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推出云祭祀平台和居家祭祀指南
您还可以撰写回忆录、制作怀念影音追思故人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减少人员聚集,防止疫情反复,合肥市各殡葬单位继续暂停现场祭祀。
不能现场祭祀怎么办?为保障广大市民祭祀需求,市民政局通过上线云祭祀平台和制作视频指南等举措,积极倡导居家祭祀、网络祭祀等新风尚。合肥市各殡葬单位也纷纷推出代客祭扫等服务保障群众的祭扫需求。
此外,市民还可以自行选择撰写回忆录、制作怀念影音、在家庭群中讲述往事等方式,缅怀逝者、追思故人。
制作礼仪视频
指导市民居家追思
家庭祭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过去,在重要祭祀节日,许多家庭都会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祭祀先人。
疫情防控期间,为倡导市民居家祭祀,结合合肥本地习俗,市民政局指导并组织市殡葬处、合肥人本礼仪公司制作了“居家文明礼仪祭祀视频”,并发布于市民政局官方网站,供广大市民免费下载使用。
记者注意到,该视频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准备篇,视频中祭祀物品仅供参考,请自行配备。第二部分是仪式篇,视频呈现了净手、擦拭遗像、供果、敬茶、点烛、祈福、敬香祭祀仪式。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视播放等形式,参考视频,居家对逝去亲人进行祭祀和追思。
云祭祀平台
通过手机可在线祭祀
日前,合肥市正式开通网络祭祀云平台,面向所有市民提供免费的在线祭祀服务。
自3月20日起,市民通过“合肥民政”微信公众号、合肥市民政局网站、合肥通“APP”等相关链接登录使用。
在网站首页点击相关按钮或者在微信号下方点击“文明祭祀”按钮,进入“网络祭祀”板块。按照要求完成用户注册后登录。在“个人中心”里“新建虚拟陵园”,并填写相关信息。新建虚拟陵园后,即可进行祭拜。
市民可以点击陵园祭拜页面左侧的“食品”、“鲜花”,选择供品及留言(留言将在审核后显示,只有登录后才可进行祭拜和留言)。
通过该网络祭祀平台,市民还可以将建好的“虚拟陵园”转发给亲朋好友,邀请大家一起完成祭祀,也可以关注亲朋好友转发的“虚拟陵园”,关注后的“虚拟陵园”将显示在个人中心关注列表中,方便下次快速访问。
合肥市殡葬管理处:
多举措助力清明“云”祭扫
2020年清明节即将来临,根据全市疫情防控部署要求,为减少群聚性感染风险,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扩散和反复,市殡葬处继续暂停现场祭祀活动。
为满足广大市民祭奠逝者、感恩先人的愿望,在市民政局的统一部署下,市殡葬处多举措助力清明“云”祭扫。
开通“合肥市殡葬管理处”微信公众号,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市民可以随时了解到业务咨询及监督电话、殡葬惠民政策、治丧流程、收费标准等相关资讯。
自3月20日起,与“合肥民政”微信公众号同步开通网络祭祀平台,实现足不出户、安全祭扫。同时上线“居家祭祀礼仪”微视频,手把手指导市民开展居家祭祀活动,倡导以家庭追思会的形式开展绿色文明祭祀。
开展“代客祭扫”服务。在清明节前夕,殡仪馆将对所有寄存在馆的逝者骨灰开展免费集体代客祭扫服务,通过格位拭尘、敬献鲜花、鞠躬追思等形式,代为传递慎终追远、致敬缅怀的深切情感。
大蜀山文化陵园:
“福寿云”云祭扫寄哀思于云端
疫情挡住人们祭扫出行的脚步,贴心的服务却从未停歇。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切实保障广大客户的身体健康安全和祭扫需求,福寿园旗下合肥大蜀山陵园等22家公墓推出“福寿云”云祭扫、代客祭扫等服务,家属只要打开手机或电脑,就可以在屏幕上进墓园祭扫,通过云端表达思念。
家属可以访问上海福寿园或合肥大蜀山陵园的微信公众号,也可以登录福寿园官网(www.fsygroup.com),在线上写下纪念文字、添加亲人照片、上传短视频保存、敬献虚拟用品,还能微信分享、弹幕追思。
“福寿云”云祭扫服务免费向客户提供。据统计,自3月12日开通以来,仅仅半月时间,大蜀山文化陵园云祭扫页面访问量已超过10500人次,留言超过6500条,代客祭扫累计服务客户302户。
小蜀山陵园:
向每位逝者敬献一支鲜花
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线祭祀;开展视频共祭活动;代表家属向墓区内所有逝者敬献鲜花……今年清明,合肥市小蜀山陵园推出多项举措让市民不出门也能追思故人,祈愿祝福。
为保障市民的祭祀需求,市小蜀山陵园开通了网络祭祀平台。市民可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网上祭祀页面,输入逝者所在墓穴号,点击“在线祭拜”进入“网上祭拜大厅”,可选择鲜花、水果等各类祭祀品进行祭祀,同时,可在留言板上撰写寄语表达思念。
清明期间,陵园还将推出主题为《爱,永不分隔》的视频共祭活动。活动将安排专业礼仪人员对陵园内的所有逝者开展祭祀,祭祀活动视频将发布到合肥市民政局官网及微信公众号,让群众可在线感受祭祀氛围。
此外,陵园将对墓区内每一位逝者免费敬献一支鲜花。陵园将集中采购6万枝鲜花,清明节前(4月2日、3日)集中安排工作人员在每个墓碑前敬献一枝鲜花,以弥补疫情期间亲属无法到园祭奠故人的遗憾。
包河文化陵园:
封闭管理开展代为祭扫服务
清明期间,包河文化陵园实行封闭管理,并采取多项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安全、有序。
包河区成立2020年清明期间祭扫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各街镇、大社区及区直相关部门、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统筹抓好清明期间疫情防控和清明祭扫服务管理工作。
各街镇、大社区和区直相关部门、单位充分利用电子屏、公告栏、宣传横幅以及网络新媒体等载体,广泛宣传暂停清明现场祭扫和陵园禁止焚烧冥纸工作,做到家喻户晓。
为做好墓区封闭管理,陵园将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做好园区值守巡查,一律禁止群众现场祭扫,确保群众不聚集。
各相关街镇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代为集体祭扫服务,清扫擦拭格位门、安插鲜花等,以满足群众合理祭扫需求。
为大力倡导文明现代、简约环保的祭扫新风,自3月20日起,开通网上祭扫通道,市民可通过“合肥民政”微信公众号或登录合肥市民政局网站“合肥市云祭扫平台”开展网络祭扫。
庐江冶父山陵园:
集体代祭扫缅怀逝者
3月25日,一场以“平安清明、文明祭祀”为主题的集体代祭扫活动,在冶父山陵园举行。
当天上午10点整,集体代祭扫活动正式开始。陵园负责人诵读了《2020年清明祭文》祭奠逝者。随后,殡仪服务人员来到墓园,为埋葬在此的故人默哀、擦拭墓碑、献花、鞠躬,致以深切缅怀。该陵园3700余座已落葬墓穴,工作人员分别敬献了一束菊花。最后,全体人员行三鞠躬,礼敬先人。
“虽然无法到现场祭祀,但是,民政部门用代客祭扫的方式,让我们寄托清明时节对亲人的哀思,我们看了照片和视频非常感动。”市民王某说。
该陵园管理处负责人表示,今年清明,陵园暂停了群众现场祭祀活动,但免费提供代客祭扫服务,由陵园工作人员将鲜花送至墓前,并将相关照片、视频发给家属。“我们还提倡网络祭祀,群众可以通过‘合肥市云祭祀平台’开展网络祭扫追思活动。”
温馨提示:
清明期间,殡葬服务机构暂停祭扫接待服务。市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如何表达?其实,除了网络祭祀和代客祭扫服务,市民还可以选择更多的方式进行缅怀活动,向逝去的亲人述说思念,找寻温馨的回忆和家庭的温暖。
撰写回忆录
以时间或重点事件为脉络,梳理自己和已故亲人的往事。以第一人称为写作主体,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对事件进行详细述说,字数不在多,重点是要以质朴的言辞、真挚的情感回忆亲人,表达思念、感恩之情。
制作怀念影音
在影集中挑选已故亲人的照片、合影,以单一故事或家庭发展为脉络制作短视频,可使用简单的视频制作软件进行合成,配以音乐和简短文字,将制作好的视频上传网络,与家人一起缅怀亲人。
摹写缅怀文章
以硬笔或软笔的方式潜心摹写怀念或祝愿的诗词文章,如《清明诗词》、《心经》、《孝经》、《回忆文》等,以表达对亲人的缅怀之情。抄写时注意台案整洁,可点燃清香或播放舒缓音乐,静心止语,随文入观。
在家庭群中讲述往事
建立家庭群,上传已故亲人影音,分别讲述自己和亲人相处的故事,共同追忆亲人的音容笑貌和陈年往事,以启后辈不忘根本,感悟先祖创业艰辛,努力把先人的事业发扬光大,为家族争光,为后辈树立榜样。
制作祭品行礼祭奠
根据实际需求,在房间适当位置搭建简易灵台,按已故亲人喜好精心选配食材,烹调美味餐食,摆放祭品,安放遗像或制作折纸灵牌进行祭奠。在制作祭品和行礼祭奠的过程中,回忆同亲人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细细品味其中的温馨味道。(李后祥 王志成 李露 杜会光 汪波 黎洁 徐汐颜)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