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我市天气晴好。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我市多地推出景区优惠政策,加之我市启动“暖心惠民数字消费季”活动,发放消费通用券涉及旅游景区、旅行社、餐饮住宿等各方面,极大的激发居民出游的欲望,提振消费信心。据统计,假日期间全市接待游客109.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6亿元。全市假日文化旅游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短途自驾仍是主流
因“五一”假期继续实施小客车高速免费政策,中短程自驾旅游、近郊农家乐乡村旅游仍为假日旅游首选方式。我市5A级景区天堂寨备受欢迎,接待量达2.71万人次,万佛湖接待量达1.442万人次;叶集区大别岗庄园、果岭山庄生态酒店等乡村旅游点深受游客青睐,裕安区九公寨、龙井沟等景区也备受游客追捧;金寨县“中国红岭公路”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迎来了不少自驾游爱好者前来观光探险。
乡村旅游不断升温
乡村旅游采摘园、农家乐等旅游点持续火爆,热情淳朴的乡村民风、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形式多样的农事体验,让乡村游不断升温。随着“疫落花儿开金寨等你来”活动开展,金寨县花石乡马鬃岭、铁冲乡陈家寨村、吴家店镇黄狮寨、长岭乡胜利村摸云山等景点迎来了大批赏花游客;金安区大力宣传“十里果乡”旅游创客基地等项目,带动绿都生态园、欣沃生态园及九十里山水画廊农业生态园的采摘活动,增强了乡村旅游消费市场活力;裕安区独山镇抹茶小镇、樱花溪畔、顺河镇小龙生态园等田园综合体旅游人气较好;霍山县金竹坪、堆谷山以及大别山风景道沿线农家乐人气爆棚,呈现一桌难求、一床难求的火爆局面。
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督促全市旅游经营单位牢固树立“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理念,突出“优质旅游”建设,加强疫情防控和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利用景区电子显示大屏幕,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倡导文明、健康、绿色旅游。科学布设文明旅游宣传牌、广播文明旅游提示,设立文明旅游引导员,开展文明引导、文明劝导,倡导诚信旅游,弘扬文明旅游风尚,努力营造良好的假日旅游环境。
文旅市场平稳有序
节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假日旅游安全的紧急通知》《关于统筹做好2020年“五一”节假期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成立六安市2020年“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和旅游安全工作协调小组,明确具体成员和工作职责。先后召开了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进一步加强旅游景区客流管控暨“五一”假日旅游工作部署会,严格传达旅游企业暂不得经营跨省和出入境团队旅游业务及“机票+酒店”旅游业务要求等。要求全市旅游景区日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所有室内场所暂缓开放;4A级以上景区在法定节假日全部采取预约游览方式,并在实施临时性优惠政策前慎重评估,优化集散空间布局和游览线路,调节高峰时段客流量,推行分时段入场、间歇性放行、人性化引导,做到人员不聚集。组织人员对游客进行入园登记、体温监测、健康扫码,温馨提示游客带好口罩、保持距离。
五一期间,我市积极开展旅游景区安全隐患排查和疫情防控督导,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云飞,市委副书记、市长叶露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韩军,副市长王岚假日期间分别到相关景区景点现场督导。市内其他4A级及以上景区所在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在岗带班、加强现场调度。截止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73人次,联合公安、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巡查景区156家次,检查旅游团队5个,处置疫情防控隐患问题17个,全部责令改正。
假日期间,全市各文旅部门认真履职尽责,严格坚持领导带班、值班和投诉受理24小时在位。每日安排执法人员下沉到一线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涉旅企业,对“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实行全覆盖,确保全市疫情防控和假日旅游市场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