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合肥:下好创新先手棋 擦亮国字金招牌

时间:2020-04-24来源 : 中安在线作者 : 史睿雯 张旭

在今年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80后、90后青年人成为抗击疫情的中坚。中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学生张璟鹤就是其中一员。

这期间,张璟鹤参与了新冠肺炎的防控科技攻关。她所在团队的治疗方案也已被纳入国家诊疗方案,这让她十分自豪:“在今年特殊背景下,我再次重温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科大视察时的讲话,让我更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攻关创新的论述,学习有了更强动力。”  

资料图:高精度深水油气地震勘探采集装备

这是高校和地方政府“亲密接触”的一个缩影。

四年来,合肥一直在探索大学、研究院与城市共建产学研联合体的新模式。在合肥高新区,我们欣喜地看到,安徽省政府、合肥市政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了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探索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  

资料图: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

营造人才“生态圈”

一个窗口,三大高地。2018年10月9日,合肥国际人才城开城运行暨“合肥国际人才网”上线发布会在合肥高新区举行。

这一打造“四个一”创新主平台的关键之举,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坚定决心。

除了打造合肥国际人才城“创新创业人才之家”这一双创品牌,合肥高新区还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总体目标,重构“1+N”创新政策框架,实施了“人才固本、科技强基、开放融通、产业引领、深化改革”五大战略,形成高层次人才、自主创新、新经济等N个具体政策。

此外,该区发挥“中国科大”品牌吸引力,依托科大校友系统和海外人才工作站,吸引了哈佛医学院韩舒欣、俄勒冈大学汤正权等硅谷系、皖籍海归系人才入区创业,构建海外引才绿色通道;利用侨梦苑平台,联合致公党、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开展人才课题研究,拓展华人华侨和无党派知识分子引才途径。

强化担当、主动作为。这四年来,合肥高新区全力抓好人才引育留用,引导全区人才点燃爱国奋斗激情,共同营造人才“生态圈”。截至2019年末,全区拥有各类人才超20万人,受过高等教育的约70%,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13人,重点人才项目入选数占全市的40%、全省的五分之一,人才发展主要指标位居前列。

校地合作再上新台阶

一座城市、一所大学,风雨携手五十载。合肥,把倾城之爱给了这所大学。今天的中国科大,已然成了合肥人心头的“宝贝”。中国科大,增添了合肥的创新气质,让其前进的脚步更加矫健。

2012年7月,为进一步破除制约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挖掘科技创新的“富矿”,按照“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新体制,中科大先研院,这个集合中国科学院、中科大、安徽省和合肥市四方强力支持建设的创新平台应运而生。

四年来,先研院累计汇聚各类创新人才300多人,组建创新团队29支。2016年荣获“安徽省引才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以中国科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中国科大创客中心为抓手,努力打造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实践基地。

2020年,该院首次成为中国科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独立招生单位,与长鑫存储、龙芯科技、平安科技、新华三等企业合作,开展定制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打造工程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优势产业裂变升级

中国第一颗5G毫米波滤波器、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全球首个量子计算云平台…….这些大国重器,无不闪耀着安徽原始创新的力量。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的时候,龙芯在安徽还只是联合实验室,四年来,从联合实验室开始,到研发中心的建设,到产业化实体公司的成立。”龙芯安徽公司负责人彭飞告诉记者,从龙芯自身的芯片产品创新,到信息化操作系统生态平台的建设,到现在成长为区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体系建设的推动者和组织者,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目前,围绕龙芯的安徽区域产业链伙伴已经有近100家,覆盖从板卡、整机、存储、显示、AI、云计算、应用、集成等各个领域,涵盖党政、金融、教育、交通等各大市场,区域产业生态体系正逐步形成。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调研安徽科技创新成果时,利夫生物作为安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展代表单位之一,也参与了现场项目汇报。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公司的生物新材料项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极大的增强了公司员工的信心和干劲,为公司的发展提速增加了动力。”回忆当年,合肥利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在利夫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四年来,利夫生物迎来高速发展,形成了“一个研发中心,两大产业板块,三个生产基地”的发展布局。当前,可降解的新材料——呋喃聚酯正在建设世界首条千吨级示范线,生物医药相关项目已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布局。

据统计,四年来,先研院启动建设院士等顶级科学家领衔的工程培育类实验室20个。与知名企业合作,共建院企联合实验室18家,获批沉浸式媒体技术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催生了高水溶性钛白粉、环保阻燃漆等一批在国内外行业领先的应用技术,我国首例“基于固体电缆架构的深水油气勘探装备”成功完成海上试验,拖缆长度达到8.3公里,达到国际最先进行列。2018年、2019年连续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榜,是唯一连续两年入选的新型研发机构。(记者史睿雯 张旭)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