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合肥已集聚5家 G60科创走廊挂牌园区

时间:2020-09-22来源 : 中安在线作者 : 方佳伟

自2018年加入G60科创走廊以来,合肥市主动作为,以“创新政策、资源共享、园区建设、成果转化”为具体抓手,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作为当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合肥如何更好加快长三角科创深度融合,推进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这是摆在当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合肥已集聚5家G60科创走廊挂牌园区

2016年,上海松江启动G60科创走廊建设。此后,这个区级发展战略不断升级。2018年,科创走廊串联起了沪苏浙皖的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市。去年,走廊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部分。合肥市发改委合作办相关人士表示,这对九城市来说,是重大发展机遇。

9月1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合肥成立,这个联盟由合肥市作为牵头城市,与上海、杭州等G60科创走廊其他八城市的环境领域专家学者、生态环境和建设等相关部门、节能环保领域相关企业共同组建。

这个联盟旨在加快环境领域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集聚,但这并非是在合肥成立的第一个了。今年6月,在肥东县长临河科创小镇,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揭牌成立。去年4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也在合肥成立。

加入科创走廊之后,合肥市与其他成员城市一起,各扬自身所长,发挥整体效应,更好服从服务国家战略。相关人士介绍,截至目前,合肥已拥有物联网、生物医药、环境产业、金融科技、科技成果转化小镇等5家G60挂牌园区,园区内产业集聚已初具规模。

推动共建科创资源开放共享线上平台

在科技资源共享方面,合肥市有序推广“G60科创云平台”,邀请2000余家企事业单位注册使用该平台并反馈用户体验,不断优化科创云平台功能。为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对外开放共享,合肥还为G60科创走廊提供了两批共计928台(套)仪器设备信息,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

与此同时,合肥市修订了本地自主创新政策。一方面,对租用纳入G60科创走廊城市开放共享的仪器设备的单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给予补助;另一方面,支持本地企事业单位与G60科创走廊城市的高校、科研院所、技术领先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并择优补助。

同时,合肥市还面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领域,摸排了59个重大科技项目并上报G60联席办。在政策支持带动之下,当前,合肥市的创新策源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除了要不断加快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园区建设,接下来,合肥市还将推动九城市共同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线上平台,实现G60九城市创新券互认互通,形成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强大合力。

将率先实践一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

“科创+产业”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生命线。6月18日中国商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链合作大会召开已经过去3个多月,可是对于G60联席办的工作人员来说,最近这段时间还是很忙碌。因为,在今年年底,大家要在九城市促成100家企业成功进入商飞合格、潜在供应商行列。

相关人士表示,正是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引领下,G60九城市紧密的协同、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更高质量的发展,释放出一体化的强大红利,保持经济发展的韧性,有效对冲了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

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合肥市还以地方标准形式,发布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专窗管理规范》,完成九城市间证照“一体受理、一体办证”,全域89个县级以上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网通办”专窗全覆盖。两年来,“一网通办”30个事项不断深化。

相关人士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发挥G60科创走廊政务服务一体化先行先试作用,深化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工作,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创新政务服务移动端“无感漫游”应用。另外,还将率先实践一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实现制度创新更大突破,真正实现九城市产业一体化发展。

探索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化中试配套基地

下一步,合肥市将结合发展实际继续加强与其他八城市间的合作交流。相关人士表示,为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合肥市还将全面布局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加快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大基因中心等平台建设;完成滨湖科学城规划,提升安徽创新馆功能。

如今,G60科创走廊串联的九个城市,已经集聚1682家头部企业和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针对创新链中应用技术薄弱环节、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合肥市将加强对重大前沿原创技术跟踪,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设立市级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探索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化中试配套基地,构建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发展全过程、全链条的创新服务体系。

在推动产业联盟高质量发展方面,今后,合肥市还将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七大先进制造产业,持续完善产业联盟体系,着眼关键技术研发、设施设备共享、政策资源互通、产业标准规范,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金融资本对接,促进产业内部联动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同打造长三角高端制造业主阵地。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