和大杨镇荣获第四批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称号;庐阳区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获评安徽省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庐阳区逍遥津街道荣获安徽省第二批省级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项目。

做“活”医养结合,让养老服务更加贴心

“我一般每天吸氧两次,每次大概半小时。”住在庐阳区四季青老年公寓的茆帮隆表示,在家买个吸氧机不便宜,吸氧机的纯度也达不到专业标准。住在这里有医生照护,医疗器械也多,比在家省心多了。

坐落在庐阳区合淮路与北二环路交口附近的四季青老年公寓,外观古色古香、内部设施齐备,配备有书画室、阅览室、多功能厅、棋牌室等活动场所,为附近的老人们提供了一个颐养天年的好去处。该公寓依托安徽庐州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

“近年来,我区18家养老机构均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医养结合’协议,建立‘医养结合联合体’;同时,在各养老机构中设立医务室、护理站,凭借公立三甲医院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监护需求。”庐阳区民政局养老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十四五”已经起航,庐阳区将着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建设乡镇、村两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并以打造全省养老服务样板区为目标,推进辖区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让百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收获稳稳的幸福。(刘静  王凯  庐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