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合肥力“量”,奔向未来

时间:2020-12-29来源 : 合肥晚报作者 : 刘畅司晨 赵瑞瑞

量子测控一体机

量子测控相关产品

量子通信产品

本源量子展厅

国盾量子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元器件贴装,并做好过程记录

量子,如今已成为国际风起云涌的战略科研方向。

瞄准这只未来科技的“新引擎”,历经多年“深耕细作”,创新之都合肥依托强力而“温暖”的政策支持,凭借优质、集聚的人才资源,厚积薄发的原始创新,多点开花的产业布局,已崛起为量子科学和产业版图上的“双高地”。

今年,“链长制”实施后,各方力量更加协同,资源更加集聚,在量子科技赛道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肥力“量”,朝向未来,加速奔涌。

链上风采篇

在合肥高新区云飞路两侧,密布了一批覆盖量子通信、量子测量、量子计算等领域的量子科技企业,累计有20多家,人们称这条路为“量子大道”。

走进“量子大道”,神秘量子投射于现实世界的大幕徐徐拉开。

国内首家从事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的企业落户合肥

“每块硬币总有两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更加便捷的通信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大家对于通信安全和隐私的顾虑。许多人开始思考,世界上是否存在一种技术,能够给信息传递提供无法被窃听和计算破解的绝对安全性保证,答案是有的,这个技术就是“量子通信”。

在合肥云飞路上,成立于2009年的国盾量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从事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的企业,也是全球少数具有大规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设计、供货和部署全能力的企业之一。11年前,国盾量子率先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带出实验室,促进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工程应用,让光量子成为传递“密钥”的安全“信使”。

“成立之初,我们的目标是服务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建设,推动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化。”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研发总监唐世彪介绍,那个时候,该领域是一片“无人区”,“摸着石头过河”潜心研发、不断探索,是“闯出无人区”的不二法则。

采访中,唐世彪保持着科研工作者一贯的谦虚谨慎,但从国盾所取得成绩来看,他们已“闯出”了一片天地。11年来,国盾量子为各类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以及“星地一体”广域量子保密通信地面站的建设提供软硬件产品。于2017年正式开通了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北京、上海、济南、合肥、武汉等地的城域网;“墨子号”量子卫星地面站等设施中,都有着国盾量子产品的应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用看不见的“黑科技”为信息“保驾护航”。从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到量子安全u盾、国盾安全手机等“量子+”应用,国盾量子不断拓展相关量子网络应用,持续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与通信、安全行业广泛融合,为政务、金融、电力等领域的高等级安全通信提供了保障,成为世界领先的量子通信设备制造商和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

一个简单的数据可以说明合肥这家量子通信企业的地位:目前国内总计7000余公里实用化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超过6000公里使用的是国盾的产品。

今年7月,国盾量子在科创板成功上市,被称作“量子科技第一股”,上市首日,便打破了此前的科创板新股开盘涨幅纪录。“量子通信不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产业,它需要与通信、信息等行业广泛融合。登陆科创板,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和行业的知名度,有助于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含金量”十足的企业在合肥

正加速“串珠成链”

围绕量子科技,量子计算的发展可谓是一直“牵动人心”。相对传统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理论上运算能力将有指数级增长,在密码分析、气象预报、石油勘探、药物设计等领域很有前景,被认为将是下一代信息革命的关键动力。

“让量子计算机走出实验室,真正为人类社会服务,是本源建立的初衷。”本源量子公司副总裁张辉介绍,为推动技术产业化,2017年,基于中国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量子计算研究团队多年来累积的技术,本源量子在合肥成立。同年,本源量子推出了量子计算云平台。

实际上,量子计算机的研制难度非常之高。

“从早晨7点到晚上12点,我们每天都有人在实验室。”本源公司副总裁张辉说,本源“向前走”的每一步,都是一批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日复一日潜心研究的成果。同时,为了进一步探索量子计算应用落地,培养量子计算生态圈,该公司还建立了本源量子计算产业联盟,同建信金融、中船重工709所、中科类脑、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等十余家联盟伙伴共同致力量子计算在各类场景的应用开发,加速研制实用性量子计算机,推动量子计算产业化发展。

目前,本源已在量子芯片、量子测控、量子软件、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云平台等领域,实现了多项突破,拥有首个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首个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软件系统、首个量子计算云平台。今年9月,由该企业自主研制的首个国产工程化超导量子计算机“悟源”的原型机也正式上线,向全球用户提供真实的量子计算云服务。这一国内率先实现工程化的超导量子计算系统,是量子计算从较低技术成熟度的科学研究走向更高技术成熟度的标志,对未来我国量子计算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本源还肩负着一项关键使命——培养量子计算专业人才。“本源从建立之初,就要求培养一批中国未来量子计算领域,能够做工程化的人才队伍,关键时刻,他们要能顶得上去。”张辉说,未来,当量子计算机真正大规模应用时,期望是由中国起到关键作用。

“一方面是一线人员培养,我们和高校高效合作,做学科共建,努力培养一批从本科到研究生到高端产业人才这样的人才梯队。”本源量子总经理助理赵雪娇介绍,本源还长期进行行业人才培育,因为量子计算要想真正应用,需要在金融、生物、化学领域有交叉学科类的人才。此外,坚持向公众科普,公司的一楼展厅每周向公众开放一天,同时,本源还在全国各地做一些展览展会教育。

除了国盾、本源,合肥还拥有国内第一家以量子精密测量为核心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仪量子。近年来,该企业发布了国际首台“单自旋量子精密测量谱仪”,国内首台商用“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等一批量子精密测量、磁共振设备等产品,填补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在石油勘探、生命科学、先进材料、电力电网领域实现了示范应用……

围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量,合肥的量子产业布局实现了“多点开花”。这样一批“含金量”十足的企业在合肥正加速“串珠成链”,一片量子产业高地正冉冉升起。

链上规划篇

多维度专项扶持将“瞄准”量子产业

在量子产业布局上,合肥已抢到了“先手棋”,但相对其他产业,合肥在量子信息产业链上中下游主体数量和体量上,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谋定而后动,则无往而不胜。如何将这盘棋下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对此,合肥也有着更深远的谋划。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合肥市将充分发挥重大试点工程引领带动作用,同时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总要求来做足文章,全面加快推进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合肥对量子产业发展的政策等支持将进一步完善。

市科技局表示,接下来,合肥将参考借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和“中国声谷专项支持政策”,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符合量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科技金融等专项扶持政策。同时,大力支持科研院所对外开展科研合作,支持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以参股入股、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合肥量子信息领域企业合作。

同时,将进一步优化配套服务。支持量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定期发布量子信息领域知识产权态势,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信息发布渠道和成果交易平台。把量子信息产业发展作为有关产业论坛、行业峰会的重要主题,加强对量子信息领域企业的宣传,加大对其创新产品与服务的推广力度,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营造全社会关注量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链上揭秘篇

【科技基础】发展量子产业,合肥是有“天赋”的

作为未来科技的“新引擎”,量子这件“事儿”,为何合肥能做成?

从量子产业发展基础上来看,毫不夸张地说,合肥是极具“天赋”的。

作为我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的城市,合肥的科研“基因”与创新氛围早已尽人皆知。在量子科技革命浪潮中,一些其他城市还没意识到量子产业的价值和前景时,合肥凭借强大的科研资源和超前布局,更早已立在潮头。

“天赋”并非与生俱来,这源于合肥一向“甘于沉默地长跑”的努力。经过多年发展,合肥在量子信息基础研究机构上,已形成“一院三平台”体系。“一院”即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这是安徽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三平台”即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2017年11月,科技部批准组建的六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我国量子信息领域第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量子信息领域知名专家——潘建伟、郭光灿、杜江峰三位院士也均在中科大开展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工作。

从合肥这几家实力较强的量子企业的“出身”,我们更不难看出,科研基础对一个创新产业的影响力。国仪量子,源于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本源量子技术起源于中国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国盾量子技术起源于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依托强大的量子科技资源,合肥的量子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6年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形成了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2017年9月,“京沪干线”正式开通,率先完成了在金融、广电等领域的应用示范。2018年1月,利用“墨子号”与“京沪干线”建立的星地链路,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中国和奥地利之间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保密通信视频通话。量子计算方面,今年12月,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使得我国首次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星”(墨子号)“地”(京沪干线)“网”(在金融、网络安全等领域)等一系列“印”有合肥“标签”的科学研究与应用示范体系的建立,使合肥量子信息产业具备了资源优势、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目前,合肥量子信息产业拥有相关专利占全国12.1%,排名仅次于北京,这对合肥量子信息产业的补链、强链、延链持续发挥着积极作用。

【政策支持】

“除了技术压力,几乎没有其他压力”

要成功,天赋与努力缺一不可。除了在科研技术上“厚积薄发”,合肥对于量子产业的支持也一如既往的“给力”。

在采访过程中,这些如今在国际量子产业领域都拥有一定话语权的企业,不约而同向记者表达出了一种感受——在合肥,几乎没有政策等方面的压力。

“公司成立初期,我们在技术研发上有很大的压力,但除此之外,基本感受不到政策等其他方面的压力。”唐世彪说,地方上的一系列支持,让大家像是处在合肥的“呵护”中,能真正心无旁骛地做技术、搞研究。

“量子计算不是一个短期内就能直接产出多少经济价值的产业,但在本源建立时,合肥市给予了充分的认可,相关机构给予了很大的资金支持。高新区直接免了5年的房租,到现在我们都是没有房租压力的。”张辉表示,按道理来说,一个地方给了新企业资金、用地等方面的支持,可能会要求你多少年要产出多少营收的,但建立之初,相关政府没有给本源任何经济指标的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让本源把团队带起来,把人才留下来。

“所以合肥这座城市能成功是有道理的。它的眼光可以放到10年后、20年后,甚至更远的地方。它愿意容纳、大力扶持像量子这样的‘潜力股’。”张辉说。

【产业扶持】

链长制开启量子产业高地打造新征程

今年6月,合肥市正式启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合肥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了量子产业的“链长”。这为合肥量子产业高地的打造开启了一个新征程。

“合肥专门成立了量子产业链,实现链长制管理,市领导亲自挂帅督办,这让我对企业的发展更加信心十足。”国仪量子副总裁张伟表示,链长制启动,发改、科技等多部门协商研究支持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实现“延链、补链、强链”,激发“链”式效应。“高端科学仪器具有核心技术高门槛,解决方式碎片化的特点,必须久久为功,也需要产业链协同发力。合肥实施链长制,将着力营造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先进仪器产业集群的加快形成,加速产业集聚。”

在唐世彪看来,链长制的实行,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使得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团队参与进来,随着量子保密通信行业上下游队伍的壮大、产品体系的丰富等,来自多方的协同和积淀又必将推动整个产业链发展。

“链长制聚焦量子科技,针对量子计算发展关键环节,围绕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核心产品进行系统部署,有助于建立健全量子计算产业发展的机制与政策体系,利于量子计算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链长制的实行,还让不少量子企业认识到自己在产业链中应发挥的作用,赵雪娇表示,未来,本源量子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夯实量子计算技术,助力推动量子计算产业发展。

链上故事篇

怀揣“报国情”,闯出“无人区”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合肥被誉为“人才磁场”,有些人听说合肥,被合肥吸引,从千里之外赴肥“追梦”;有些人曾踏足合肥,被合肥触动,留在这里“挥洒”热血。作为国盾的“元老”,唐世彪就是选择留下的那批人。

2000年,唐世彪从老家广西来到中国科大念书,主修近代物理学。在科大期间,唐世彪接触到了一系列先进的量子理念,认识了一批量子领域“大咖”,一团火苗在心中燃起。

“当时就觉得这个技术既神秘又高端。”唐世彪说,与量子“结缘”,不仅仅是对量子这项新技术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觉得这个技术一定是可以服务于国家和社会,是很有用的。

“那时候,量子在国内还是一个相对新颖的概念,很多人对它的发展前景并不了解甚至不看好。但我心里清楚,在合肥,这件事能做成。”怀揣着憧憬与信心,毕业后,唐世彪留了下来,成为国盾初创团队的一员,和十几个初创成员一同并肩作战、日夜鏖战,闯出“无人区”。“家人虽对我很牵挂,但也一直很支持我,我会常常跟他们说我们产业化的进程。”

唐世彪说,公司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400多人,非常迅速。“合肥的环境对量子产业的发展非常好,包括产业的基础,对产业的投入,让许多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愿意来到合肥,投身量子事业,所以它的发展规模才能到现在的程度。”

千里“追梦”

东北女孩赴肥投身量子计算

来自黑龙江的28岁女孩张嵩昊,就是唐世彪口中,赴肥“追梦”的年轻人之一。在本源量子满是男程序员的办公室里,张嵩昊十分显眼,虽然个子不高,但写起代码、干起活来,毫不逊色于男同事们。

2015年,张嵩昊毕业后在天津找到了一份软件开发的工作,成了一名程序员。2017年一则来自合肥的招聘信息“打乱”了她的生活。“我看到本源量子的招聘信息,在我心中一团小火苗燃了起来。”张嵩昊看到这则招聘信息后,查了一下地图,发现合肥距离她的家乡有2000多公里。家人不太放心她离家这么远,可张嵩昊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一定要去试一试。“合肥在量子计算等很多方面都处于领先位置,还有中国科大等科研实力雄厚的后援,我一定要来。”

如今,张嵩昊已经开始牵头带团队,打造公司核心业务之一的量子计算云服务平台了。“加入团队后,能与量子计算领域的‘大牛们’一起工作,是一件很激动的事情。”张嵩昊说,身边还有许多与她一样热衷量子计算的年轻人,大家都怀揣着“科技梦”,从全国各地来到合肥,一起触碰科技最前沿。“我很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每个人的工作热情都很高。”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