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三有”全部达标!
义务教育、基本医疗100%有保障!
安全饮水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住房安全全部达标!49户贫困户安全住房问题得以解决!
路灯全村覆盖,栅栏全部更换!
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贫困发生率由8.1%下降到1.33%!
实现“四提升三改善”!
……
这一组组扎实的数据,是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驻延寿县六团镇富源村驻村干部陈伟,驻村两年来交上的一份完美答卷。2018年,陈伟受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委派,告别了城市的喧哗和温暖的家,一路颠簸一路风尘来到了延寿县六团镇富源村驻村,这一扎根就是两年多。用他自己对“精准扶贫”的理解就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快速转变角色,身上有了“土味”
驻村仅仅三个月的时间,陈伟就走遍了全村三百多户村民,对贫困户反复入户,了解困难群众的疾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热情开朗的他爱和村民拉家常、帮着村民干些农活。渐渐地,这个从城里来的“外来户”,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身上也开始有了富源村特有的“土味”,很快成为大家的“贴心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他帮忙,有些在村委会上不愿意说的心里话也会在私下悄悄对他说,这让陈伟深入地了解到了村情村貌,摸清了老百姓家里的真实情况和思想状态,为后续的扶贫工作开展打下了扎实的群众基础。通过走村串巷,陈伟切身感受到了扶贫开发以来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也认识到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最大的任务。经与工作队和村两委认真研究,听取各方面意见后,根据富源村的实际情况陈伟调整了扶贫计划,把产业开发作为扶贫工作重点。
产业“造血”,村里有了“生机”
“只有发展好产业项目,增强富源村的‘造血’功能,才能提升贫困人口收入,从根源上解决年龄大、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收入问题,实现脱贫的可持续性。”确定脱贫工作思路后,陈伟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核心,全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不断探索,努力实现“三化三打造”,“三化”即实现生产经营规模化、多元化和科学标准化;“三个打造”就是要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股份合作社),打造产业示范基地(中草药和水稻),打造产业特色品牌(“建源情”商标),努力探索建行扶贫新模式。积极发挥建行客户资源优势,通过与哈尔滨中药四厂、哈尔滨老鼎丰公司、绿农瑞丰农业服务公司以及延寿县、六团镇政府积极协调推动,富源村已经形成产业“6+1”的格局。“6”分别是:光伏发电项目、延大牧业肉鸡养殖项目、中草药种植项目、绿豆粉及小杂粮加工项目、“善融商务”电商和消费扶贫项目,核桃仁加工项目,“+1”是水稻科学种植和富源村签订了水稻种植合作协议,并设立了种植示范基地。通过产业项目的实施,实现全村贫困户产业带动100%覆盖、100%稳定达到脱贫标准,村集体入账负债100%偿还清的“三个一百目标”。
(复工复产后村民在富源村核桃仁深加工车间有序劳作)
打造一把“金钥匙”,村民有了“精气神”
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陈伟常想,光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还远远不够,精神面貌也得跟上,必须紧紧抓住“精气神”这把“金钥匙”去打开贫困户思想上的“锁”。在他和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他们向上级行申请了一笔笔项目资金源源不断投向富源村,村风村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村里的路灯亮了、村里的广场建好了、村里的音乐也响起来了、村级浴池也建成了,彻底解决了富源村以往没有路灯、业余文化生活贫乏、村民洗澡要到县里的历史。陈伟和驻村工作队一手打造的富源村“秧歌队”“广场舞队”“篮球队”,把老百姓从麻将桌、扑克桌上拉到了文化广场,村民的精神风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工作队还为村民发放了队服、篮球服,组织活动提升村民的凝聚力。富源村村民一改过去的“村里事务我旁观”到如今的“公益劳动我参与”。陈伟还与村两委制定了富源村村规民约、发放印刷品、播放脱贫攻坚快板书、在主要道路悬挂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展板,不断在百姓中树立健康、向上的观念,通过“移风易俗”逐步扭转村民一些不良习惯。通过深入浅出的宣传和日积月累的文化渗透,如今的贫困户已经从满嘴的抱怨,变为了对党的脱贫攻坚政策的赞扬和感激。
(富源村村民在文化广场上扭起欢快的秧歌)
“独臂”牛哥,这回真的“牛”了
脱贫先励志就是要从贫困户思想出发,逐渐改变“等、靠、要”等懒贫的旧观念。陈伟和驻村工作队通过宣传、引导、示范等方式积极鼓励贫困户宜商则商、宜养则养、宜种则种,最终实现贫困户自主脱贫。在一次入户走访中,陈伟了解到贫困户屈贵发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连续遭受婚姻变故和意外事故导致失去右臂的双重打击,更由于手术及后续安装假肢导致其负债累累,一度陷入萎靡不振的状态。
“你这个状态不行,你得快速振作起来,咱们一起想办法把这个‘坎’迈过去!”陈伟决定帮助屈贵发通过饲养繁育牛项目走出贫困和家庭变故带来的阴影。通过扶贫贷款陈伟帮助屈贵发购买了3头繁育牛,利用早晚和闲暇时间去帮他饲养牛,从牵牛到拴牛,从轧草到拌料、从喂草到饮水,陈伟很快掌握了照顾牛的每一个环节,也顾不得牛棚里满是粪便,气味难闻,主动承担起清理牛棚的工作。这样一来二去,屈贵发也看到希望,逐渐走出了低迷困境。通过朝夕相处,陈伟了解到屈贵发是个诚信、勤劳、乐观的汉子,于是决定帮他筹措资金,增加种牛存栏数,加快他脱贫的步伐。有了想法马上付诸于行动,陈伟多方寻找爱心人士,屈贵发自主脱贫的精神感动了周围的人,最终成立了包括他本人在内的五人爱心小分队,每人无偿出借一万元共计五万元,共同来帮助解决屈贵发饲养繁育牛的资金问题。拿到这笔钱,这个不善言语的硬汉子激动得热泪盈眶。经过不断繁育,目前牛存栏数已达到13头,屈贵发成为了村里的养牛大户,2019年还被镇里评为自主脱贫先进典型。由于今年犊牛还没到出栏期,资金周转再度紧张,买饲料的钱没了着落。陈伟二话没说,很快帮助屈贵发对接了饲料厂家,直接从哈尔滨发货,降低了饲料成本,并再次垫付饲料款六千余元。这个朴实的汉子喃喃地说:“我会加倍努力干,早日把钱还上,但这个情我永远也还不上了。”
(每天早上陈伟都要到屈贵发的牛棚里帮他打料喂牛,左一为屈贵发,左二为陈伟)
销路开了,“农家鹅”飞上百姓餐桌
贫困户陈英常年患病,身体一直不好,2019年被查出患有癌症,虽然成功地进行了手术,但术后身体更加虚弱,她孝顺的儿子王兴凯为照顾年老体衰的老母,放弃了外出务工的机会,在家饲养了三百多只大鹅,来维持生计。大鹅虽长势良好,但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临近年关仍有近三百只大鹅未能销售出去,无奈之下这个七尺男儿只能四处奔走卖鹅,但收效甚微。陈伟得知此事后立即联系自己的亲戚、朋友呼吁爱心购买。陈伟的倡议也得到了省分行员工的大力驰援,三百余只大鹅很快订购一空。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增加贫困户收入,陈伟还主动承担起运送大鹅的任务,每次从村里返回哈尔滨市区时,车后备箱、驾驶室后座都塞满了大鹅,周末休息日也变成了配送日。他奔波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有的亲戚朋友住的地方没有电梯,只能拎着大鹅爬楼梯,一天下来已是筋疲力尽。当汇总完销售数量统计好销售额,第一时间把销售款汇到养鹅户王兴凯账户里时,陈伟的疲惫瞬间化作满满的欣慰与愉悦。王兴凯拿到大鹅的销售款非外激动,事后还送来自家准备过年食用的大鹅作为答谢。陈伟故作生气“训斥”他,如果不把大鹅拿回去,以后将不再帮他卖鹅,鼓励他继续做好可持续的养殖产业,帮他谋划采取订单式可溯源的养殖方式,避免今后出现供求信息不对等导致的滞销问题。
大道不孤,孤寡老人有了“依靠”
葛修知老人无儿无女,是村上特困供养贫困户。八十多岁的葛修知老人虽然已是步履蹒跚,耳聋眼花,依然坚持自理生活,还经常骑着电动车去拾柴。在一次拾柴时出现了意外,连人带车滑到了路边的壕沟,虽然壕沟不深但还是扭伤了腿,不能自由活动,生活成了大问题。得知此事,陈伟买了营养品上门看望老人,并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任务,帮他送水送饭、劈柴烧炕。有时工作忙不开,就事先准备好面包、八宝粥、红场等食物放在炕头,既能起到加热保温作用又便于老人取用。为了帮助老人早日康复,他从哈尔滨骨伤科医院购买了治疗跌打损伤的口服药和外用药膏,帮助老人敷药换药,并叮嘱老人按时吃药。由于老人听力很差,每次交流都要贴在他耳朵上大声说,才可以听得到。尽管这样,陈伟还是担心老人有时会忘记按时吃药,又将家里闲置的手机放到葛修知老人那里,并给他配了助听器。这样一来在有事不能去他家的时候,可以通过电话了解老人的情况也能提醒他按时吃药。经过一个多月的照顾,老人可以拄拐慢慢走动了,他经常站到门口等着陈伟的到来,老人期待的不仅仅是照顾,更多是的陪伴。为排解老人的孤独感,陈伟只要有空就会去陪老人聊上一会儿,成了老人家中的常客。
(春节前夕陈伟和驻村工作队将亲手包的饺子送到贫困户手中,右一为陈伟)
陈伟看到村上孤寡老人每年春节都是自己过年,孤苦伶仃,心怀不忍,于是萌生出在村上陪伴他们过春节的想法。征求了家人、领导、队友们的意见后,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省分行尹行长还自掏腰包为年夜饭准备了白酒啤酒,陈伟受到大家的鼓励和支持更是干劲十足,年前满载一车年货回到村里,春联、福字、红灯笼、烟花、鞭炮、各种酒水、食材一应俱全。“贴春联了!”大年三十下午,孩子们清脆的一声吆喝,把寒冷的冬日搅扰得热闹起来。“发愤图强兴大业勤劳致富奔小康”、“精耕细作丰收岁勤俭持家有余年”,一幅幅对联贴上五保户的家门,大红灯笼也在微风中摇曳。五保户们对于驻村工作队的驻地并不陌生,这里就跟自己的家没什么两样。随着噼啪的鞭炮响起,年夜饭正式开始,陈伟亲自上灶掌勺做的小鸡炖蘑菇、红烧黄花鱼、油闷大虾、酱牛肉、拌凉菜、炒木耳、炸虾片,还有哈尔滨特产红肠熟食拼盘等满满一桌菜。众乡亲围桌而坐,这顿年夜饭除了葛修知、张斌、高庆林、姜福田等孤寡老人,还有身残志坚的脱贫攻坚典范屈贵发,加上左邻右舍凑热闹的孩子们,让工作队的驻地显得格外热闹。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孤寡老人也乐得合不拢嘴。“我要敬一杯!”从来都是少言寡语的屈贵发站起来非得表达两句:“这几年,多亏党的政策好,陈大哥还这么关照我,使我和儿子重获新生,我打心眼里感谢。今后我一定不会辜负省建行哥哥们的期望,努力劳动致富回报大家。”20时,春晚准时开始。高庆林老人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对陈伟说:“每年都是我们自己吃年夜饭,今年你来陪我们,真是又激动又幸福!”说着还不禁掉了眼泪。“包饺子啦!”在陈伟的招呼下,大家边看春晚边和面拌馅包饺子。
(陈伟陪着五保户一起过大年,左一为陈伟)
特殊时期,甘当村头卡口“疫先锋”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陈伟坚持留守在村上,身先士卒立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与村两委进行沟通,按要求对辖区内的村屯道路进行管制。他与卡点村民在凛冽的寒风中对外来人员、车辆进行劝返,还不断对进村的三个路口巡查,对本村村民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叮嘱值守人员要严格把控绝不能马虎。为保证值守人员的体力和体温即时恢复,村里安排值守人员定时轮换。陈伟充分利用微信群等网络渠道,及时通报新闻及政府官方网站获取疫情信息、国家对疫情防控的进展情况,宣传防控疫情的重要性,提高村民的防控意识,鼓励村民都在家中过年,特殊时期都不要走亲访友,配合政府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同时还对村民也提出不信谣不传谣的要求,将传谣人受到的处罚案例传导给村民,警醒大家注意。为了更好的防控疫情,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了防护疫情小知识和消毒措施,在村内宣传栏进行粘贴宣传,通过村里广播循环播放,增加了村民对疫情防控知识,提高了防控疫情的自信心,避免了盲目恐慌。
(驻村工作队为村民发放口罩并做好消毒工作,左一村部干部、左二建行驻村书记段宏峰、左三驻村队员岳喜滨、左四驻村队员陈伟)
几年来,在陈伟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帮扶下,富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通三有”要求已经全部达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100%有保障。全村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49户贫困户解决了安全住房问题,住房安全全部达标。路灯全村覆盖,栅栏全部更换。村内道路硬化率由不足40%发展到如今100%,贫困发生率由8.1%下降到1.33%,实现了“四提升三改善”,即村集体经济、村民满意度、村两委班子凝聚力、“精气神”得到提升;懒贫现象、上访现象、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富源村正在从落后的深度贫困村向先进的富裕村转变。省、市级媒体和杂志多次对他们的事迹进行了报道,驻村工作队也被评为了2019年度“哈尔滨市优秀驻村工作队”。
一腔热血干一番事业,一片丹心守一方热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陈伟不负组织重托,时刻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来激励自己。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陈伟和他的驻村工作队又向着富源村的脱贫之路迈出了铿锵有力的步伐……(秦薏颜 陈伟)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