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科技助力打造畅行环境 合肥城泊用奋进奏响文明交通协奏曲

时间:2020-06-08来源 : 合肥晚报作者 : 乐天茵子

○城改共享停车场

○朱秀兰将共享单车摆放整齐

○九狮桥的限时车位

○城区的一处停车场

文明交通是城市的第一扇“窗口”。确立文明秩序、养成礼让习惯、形成畅行环境,需要城市管理各部门共商共治。2020年,合肥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作为服务型国企,合肥城泊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主动配合交通整治行动,系城市道路交通服务中最坚实的“螺丝钉”。目前,合肥城泊正利用科技手段服务社会公众、助力文明城市建设,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彰显国企实力担当。

精耕细作 

打造井然有序交通环境

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小街巷的畅通不但关系着百姓生活,而且和主街道一样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品位和风貌。近日,细心的市民或许已发现,位于老城区核心区域的九狮桥路西侧有了新变化——15个停车泊位重新设计规划改成限时车位。

九狮桥路连接长江路与步行街,考虑到市民节假日前往步行街休闲的需求,交警庐阳大队通过实地调研后根据客观需要采取了限时停车的举措。“九狮桥西侧15个车位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禁止停车,法定工作日7点半至21点半实行收费管理,21点半至次日7点半市民可以免费停车。”合肥城泊积极配合交警按新方案进行调整,该措施的实行有效提高了路段通行效率,减少了路面交通拥堵情况。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深化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合肥始终注重城市的整洁美丽、井然有序、和谐发展。其中,井然有序就需要多部门联合将城市文明交通建设下沉到小细节,在细微处用力,以问题为导向在服务中创新。

百大周谷堆批发市场是合肥的“菜篮子”,物资运输车辆相对集中,这也造成周谷堆区域停车压力大,道路交通拥堵,市民出行不便。针对该片区整体优化提升的要求,交警瑶海大队根据片区道路交通特征,在部分路段设置规划路内泊位。合肥城泊将结合自身管理和技术优势,通过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发布区域空闲车位信息,引导市民有序停放车辆,推动停车资源共享,缓解周谷堆片区停车矛盾。

因地制宜

泊位管理助力道路畅达

标线标识规范清晰,路边车辆停放整齐,行人行车井然有序……若你近期来过经开区海恒步行街,你一定会为街区交通变化而惊讶。在此之前,海恒步行街常因交通拥堵“亮相”公众视野。

为规范海恒街和轩辕路停车管理秩序,在交警经开大队、海恒社区的领导下,多次实地调研、现场勘查,联合改造提升该街区道路交通环境,合肥城泊快速响应对现有泊位进行管理,保障市民畅通出行,引导车辆停放有序,提高泊位周转率。随着多方紧密配合,原本拥堵不堪的街区焕然一新,周边居民出行再无烦恼。

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是促进城市交通堵点治理的手段之一,海恒步行街的“变化”正好佐证了这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泊位的划定并非“一劳永逸”的,而是根据所在路段交通情况动态改变的。

随着青阳路停车场的使用,青阳路以及淠河路路段部分承载着停车需求的路内泊位正式“下岗”。“划定路内泊位主要出于多方考虑,一是有停车需求,二是周边没有足够的停车泊位,三是占路泊位划定后对道路通行不会造成大的影响。”记者从合肥城泊了解到,一旦周边交通畅通、停车需求得到满足,这些临时泊位将“退出舞台”。“除此之外,泊位标线的更新工作也正在进行,这些设施的改善将更加明晰停放秩序。”

服务为先

泊管员立足岗位尽职尽责

合肥城泊一直将重心放在品质“服务”上。复工复产后,城市回归正轨,泊管员们纷纷上岗维护停车秩序。每天上午,泊管员朱秀兰都会提前半小时抵达自己负责的区域,做好到岗准备。空闲时间,除了“客串”文明停车劝导员之外,她还会将区域周边路段停放散乱的共享单车收拾好。“这块区域多为住宅区,道路较窄,车流量又大,一旦乱停乱放就容易堵塞,稍微整理一下,路面会整洁不少,道路也更加畅通。”

朱秀兰的工作状态,正是许多合肥泊管员的日常。他们在立足本职岗位之余,还默默承担了辅助维护交通秩序、劝导文明停车等工作,成为城市运转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另外,记者还从合肥城泊获悉,备受关注的绿轴公园停车场推出了停车优惠,为维护文明城市形象,方便市民节假日到天鹅湖周边游玩时停车,合肥城泊积极配合交警部门管理推出限时停放政策,法定节假日及双休日19:00—23:00可免费停放。

科技赋能

助力破解管理难题

交通流量高峰时期,路段内禁止车辆停放,保障道路的通行能力,避免交通拥堵;在流量低峰时间,开放路段泊位停车,充分利用路段的停车资源,缓解周边区域停车紧张问题。依据动态交通大数据,合肥城泊正积极配合交警部门开展限时车位谋划,同时将依托高位视频设备、视频车辆识别技术、大数据分析及云计算等科技信息化手段,对限时车位进行精细化管理。以疏堵结合的方式,避免一刀切式管理造成的资源浪费,既保障了道路通行,又充分利用道路停车资源,是多部门携手合作保障动静态交通平衡的一种创新方式。

把闲置的停放资源提供给有需要的市民,共享停车模式也将在肥迎来新进展。“作为全市首个智能共享停车场,城改大厦智能停车场不仅24小时面向所有市民开放,还在晚间提供120个固定停车位,缓解该区域停车难问题。”记者从合肥城泊了解到,鉴于城改大厦智能停车场取得的可观效果,城泊正结合该智能共享停车场的经验,开展新一轮共享停车技术和模式研究,助力提升停车资源使用效率。

奋进正当时,发展不等人。合肥城泊在日常管理中采用务实手段高效优化车位资源,在服务细节上综合利用科技力量让停车资源联网化、信息化、系统化,全力配合交警等部门在提升城市停车资源标准化与高效利用上形成合力,在文明的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文明交通永不止步。(乐天茵子)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