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中欧班列发运368列、居全国第8,合肥水运港集装箱吞吐量37万标箱。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庐州海关正式开关运作。
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合肥始终怀抱一颗向海而生的“赤子之心”,落实落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G60物联网、生物医药、环境产业等合作示范园区挂牌运作,实现9城市地铁“一码通行”、18城市51个事项“一网通办”、41城市医保“一卡通用”。
成功举办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会,发布“合肥行动方案”。合肥都市圈扩容升级,合淮产业走廊、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推进。
过去的2019年,我市开放水平全面提升。面对今年的全球疫情,合肥主动作为,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1~2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0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4个、11个百分点,合肥外贸展现出强劲韧性。
站上“新风口”,奏响改革开放最强音符。合肥将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大通道、强化“辐射效应”,搭建大平台、强化“聚合效应”,创优大环境、强化“磁场效应”,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辐射全球
筑就坚实海陆空港
物流通,则商流畅。复工复产以来,合肥中欧班列抢抓时机,广泛挖掘客户、深入探索线路,加大发运班次、加足开运马力。
今年3月11日5时50分,合肥经阿拉山口口岸发运至芬兰赫尔辛基的中欧班列成功抵达,在途时间由原来的14天缩短至10天,合肥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4月底,在中国、德国、俄罗斯、芬兰等各国的土地上往返穿梭,实现14连发,刷新连发班次纪录……
万里“丝路”一线牵。搭载“钢铁长龙”,合肥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开拓发展空间,将本土家电、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设备、化工原料等产品,源源输送至中亚和欧洲。2019年,合肥中欧班列发运368列、增长102.2%。开行线路增至18条,覆盖7个国家、20个城市站点。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江淮小邑,国际化的影响力和全球性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货运班列走向世界的同时,水运港正引领合肥阔步迈向“通江达海”时代。过去一年,合肥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万个标箱;同时,实现合肥至芜湖“港航巴士”常态化运营,至上海中转时效由原来的14天左右缩短至5~7天;推动地中海航运、达飞轮船、海洋网联等国际知名航运公司在肥开展“始发港”和“目的港”业务。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眼下,通过合肥港码头,千吨级的货轮已可畅行无阻,通长江、抵大海,驶往世界上能通达的任一角落。“合肥外贸水运航线,有力提升了合肥以及合肥经济圈水路交通运输的能力,有效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了工业原料及制成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航空是合肥对外开放的又一条重要通道。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银鹰频繁起落。合肥已经与全球60多个城市实现通航,共有40余家航空公司在合肥机场执飞航班。去年新增了拉萨、大阪、莫斯科等多条航线,国内往返深圳、西安、昆明、重庆等城市,打造快捷的“空中穿梭巴士”航线,方便旅客出行。
依托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合肥空港进境指定口岸不断扩大运营规模,各种进口高端生鲜产品打着“飞的”来到合肥。2019年,合肥空港进境指定口岸共完成31个生鲜航班,进口约2040吨美国车厘子、智利车厘子、三文鱼、加拿大波龙等,实现进口额约5000万美元。
今年,合肥空港进境指定口岸有望展现“新气象”。在计划完成生鲜航班50班以上、进口额超6000万美元的同时,将依托新桥机场口岸及航线优势,引进生鲜集采集配加工企业落户,打造三文鱼、车厘子等生鲜产品加工分拨中心,延伸口岸产业链条。
产业集聚
开放平台尽显磁场效应
在开放平台的打造上,合肥不遗余力。
今年4月17日,合肥第二个综合保税区——合肥经开区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验收。目前,它已成为安徽省、合肥市外向型经济的主阵地。今年一季度,合肥经开区综保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5.9亿元,同比增长7%。2019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25亿元,同比增长3.4%,完成进出口总额71.4亿美元。
目前,园区聚集胜利电子、海晨仓储、新宁供应链等26家电子信息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了以联宝科技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有全球PC制造业最大的单体厂房以及业界领先的主板、整机生产线,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和电脑主板,产品销往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
合肥经开区综保区还彻底解决了原有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系统技术瓶颈问题,现已吸引30多家跨境电商平台及关联企业入驻并开展业务。2019年,实现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单量112.5万单,在线交易额突破2亿元。
而作为合肥首个综合保税区,合肥综保区已封关运作多年。截至去年6月底,合肥综保区内已聚集晶合集成电路、新汇成微电子、视崖显示、奕斯伟材料等25家企业,总投资249亿元人民币,涉及集成电路、半导体、液晶面板整机等新兴产业领域。
根据有关政策,庐州海关(筹)根据区内企业实际需求,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的报关模式,同时针对集成电路企业生产需求的特殊性,对高资信企业开展“7×24小时”系统自动审批;对境内出入综合保税区不涉税、不涉证、不要求退税且不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物品,实施便捷进出区管理模式等。
近年来,通过高水平建设“四港三区一中心”等开放平台,合肥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走上了开放发展新征程。
乘势而上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潮生东海,一体化携梦而来。2019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扎实开局,合肥也乘着区域一体化的东风,以“抱团”之势参与全球竞争合作,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G60科创走廊沿线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去年3月28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物联网)授牌暨签约仪式在合肥滨湖科学城举行,这是G60科创走廊第一家挂牌成立的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同年12月26日,合杭梦想小镇签约落户合肥,合肥市包河区与杭州市余杭区将合力打造,推动两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产业合作,是体现长三角一体化大合作的生动实践。依托G60科创走廊,合肥正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强与包括松江在内的各城市的深度协作,进一步激发“圈群”效应,壮大“聚合”力量。
加速融入长三角“朋友圈”。2019年,合肥牵头筹建G60科创走廊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G60物联网、生物医药、环境产业等合作示范园区陆续挂牌。与此同时,实现长三角9城市轨道交通手机“扫码过闸、一码通行”,41个城市医保“一卡通”,18个城市间、51个事项“一网通办”。
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19年12月初,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迎来第七次“握手”。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四大支点,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个省会城市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方案》等文件,在基础设施联通、协同创新发展、产业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协作、生态文明保护等方面明确下一步具体合作事项,共同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
都市圈联动,成为推动区域合作的重要力量,也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新动力。过去一年,合肥都市圈扩容提质,蚌埠市整体加入,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步伐加快,合淮产业走廊规划正式实施,合六经济走廊规划、《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经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合肥将深植长三角的肥沃土壤,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携手奋进、主动作为,在促进互联互通、强化产业协同、保护生态环境、创新发展体制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坚定航向
加速崛起内陆开放新高地
回首过去,合肥对外开放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外贸总量再创新高。2019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322.1亿美元,增长4.6%,占全省比重46.9%,增速高于全国5.6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稳步增长。截至2019年,已有48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设立66家法人公司;全年外商直接投资33.9亿美元,增长5%;
——对外合作发展提速。去年,全市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21.9亿美元,增长30%,占全省比重达到66%,比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投资2.05亿美元,增长55.3%,占新批境外投资总额的40.2%。
面向未来,合肥如何确保“开放航船”沿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今年5月7日召开的合肥市领导干部会议明确了下一步合肥对外开放的奋斗方向和目标——要奏响改革开放这个最强音符,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笃定目标,砥砺前行。
2020年,合肥将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贯彻国家规划纲要和省行动计划,全方位对接长三角城市。加快合肥、上海张江科学中心“两心”共创,深化与G60城市创新合作,推进合杭梦想小镇、长临河科创小镇和G60物联网、生物医药、环境产业合作园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提速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推进合六经济走廊、合淮产业走廊建设。深化与皖北结对合作,加快合作共建园区提质升级。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努力在区域协同发展中作出合肥贡献。
强化重点改革攻坚。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全国率先推出公共资源“智慧交易”系统,全面提升市场化配置效率。分领域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一管理。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任务,加快释放农村发展潜能。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今年,合肥将持续提升开放平台运营能力,实现中欧班列往返开行500列,加快打造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加大外贸主体培育力度,鼓励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双向合作。实施外贸转内销行动,支持企业参加“云上展会”等新型外贸对接活动,最大努力保订单、保市场。继续深化与国际友城交流。扎实推进精准招商,创新网上招商、云上招商等方式,瞄准全产业链和产业链关键环节,谋划引进一批优质项目,招商引资增长10%左右。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合肥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一个立足“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牵手丝路的内陆开放新高地正在加速崛起。(葛清政)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