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始建于西周,古称龙门,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发展优势明显,素有“关中文物最韩城”之美誉。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单位33处;仅元代古建筑就达30多处,占全国六分之一,有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馆之称。韩城古城是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六大古城之一;党家村民居以“民居瑰宝”、“东方人类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享誉海内外,跻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梁带村芮国遗址被列入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万余件,位居全国同级博物馆前列;古村古寨遍布城乡,有国家重点保护古村落2个,省级重点保护古村落5个;晋陕大峡谷、黄河古龙门、香山猴山、芝水澽水等自然景观唯美壮观。全市既有司马迁景区(国家文史公园)、韩城古城、党家村、梁带村芮国遗址、普照寺、大禹庙等六大精品景区,其中司马迁景区、党家村、韩城古城、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4个景区为国家4A;又有晋公山滑雪场、灞岭生态狩猎场、猴山休闲度假区、香山红叶、清水湾温泉等一批休闲体验新业态。历经近年来的追赶超越,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切换,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化和旅游发展置于重大战略、重要工作层面,通过常态化的联席会议制度,定规划、定计划、定措施、定方案、解难题、抓落实。专门成立服务业办公室,全面升级住宿、餐饮、购物水平,专门设立文化产业办公室,整合文化资源,纵深推动“旅游+文化”;设立文化创意银行,支持引导生产要素向旅游产业充分流动。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意见》、《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文化旅游重大项目用地支持政策》等,实施文化馆图书馆法人治理体系改革,做大做强黄河文化旅游投资融资平台,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由传统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创造创意驱动转变,改变了“政府长期投资主导、市场资本运用不足”的局面,初步建立了“市场投资主导,政府参与引导,多元资本合力共建共享”的新体系,仅2018年投资文化旅游领域的资金超过50亿元,一大批市场主体逐步发展壮大,一批新型文化旅游业态培育开发,文化旅游消费空间大幅拓展。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1495万人次,同比增长24.4%,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6亿元,同比增长25.7%,文化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过去不足2%上升到4.3%。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501.94万人次,同比增长2.5%;旅游综合收入75.33亿元,同比增长17.1%。
二、全域旅游引领,产业融合路径清晰呈现
树牢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发展观念,按照“旅游产业化,产业旅游化”的思路,以“特色为根,体验为要,创新为本”为路径,开辟了一条“全景韩城·全业旅游”的奋斗道路。一是文旅高度融合,凸显大特色。依托博大精深的《史记》文化、两周芮国文化、黄河文化、古城文化,推出话剧歌剧《司马迁》、历史舞台剧《芮姜传奇》、“大河之魂”水景音乐秀、儿童剧《鲤鱼跃龙门》、民俗剧《韩城人》等一批文艺文化精品力作。秧歌剧《鼓跃龙门》,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2019年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新编排了以郭孝义为原型的迷糊剧《丰碑》,在古城试演,反响强烈。文化馆“欢乐送基层”文化惠民演出队五年来走进基层演出100余场,使10多万群众受益。先后举办了三届锣鼓大赛、四届灯光艺术节、民祭司马等一系列重大精品文化活动,让国内外游客充分领略韩城地域文化魅力。龙门湾、王峰古寨民俗博物馆等一批新业态全面运营,开启了文物活化转化的新征程。二是景城一体化提升,优化大环境。基于“旅游即生活,城市即景区”的认识,坚持宜居宜游宜业标准,以“五城联创”为抓手,全域“五化”优环境,湖河连通提品质。国家卫生城市成功授牌,国家食安城市通过验收,南湖、东湖等全面呈现,城市运动公园等一批城市文化旅游景观建成投用,中心城区“七纵九横”主要街区临街店铺外立面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六大”镇区、20个美丽乡村的综合环境工程成效显著,从城区到景区再到镇村大绿大美成为主色调,“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成为新常态,月季之都、樱花之城新形象基本确立。三是全业旅游化改造,丰富大体验。按照“工业升级转型、旅游提质增效”相互贯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思路,依托“千亿”新能源工业集群,示范性打造龙钢工业旅游景区,运用历史思维与现代模式相结合的手法,向游客诠释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传统故事,迈出了“工业+旅游”的坚定步伐,先后有4镇4村跻身省级特色旅游名村名镇行列,改建新建特色民俗、标准化农家乐300户,二星级以上达到50户,金太阳花椒芽菜、彩妹葡萄酒、韩麻麻花椒酸奶等15大系列800多种特色旅游商品。精心设计了8条经典研学线路,建成了全省首家星级研学旅行宿营地,2018年接待了180余所省内外学校研学团队,受众师生达到150万。
三、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服务设施普惠化均等化
坚定游客需求立场,以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文化旅游的新需要为出发点,突出标准化、均等化、便利化要求,实施“品质强文立旅”服务工程。仅2018年新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家,今年又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家,为旅游发展注入活水之源。全市准高星级酒店达到5家,标准化接待床位突破24769张。扎实实施新三年“厕所革命”行动计划,105座A级厕所投入使用,233个单位公厕全部免费对外开放,新增车位15000多个、旅游综合服务区3个。327国道北段全面通车,太史大街西延等30个旅游交通项目顺完工,内通外联、立体化网络交通体系加速形成。投放了纯电动公交152辆、共享单车500辆、皇冠网约专车200辆。文化艺术中心投入使用,先后承办了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及我市各类大型演出活动;完成旅游智慧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司马迁景区等4家4A景区与国家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司马迁图书馆硬件设施不断改善,智能化设备升级到位,建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自助借阅系统,获得“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称号,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市级文化馆新馆目前正在装修,建筑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力争打造国家一级馆。目前,全市现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标准化镇办综合文化站8个,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5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个,文化企业达到200余户,仅2019年新增45户、个体工商户80余户,韩城市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司马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韩城市新兴产业示范基地被命名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四、提升品牌影响,持续开展文化宣传交流
突出“史记韩城·黄河特区”品牌,媒体网络、文化活动、实地推介同向发力,持续提升韩城文化旅游影响力美誉度。韩城文化旅游网络平台、微博微信平台全面融入今日头条、腾讯、百度等知名大网,实现了数据实时共享、信息及时推送、游客互派等全覆盖,日均关注量突破10万人次。“有故事的韩城、有味道的旅程”宣传广告登陆央视、江苏卫视等主流媒体,与央视农业频道签订“乡村大世界”战略合作协议,2018全国农民春晚韩城录制,央视七套黄金档期播出,“魅力中国城”大型竞演晋级16强。韩城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覆盖黄河金三角地区多条高速线路、交通要道、知名景区和地铁户外广告。《韩城嗨起来》《韩城美呔呔》《韩城人》《初婚》等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剧目成为韩城地域文化标识和金色名片,韩城行鼓、秧歌等国家非遗展演和70项乡土文化活动成为韩城引爆节日旅游市场市场常态项目。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在升温”的思路,全面升级祭祀史圣大典、花椒节等品牌节会活动,盛大举办了桃花节、郁金香节、黄河金三角马拉松等10多个文化节会,承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智慧旅游建设现场会等多项全省主会场活动。积极参加深圳文博会等20多项国际性活动,赴德国、日本、韩国开展文化交流。
随着这些工作的扎实推进,韩城旅游的发展基础更加牢靠,城市面貌、旅游面貌、人民生活面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新变化。所有这些,成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坚定发展自信,坚定不移地走好全域旅游发展之路的坚实保障。我们将用更加科学的顶层设计,更加有力的改革举措,更加过硬的抓落实作风,大力探索“能融则融、宜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