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合肥高新区:打造五大高地 树起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标杆

时间:2020-05-20来源 : 中安在线作者 : 徐慧媛 许梦宇

本源量子研制的量子处理器

今年年初,科技部火炬中心印发通报,合肥高新区综合排名跻身全国第6位,实现争先进位,连续六年稳居全国前十;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了合肥高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眼下,合肥高新区已成为省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数字经济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和宜居宜业生态高地。

5月19日,省委宣传部“走进安徽国家级开发区”系列新闻发布暨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合肥高新区,在这片创新成长的沃土上,合肥高新区是如何做好“又高”和“又新”的文章,争当“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彰显“软实力”持续布局“新基建”

当下,新基建如奔涌的大潮,势不可挡。一向敢于创新的合肥高新区,其新基建征程已然起航。

“华云信创云数据中心今年开始投产,建成后将达到4000机柜总量,未来为安徽省党政机关、教育、金融、电信等行业提供安全可信的国产化云服务。”华云数据董事长许广彬介绍,机柜总量与一个地区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智慧城市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其实就是数据。

许广彬介绍,在淮南,华云数据投资的云谷大数据产业园的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未来,华云数据将借助自身在信创产业中的前瞻性和技术领先性,以及强大的生态体系,推动安徽省建设信创产业生态和创新高地,壮大产业规模,助力信创产业与地区经济融合发展。

对于科技企业来说,“新基建”则是彰显“软实力”的核心所在;对地区来说,“新基建”是新一轮发展的“催化剂”。

合肥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方向民介绍,截至目前,合肥高新区共有新型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56个,投资额超350亿元。“高新区首先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其次,融合基础设施,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此外,创新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方向民表示,合肥高新区将在现有“新基建”项目清单基础上,建立“新基建”项目储备库,并依托高新区企业和项目资源,从“新基建”产业链上寻找突破口,对项目库不断充实和完善。此外,将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为企业争取减税降费等相关政策,建立新激励机制调动民营企业家积极性,大力吸引社会民营资本参与到“新基建”中来。

搭建新平台推动核心技术新突破

在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记者看到,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服务中心”“光子治疗中心”“质子治疗中心”等指示牌已经就位,这里将成为国内首批应用最新一代质子放疗技术的质子治疗中心。

治疗区中,圆形的治疗舱已经安装完毕。“中心投用后,接受治疗的病人躺在一张治疗床上就可以了,这个治疗舱可以进行360度旋转,高速质子束会根据精准定位的病灶,对肿瘤细胞进行定向打击。”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日常工作议事组组长聂弘介绍,项目正式投用后,每年可以帮助数千患者摆脱病痛,大幅提升安徽省肿瘤治疗水平,实现安徽省在肿瘤放疗领域的“弯道超车”。

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目前已经顺利竣工验收,非质子区6月份开始试运行。2021年质子治疗系统设备检测和临床试验完成,实现整机交付,质子治疗系统国家级证照办理完毕后,即可进入正式临床运营。

聂弘介绍,离子医学中心依托国家大科学工程,以“自主+合作”的创新模式,设立质子治疗和自主研制两个项目主体,建设集离子医学技术研发、治疗、培训、数据化处理中心以及高端医疗装备研发、关键部件制造、系统集成和产业化两个公共平台为一体的创新科技基地。

走进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一股关于未来的科技之风扑面而来。

无需司机,乘客通过手机APP一键叫车,车辆自己开到指定地点接客,再将乘客送往目的地。合肥中科智驰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无人驾驶摆渡车成为了当前一款名副其实的“网红产品”。这也是目前国内首款可实现量产的低成本无人驾驶摆渡车。

合肥创新院围绕“技术孵化、技术转化、企业孵化、创业投资”做文章,15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31家科技型企业、198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纷纷在合肥落地生根发芽,构建出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生态体系。

紧紧抓住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机遇,合肥高新区围绕“2+8+N+3”重大平台载体布局,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在全国率先构建“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高端企业研发平台”的现代科技创新体系。让创新的活力在新平台上竞相迸发,不断推动着原始创新和应用创新。

发展新产业,构建创新“增长极”

5月10日,位于合肥高新区的本源量子公司作为安徽省人工智能领域“智能时代”板块知名品牌之一,在云上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安徽馆亮相。

“作为全国首家量子计算初创公司,公司已自主研发出20余种量子计算软件、硬件产品,申请各项专利200余项,全部产品的技术指标均为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顶尖水准。”该公司量子教育组负责人赵雪娇介绍。

不仅是量子信息产业,合肥高新区还着眼于推动优势产业裂变升级。优势产业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阳光电源逆变器、华米科技的可穿戴设备,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一的国际化企业;科大讯飞、国盾量子分别成为全球语音产业和量子通讯产业的领跑者。加快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网络安全等五大领跑产业,以“中国声谷”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2019年营收突破800亿元、同比增长23%,“中国安全谷”获批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以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为核心的“芯之城”建设如火如荼,支撑合肥市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三个国家战新产业集群等,擦亮合肥产业品牌。

合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道军表示,未来合肥高新区将紧紧围绕“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新经济,加速推进新基建、布局新产业、培育新消费、创造新模式,全力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当好开发区的“排头兵”,为合肥市打造“五高地一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徐慧媛 许梦宇)

1  2  3  4  5  >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