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川西高原上的扶贫书记:不返贫才是真脱贫

时间:2020-08-2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唐德彬 何悠

6月上旬,记者再赴川西高原采访时,第三次来到了川甘交界处高山峡谷中的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铁布镇卡机岗村。

刘智刚到贫困户吉巴泽里家中查看贫困户病情

两年来,四川销售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刘智刚和驻村扶贫工作组积极配合村“两委”,为这个村子建立的果园、青稞、犏牛等种养殖项目,已初见成效,成为了67户村民整体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经济支柱。据不完全估算,土地流转资金加上种养殖和果园打工收入,每个村民平均每年可直接增收大约1.3万元。

刘智刚带领村民一起到田中除草

从卡机岗村驱车前往尕尔卡寨的半途中,迎面一大片绿油油的农作物映入眼帘,随行的村支书马基安喜出望外地用手一指:“那里就是村集体经济办的扶贫种植园,刚种下的青稞、小麦、土豆等都选用了优质品种,那是刘智刚书记和扶贫队员用中石油捐赠的5万元帮扶资金选购回来的,等到七八月份时,这600多亩土地的收成将远远高于往年。”

刘智刚到贫困户东主卓玛家中询问困难

同车的刘智刚接着说,“四川销售还捐资购买了优质种犏牛,通过配种选育后,将极大地改良村里现有的犏牛品种,让牛奶的产量得以提升。”

来到尕尔卡寨村民旦真机家中,这位朴实的藏族老阿妈指着屋内一角:“这里堆放的是儿子哈么当州到中国石油加油站上班一年来,前后多次托第一书记刘智刚从泸州带回来的东西!”

刘智刚与村民一起干完农活交谈

刘智刚与村民一起干完农活交谈

刘智刚与村民一起出工去干农活

刘智刚带领村民一起到田中除草

说到这里,这位从未离开过藏族小山寨的老阿妈突然伸出大拇指,激动地用十分不熟练的汉语说出了“共产党好!”这突然的举动和话语,让一直依靠村支书马基安翻译才能听懂阿妈藏语的我们有些惊喜和意外。

我们特意凑近数了一下,13袋米,近100斤油……这是旦真机儿子在13小时车程外的泸州,对家里独居母亲的牵挂。儿子在中国石油有了稳定的工作,也重新撑起了这个母子相依为命的小家庭的希望。

刘智刚晚上与家人网上聊天

本是家中经济支柱的同寨村民波吾泽里,因四年前的一场车祸失去劳动力。目前,一家9口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全靠在中国石油加油站工作的弟弟甲瓦扎西。所幸的是,拥有西南民族大学本科学历的甲瓦扎西通过自身努力,目前已经成为了加油站的业务骨干,收入待遇也将随之提升,这让这个大家庭的未来生活有了更加稳实的保障。

刘智刚与村民一起对村寨口堆放的杂土进行清理

刘智刚在办公室整理脱贫攻坚资料

从卡机岗村民“种植、养殖基地”投产分红,到哈么当州和甲瓦扎西等村民进入中国石油工作,目前,刘智刚和驻村工作组全力帮助实施的“产业、就业扶贫”工作已初见成效。

如今,已经是刘智刚到卡机岗村驻村扶贫的第二年,自2019年底全村整体脱贫后,他仍然坚守在扶贫帮困第一线,只为了那一个信念:脱贫不脱帮扶,绝不让一户返贫!

若尔盖县铁布镇卡机岗村尕尔卡寨全景图

若尔盖县铁布镇卡机岗村尕尔卡寨全景图

卡机岗村扶贫种植基地全景图

卡机岗村及刘智刚基本情况介绍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铁布镇(原冻列乡)卡机岗村,位于川西高原川甘交界的白龙江峡谷地区,距若尔盖县城130公里。全村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属半农半牧村,年平均气温-24℃至20℃。主产青稞、土豆以及犏牛、藏香猪等,全村共有67户48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129人,2019年底,已实现整村贫困村退出。

刘智刚,39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97年12月参加工作,原任中国石油四川泸州销售分公司油气零售科科长。曾获得集团公司2008年职业技能竞赛获加油工一等奖、四川销售“劳动模范”、四川销售“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2018年7月,主动请愿,离开环境、工作、生活条件较好的泸州市,前往千里之外的川西高原腹地若尔盖县铁布镇(原冻列乡)挂职党委副书记兼卡机岗村第一书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至今将满两年。(文图/记者唐德彬 何悠  通讯员王小平)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