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三农”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以十项重点工作为统领,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深入、脱贫攻坚成效不断巩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改革稳妥推进。按照农业农村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既定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成效显著。
“我要脱贫”
龙河石榴园 任长安摄
爱心扶贫 用行济困
爱心扶贫小超市 激发脱贫大动力
一、农村产业发展主要情况
临潼区农业人口60.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6.3%。全区耕地面积65.8万亩,其中永久性基本农田59.5万亩。粮食、蔬菜、奶畜是我区农业三大主导产业,石榴种植、番茄制种、奶牛养殖是三大特色产业。201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66.61亿元,农业增加值38.7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79元。
(一)种植业情况
1.粮食生产: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拥有渭河平原区优质粮食生产基地面积45万亩,种植面积占全市的25%,全省2.3%。粮食年总产量30万吨以上,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7万亩,玉米种植面积43万亩。是国家重点粮食生产基地,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县)”称号、农业农村部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
2.蔬菜生产:蔬菜种植主要在渭北街办,面积15万亩,生产方式主要有设施园区和大田种植,其中设施园区有万邦、新洲、真意、旺农等合作社建设,面积约为1.7万亩,占全区的11%,菜品主要是番茄、黄瓜、辣椒、早春花白等,为区域超市提供货源。品种和销售相对稳定,园区常年吸收当地用工约500人。大田露地蔬菜由群众自发组织生产,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普通品种居多。
3.番茄种业:现有番茄制种企业11家(西安金鹏种苗有限公司、西安番茄研究所、西安金晟种业、西安秦蔬农业、西安群兴种业、西安世佳种业、西安长丰蔬菜研究所、西安年丰番茄种苗繁育、西安北斗种苗、西安常丰园种业、西安世阳种苗。主要分布在栎阳、徐杨、雨金街道,拥有粉堤,北斗,秦蔬产品商标)。番茄制种面积3000亩,年产番茄种子3万公斤,占全市95%,全省87%,同品种份额占全国市场的40%以上,制种水平国内领先。
防虫 任长安摄
分类 任长安摄
扶志身边事,扶贫添动力 5v分享会
老果农 任长安摄
(二)养殖业情况
生猪生产:全区有45个生猪养殖规模场,截至10月底,存栏6.92万头,占全市17.7%,全省0.82%,累计出栏5.53万头。
奶畜生产:奶牛存栏1.69万头,占全市58.2%,羊存栏7.84万只,占全市25.2%,奶类年产量8.39万吨(规模以上奶牛养殖场主要有:昕洋牧业、兴盛源牧业、阳光牧业;规模以上奶山羊养殖场主要有:玉清奶山羊养殖场,绿牧奶山羊养殖场,交口高铁向利奶山羊养殖场),现有乳品加工企业3家(伊利、银桥、宏兴),年加工鲜奶能力45万吨。2011年荣获“奶牛养殖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称号,2013年通过了原农业部奶牛标准化示范县创建项目验收,2015年,被原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粮改饲”项目试点县,2017年被列入全国畜牧大县名单。
(三)农产品加工业情况
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家,形成了以邦淇为龙头的粮油加工,以银桥为龙头的乳制品加工,以丹若尔为龙头的石榴酒业加工,以禾丰为龙头的饲料加工,以新天地为龙头的饲草加工,以华瑞果业为龙头的果蔬储运6条产业链。
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
(四)石榴生产情况
种植面积4万亩,各类种植园区15个,年产鲜果8万吨,区内拥有石榴酒、石榴饮品加工企业4家(丹若尔、石榴红、秦俑、红石榴),年加工鲜果2万吨。从事石生产销售企业30家,培育省市级知名品牌15个,石榴产业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2019年,石榴种植系统入列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临潼区入围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以石榴为主导开展先导区创建工作,创建期3年。
(五)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在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80多家。年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500以上。累计培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915人,其中中高级110人。
(六)都市农业板块:以《临潼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初步形成了以新州、万邦等蔬菜园区为代表的沿渭无公害蔬菜产业带;以西优、北斗等制种园区为代表的渭北番茄制种板块;以阳光牧业、兴盛源牧业等畜牧园区为代表的渭北奶畜产业板块;以龙河石榴、石榴红等果业园区为代表的沿山石榴产业板块。累计建成各类现代农业园区42个,其中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3个。
(七)人居环境整治:全区干净整洁村达到111个,建成美丽宜居村庄45个,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4万座,增设垃圾分类箱2118个,新增村内垃圾收集点63个,污水革命完成有效治理村107个,有效管控村71个,完成农村绿化美化3391.34亩,栽植各类苗木163.6万余株。建成农村综合服务中心64个。
龙河石榴花节 任长安摄
抢收 任长安摄
抢收 任长安摄
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
以技术现代化、服务专业化、经营市场化为引领,纵向延长产业链,横向拓展新业态,乡村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一)守住稳产保供“基本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迅速出台严控疫情做好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的八条措施,发放414个农产品及农资运输通行证。全区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万吨以上、蔬菜总产量稳定在50万吨以上,果业面积7.92万亩,实现产量8.4万吨。完成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养殖场2个;奶山羊存栏量10万只,羊乳产量2.7万吨,生猪存栏量6万头,生猪出栏量9.5万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5万亩;各类番茄制种3000亩,种子产量3万公斤,番茄种子同类产品用量占市场用种量40%以上。全区100万亩主要粮食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以上。全市三秋机械化现场会9月27日在我区召开。围绕构建质量品牌提升体系,组织农产品快速检测1.8万批次,农产品检测合格率100%;围绕产业规模发展,申报认定产业联合体4家,建成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家,全区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7家。围绕特色产品宣传,赴浙江、重庆、广西等地开展特色农产品推介行动4次,以展会、节会、媒体等为载体,扩大“临潼石榴”品牌影响力,临潼石榴公用品牌10月16日正式发布。
(二)下好农村改革“先手棋”。产权制度改革发证12.63万户,发证率98%,完成年度任务105%。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256个,积极指导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壮大,目前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已实现分红的21个,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55个,10万元以上的28个,50万元以上的1个。启动马额街道经济开发区、农村改革试验区方案编制工作。完成农户信用等级评价户数比例达到83.5%。建成了村级综合服务社199个,占我区涉农行政村221个的90.05%,超额完成年度建设目标任务。
(三)打造融合发展“全链条”。坚持走一产融合式发展之路,推动一产融二产、融三产、融线上,让一产更有内涵和张力。一产融二产,实施农业+工业,支持丹若尔、秦俑、石榴红等石榴加工企业丰富开发产品,进一步开发石榴叶茶、石榴药酒、医药产品、石榴化妆品等产品,提高石榴产业附加值。支持银桥、伊利、红星等乳品加工企业参加国内外农产品推介会,提升品牌附加值。围绕培育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家,农业产业联合体4家。一产融三产。大力实施农业+文旅战略,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依托石榴种植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石榴景观园区打造工作,打造秦煌、石榴红景观园2座,沿渭河观光路两侧打造农业园区6家,实现农业+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一产融线上。扎实推进农业+互联网工作,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成电子商务示范街3个,建成电子商务示范村10个,培育知名网销品牌3个、农村电商示范企业4家和20名电商创业明星,实现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和行政村物流全覆盖,农产品线上交易额突破2亿元。
石榴推介会
石榴推介会
石榴推介会
石榴推介会
三、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面提升
(一)扎实开展“一十百千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制定下发《西安市临潼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城乡融合发展“一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整治环境死角。打造精品村(街)14个,创建示范村(组)220个、建设示范庭院3579户,培育“十星级文明”示范户1000户,评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分子2439名。落实“五级书记”包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要求,建立区级领导和部门包抓街道联系制度,因地制宜采取环境治理监管模式,坚持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周督导、月例会”制度,全区23个街道226个行政村干净整洁率达到100%,完成无害化户厕改造约6.3万户。配置和建设垃圾收集点2385个,全区11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79个行政村达到有效管控,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
(二)加快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27个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总投资7394万元,完成道路硬化132396平方米,修建村内排水34800米,建设污水处理设施7座,新增垃圾分类桶960个,新增垃圾转运车4辆,建筑立面统一粉刷120951平方米,设置村内文化墙宣传字画18090平方米,新建公厕22座,新建活动广场31个,新建文化礼堂3座,幸福院4座,片区化社区4座。依托已建成的65个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推动职能下沉、服务下沉,构建群众身边的为农服务综合平台。
(三)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乡村绿化美化3391.34亩,栽植各类苗木163.6万余株,绿化率达到30%的行政村共201个,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89.3%;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覆盖率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87.1%,规模养殖场粪污设备配套率91.14%。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自来水覆盖率达到96%,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率达到99.58%。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群众生活更加方便。
石榴推介会
石榴推介会
石榴推介会
套袋 任长安摄
四、深化拓展“组织振兴”纵深突破
(一)抓好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区226个村、43个社区全面实现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率先在全省完成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区级集中备案管理,扎实整顿提升12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
(二)抓好村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实施村干部“三雁工程”教育培训计划,通过“骊山讲坛”、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全员轮训。通过“党校理论培训、街道轮岗历练、村上实战训练”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为每村培养2名后备干部,完成培训639人,村级干部队伍注入源头活水,这项工作被《陕西先锋》宣传推广。
(三)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推行“支部引领、干部带头、党员示范”,建立党员创业示范基地,深化“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以党建+电商、就业、民宿等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贫困村造血能力。深入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及“对标补短”工作,及时查漏补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9月底完成收入核算及行业部门认定,全区在册贫困户“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10月初启动脱贫退出程序,现已完成民主评议、街村两级核实,目前正在组织开展区级抽查核实,11月中旬完成系统内标注。全区年度减贫任务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全区1029户1342人实现稳定脱贫。
(四)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建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建立村干部“凡进必审”“凡动必备”“定期考评”的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村“两委”干部资格联审制度。深入挖掘北田街道尖角村“建好党小组、发挥大作用”,推广“党小组之家”经验做法,陕组信息以“西安市临潼区‘四微’赋能党小组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路径”为题进行宣传报道。
五、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深入
(一)文明共建、凝聚合力。安排华清宫等38家市级以上、且有实力的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新丰街道刘寨村等38个“美丽乡风、美丽人家”示范村,秦陵街道等170个区级以上文明单位与秦陵街道孙马村等170个村建立共建关系,发挥文明单位示范带动作用,共建共享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成果。
(二)选树典型、示范引领。发挥典型村(镇)的典型带动、示范引领作用,马额街道南庙村的建设经验先后被《西安日报》、陕西文明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秦陵街道杨家村“乡风文明一条街”建设走上市电视台《党风政风热线》栏目;穆寨街道以美丽人家建设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被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三)统筹协调、共享资源。把“美丽人家”建设任务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建立月计划清单,每月进行考核评比,切实传导压力、推动工作。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充分挖掘人文自然资源,巧妙借助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提升临潼乡村旅游热度。有效带动村组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美丽人家”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六、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一)加强涉农人才引进。组织开展农业技能人才培训活动4场次。及时和农牧渔企事业单位联系,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鼓励其通过相应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2020年招录农技干部6名,充实到我区农业农村相关部门,助力人才振兴。
(二)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组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强化农业农村人才培训,全年完成培训4443人,涵盖农技、农艺、农机、畜牧、渔业等农业农村领域。
(三)构建示范引领体系。为5名农业农村高层次人才配备了服务专员,5名农技干部分别联系每名高层次人才,每月联系不少于1次。遴选认定20名农村实用人才榜单人才。吴雪莉、杨妮、杨艳等15名农技干部获得国家和省级、市级先进个人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