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飘红!合肥向上向好态势延续

时间:2021-01-07来源 : 合肥日报作者 : 丁涛 苏晓琼 周琴雪

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保持20%以上增速,新能源汽车零售增长63.0%,进出口总额超过2019年全年……近日,市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前11个月经济数据分析显示,全市“六稳”“六保”成效进一步显现,经济运行持续提速,向上向好态势延续。

●增长稳——

供需运行稳中向好

随着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新型显示已成为全球竞相发展的重要产业。作为全球唯一拥有4条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的区域,合肥的产业整体规模在国内居第一方阵。2020年前11个月,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保持了20%以上增速。

与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一样保持20%以上增速的还有汽车和光伏新能源产业。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前11个月,全市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1.1%,拉动规上工业增长7.3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其中,11月增速达18.2%,创近六年来新高,增势强劲。

抓项目,赢未来。2020年,合肥大项目跑出“加速度”,彰显发展定力。仅前11个月,全市在建项目3356个,同比增加559个。其中,轨道交通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48.0%,对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九成,达94.7%。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对外贸易方面,合肥同向发力,表现喜人。数据显示,去年1~11月,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2%,汽车类商品增长5.2%,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超六成、达63.0%。进出口总额达337.7亿美元,超过201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5.9%。其中,出口205.9亿美元,增长12.7%,比前10个月加快1.7个百分点。

●动能足——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从曾经的名不见经传,到现在的“商家必争之地”,近年来,合肥声名鹊起,因科技而兴、因创新而进。

对于创新的事,只要是“值钱”的,合肥都舍得“花钱”。一连串的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全市财政支出中科技支出增长34.3%,比上年同期加快12.2个百分点。输出技术合同交易额150.93亿元,占全省的39.0%;登记科技成果2331项,实现产业化应用839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9%,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60.8%。

集聚创新要素,合肥科技创新成效彰显,在此带动下,新产业新业态高速成长。去年1~11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6%,比前10个月加快2.8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的51.3%。

哪些新产业和新产品的表现夺目?分析显示,合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别增长29%、33.3%和20.9%。太阳能电池、智能手表等新产品产量高速增长,增速达48.9%和38.7%;集成电路6.57亿块、增长10.8%。

值得一提的是,“云办公”“宅经济”的火热,拉动限上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48.9%,2020年以来增幅始终保持在50%左右。

保市场主体,促发展活力。尽管遭遇疫情冲击,但合肥市场主体发展依然强劲。2020年11月份,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5498户,同比增长近三成、达28.6%。截至11月,全市实有市场主体达112.25万户,同比增长14.1%。规模以上企业数超8000家、达807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24家。

●质态好——

经济增长底气更足

作为“养人的地方”“创新的天地”,合肥扎实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就业民生稳步改善。2020年前11个月,为5265户小微企业发放新增岗位补贴2803.25万元,为1004户企业发放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2.92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1.63万人,提前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人才前来安家立业,也让企业效益向好。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全市实现利润总额307.27亿元,同比增长15.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5.0和15.3个百分点,创近三年新高。全市规上服务业利润增长14.8%,比上半年加快13.3个百分点。

此外,合肥的要素保障更加充足,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8312.96亿元,同比增长16.2%,比前10个月加快0.7个百分点;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含省本部),同比增长14.1%,创2017年6月以来新高。1~11月,全市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3.7%,比前三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11月份,制造业PMI为53.5%,创下新高,连续9个月位于扩张区间,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