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碧水映蓝绿色庐州入画来
初夏时节,万物生长。
从巢湖之畔到蜀山之麓,从城区到乡村,绿色已成为合肥最动人的色彩。好山好水好风光的背后,是合肥驰而不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PM2.5、PM10平均浓度连续六年“双下降”,南淝河水质取得历史性改善,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修复加速……近年来,合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重拳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瞄准“绿色发展样板区”,合肥将筑牢生态这个最美底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质量推进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以及引江济淮生态廊道、环巢湖湿地群、骆岗中央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推深做实林长制、河(湖)长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加强“智慧城市”、“城市大脑”建设,着力打造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
为碧水蓝天筑起生态屏障
水网纵横交错,浅滩草坡环绕,不时有水鸟掠过水面,划出一道道涟漪……作为巢湖综合治理和生态合肥建设的重要工程,十八联圩生态湿地二期美景初现。将27.6平方公里土地调整为生态建设用地,是合肥高站位推进环境保护的责任担当。
碧水汇大湖,金环串明珠。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巢湖的决策部署,合肥投资百亿元,启动建设100平方公里环巢湖十大湿地。建成后,环巢湖湿地公园群将成为合肥的生态名片。
立起制度屏障,凝聚绿色发展共识。去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加强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的决定,立法保护十大湿地,划定保护面积和范围,确保其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近年来,合肥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强化,从探索生态环保党政同则、一岗双责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再到举办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题培训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和行动。与此同时,合肥从顶层设计入手,围绕巢湖治理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制定一系列完善的生态环保政策,基本覆盖“职责-督察-考核-问责”各个环节,“水、气、土、噪声、辐射”各个方面,“农村、城市”各个区域。
继河长制、排长制、河湖警长制之后,去年,合肥再开先河,聘任20名“民间河长”参与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全民治河”步入新阶段。合肥还数次围绕巢湖开展巡湖活动,在市级层面推动跨区域河流联防联治,建立“三河联席会议”制度。
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方向,一条生态环境改善的合肥路径逐渐清晰。
“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合肥以紧抓“三大一强”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及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契机,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环保督察为抓手,倒逼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高水平保护。为推进绿色发展,合肥划定并严守“三线一单”,严格规划环评审批,修订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政策,鼓励企业清洁化生产改造。2019年我市有20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改造项目导向计划(2019年版)》,截至目前,13个项目已顺利完成,剩余7个改造项目正按序时进度推进。
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
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穿城而过的南淝河,水质一直备受关注。为守护这条合肥“母亲河”,去年10月,合肥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南淝河水环境问题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吹响了聚力攻坚河道治理的冲锋号。监测数据显示,自2019年9月以来,南淝河国考断面已连续多月稳定达标。“专项行动只是集中攻坚的第一步,后续还会有很多‘组合拳’跟进。”该行动领导小组的一位负责人说。
长效治水,久久为功。围绕打好碧水攻坚战,近年来,合肥以控源截污、节水净水、生态修复为重点,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全市水环境持续好转。在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上,投入5.21亿元开工建设的陶冲二期、小仓房三期、十五里河四期污水处理厂等工程,目前已全部通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0万吨/日。全面整治入河排污口,去年全市共新建雨污管网758公里,整改雨污混接点4541处。在城市河流水体污染治理上,蜀峰湾南湖、许小河、王建沟、河东水库、徐河等9处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并制定“清水河”保护性治理方案,启动白石天河、兆河治理项目。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向纵深推进,全面完成巢湖流域养殖“三区”划定,从2020年起,巢湖实行全湖禁渔。
过去的一年,南淝河、十五里河、双桥河、派河水质明显改善,杭埠河、裕溪河、柘皋河、兆河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巢湖水质好转为IV类。一条条河流水清岸绿,正在合肥成为现实。
不只是水质改善迎来历史性突破,持续改善的还有城市“气质”。为了天更蓝,空气更清新,合肥四面出击、重拳施为,下大气力全面整治涉气环境问题。淘汰黄标车、烟花爆竹禁放、餐饮油烟整治、给非道路移动机械办“环保身份证”……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为合肥带来一个又一个蓝天。“合肥的天太好看了。”“合肥蓝”一度在朋友圈霸屏。环境监测数据是最好的佐证,根据生态环境部通报的全国重点区域2019年10月~2020年1月环境空气质量显示,合肥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7.5%,降幅居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第二,提前完成秋冬季节PM2.5下降3.5%的目标。从2019年全年来看,全市PM2.5、PM10浓度连续六年实现“双下降”。
“我们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投资约3亿元,构建大气污染成因解析、‘天地空’一体化大气污染管控、‘天地人车’一体化机动车排放监控三大系统体系,将大气小型标准监测站覆盖到所有乡镇、街道。”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科技助阵布下污染防治“天罗地网”,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全覆盖网络,让绿水青山成为合肥的“幸福不动产”。
此外,净土持久战扎实推进。去年,全市完成农用地详查工作,在肥东县、肥西县试点开展耕地类别划分,完成全市262家(含16家尾矿库)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清单核实及信息调查工作。推进垃圾规范处理,在全市规划选址5处餐厨和厨余垃圾处理厂,其中三处正在开展项目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招标。深入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完善农村清扫保洁机制和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三级责任体系,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绿水青山有颜值又有价值
一到节假日,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里,不少游客携家带口,置身天然森林氧吧与自然亲密接触,感受生态和谐之美。“遇上难题就找上级林长,沟通顺畅了,公园建设也推进得更快。”作为公园林长,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彪说,得益于林长制,公园逐渐形成“多廊多带多点、林水交融一体”的森林生态网络结构体系,森林旅游品牌越来越响。
蹄疾步稳推进林长制,合肥“绿文章”越写越精彩。聚焦护绿、增绿、用绿、管绿、活绿,合肥将林长制改革作为建设绿色之都、生态之城的主抓手,用一个个实实在在、与百姓切身相关的项目加以推进。环巢湖十大湿地、江淮分水岭生态廊道、官亭国家生态公园、合肥植物园……围绕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合肥加快推进“五绿”工程,生态底色愈发靓丽。据统计,2019年,全市植树造林10万亩,城镇绿化1000多万平方米,建成绿道130多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28.3%。
推窗见景、出门进园,“公园城市”渐行渐近。不仅有家门口的小公园、小游园,漫步街头,一条条“林荫路”、“观花路”,随处可见高颜值花境,满目皆是好风景。围绕市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我市大力推进公园、游园和街头绿地的建设和改造,5年新增公园绿地300多处、1750.29公顷。今年年底既定的两年建成100个小公园小游园将全面完成,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将进一步提升。令人期待的是,15.3平方公里的骆岗中央公园项目即将开工,昔日的合肥骆岗机场将华丽变身为一座高品质现代化生态公园。
绿水青山有颜值,更有价值。乘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春风,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的肥西县官亭镇将荒山薄岭开垦成万亩苗木基地林海,走上了一条生态发展之路。如今,官亭林海已成为合肥市郊最大的观赏花园和绿色森林,风光美不胜收,游人络绎不绝。受益于此,周边群众“半工半农”人均年收入已突破20000元,人均增收5000多元,户均增收14000多元。
官亭林海的治理实践只是合肥守护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推动发展经果林、花卉业等特色产业,仅去年新增经济林4.3万亩,新增花卉企业11家,面积600余亩。以花木为媒,乡村旅游业、林下种植和养殖业等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群众打开了致富大门。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一幅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画卷正在庐州大地渐次铺开。(王蔚蔚)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