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超脑”引领“智行”
《合肥城市大脑·城市立体交通数据分析报告·2020》发布
记者近日从市数据资源局获悉,我市智慧交通再出新成果,《合肥城市大脑·城市立体交通数据分析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展示了2020年“城市大脑”在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停车服务等城市立体交通领域的系列成果。
西一环与五里墩立交桥衔接段一直是“老大难”拥堵点,2020年通过“交通小手术”,交管部门对高峰期车流处于饱和的淠河路上桥口实施封闭,引导车流从北侧上桥口(史河路口)进入高架,采用上述措施后,淠河路附近高架路段,早高峰北向南畅通率提高了4.10%……这次治堵,正是基于数据的精确引导。
近年来,我市通过搭建“政务云+城市中台(数据中台和能力支撑平台)+典型应用”的“城市大脑”框架体系,在交通领域应用“交通超脑”,让市民享受更便捷出行。截至目前,已向全市交通管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应急保障等多个领域提供311亿条数据和近2000个数据资源能力服务;开展了微创治堵、信号优化等一系列交通治理行动,先后制定5批共96个拥堵点改造计划,让城市交通变得越来越流畅。
高德地图《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全国15个新一线城市中,合肥市2020年交通健康指数排名第5;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合肥高峰行程延时指数下降率排名第10、同比下降3.12%。百度地图《中国城市交通报告》显示,合肥市交通拥堵指数排名于2019年至2020年持续下降,由2019年Q1第5名下降到2020年Q3第25名(越靠后越优)、拥堵指数环比下降3.87%。
除了有效治堵,《报告》还公布了合肥在解决停车难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
2020年,我市大力推进解决“停车难”,通过制度创新、共享模式,让车位“活”起来。由合肥城泊开发的合肥市智慧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起全市统一的停车资源管理一体化平台,从全局到部分实现“停车数据一张网”“停车一张图”智慧大屏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合肥停车APP用户数新增139万,达269万;年度服务停车2455万余次;车主自主支付1571万余笔,占比达63.8%;新增停车场15个,新增停车泊位4294个;新建停车诱导屏65个,累计已建设166个;共享停车场15个,共享泊位数2308个;服务范围扩展至合肥高新区,实现停车服务全城区覆盖。
公共交通方面,2020年,随着“互联网+”落地合肥公交,合肥智慧公交APP等产品的投入使用,截至今年1月,相关APP共下载安装40万次,注册用户数近10万。
地铁方面,由市轨道集团设计研发的公共服务APP,为地铁出行提供一站式智慧服务。注册用户累计341.5万,每天使用量近30万次。目前,合肥轨道APP已支持上海、南京、杭州、温州、宁波5座城市轨道交通二维码过闸“一码通行”。《报告》显示,2020年,合肥建成投运轨道交通线路4条,运营里程115公里,在建线路9条;累计客运量1.95亿人次,同比上升8.49%;公共交通客运分担率37.68%,同比上升13.27%。配合完善的公交接驳能力,地铁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合肥人出行的重要选择。(罗卿 苏龙鹏)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