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桂林蔓延,作为桂林市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全院职工,以忘我的精神状态,全力投入到了抗击疫情的各项具体工作之中。广大一线医护人员日夜坚守,严防死守,科学施治,精心护理,使一批批确诊病人病情逐渐好转,至2月25日,共有16名患者从南溪山医院康复出院。一线医护人员冲锋陷阵,乐于奉献,艰辛付出的事迹也通过各种方式被人们传颂和赞美。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南溪山医院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工作平凡,默默无闻,但不可缺少,他们就是身穿蓝色工作服,被人们称为“蓝衣战士”的医院洗衣班的工作人员。
图1:洗衣班工人从病区拖出用防水袋打包好的脏织物
图2:洗衣班工人正在收集医院发热门诊的污染织物
南溪山医院洗衣班共有8名工作人员,其中2名是男性。洗衣班要负责全院所有织物(工作服、手术衣、病号服、床上用品等30多类)的收集和转运洗涤,以及加工制作特殊用品等工作。每天与合作的洗涤公司对接、转运、清点,与临床各科室收发清点、核算洗涤费等等,工作日复一日,繁琐而枯燥。虽然在抗疫期间医院的总住院病人人数少了,洗涤量也只有平常的三分之一,但是因在疫情特殊时期,一些平时不穿工作服的部门现在都需要穿工作服了,平时每周换洗一次工作服的科室现在变成每隔一天换洗,甚至天天换洗、班班换洗。平时不需要穿隔离衣的科室也需要了,而且换洗和申领的时间参差不齐,经常是电话呼叫临时加送或者临时加收。最麻烦的还是换洗出来的织物为防止二次污染不能当面清点,需要用可溶性袋子和双层黄色防水袋子单独打包,做好标记,密封运到洗涤公司做特殊消毒洗涤处理。医院洗涤班的同志是靠各科室护士长排班人数来推算洗涤数量,及时跟踪到洗涤公司,直到消毒洗涤干净后才能逐一核对,如遇数量不对还要反复沟通,查找原因。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洗涤班的工作人员每次进入疫区收集感染性织物之后,回来都要换掉所有的防护物品,消毒和清洗手,更换干净工作服后才能进入普通病区继续工,这些不起眼的工作除了消耗物资外,同时也花费很多时间,因此洗涤班的工作量远远超过平时。疫情期间,洗涤班的8名同志经常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才能够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共产党员覃伟琼是南溪山医院洗衣班的班长,护士出身的她在抗击疫情期间,带领“蓝衣战士”们勇敢逆行,不怕苦,不怕累,扎实工作,有效保证了前线抗击疫情和正常医疗工作的开展。
图3:打包登记好的污染织物准备装车运洗涤公司消毒洗涤
图4:工人及时为每一辆运送衣物的推车进行消毒
1月22日,覃伟琼得知医院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定点收治医院的消息后,顿时感到责任重如泰山。2003年她曾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恰好经历过非典战“疫”,当年非典战疫的工作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为支持保障医院做好此次疫情的防控工作,覃伟琼及时与洗涤公司沟通协调,补充物资,并收集可重复使用的织物,尽最大可能多储备些防控物资。同时,她还抓紧时间对班组全体人员集中开展防控培训。她在医院感控科的指导下,根据《医院医用织物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文件要求,对全院织物的收发、洗涤、转运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严格把控,积极预防,阻断病毒的传播和蔓延,保证织物的洁净安全。为强化大家的个人防护意识,培训从手卫生到戴口罩、穿脱隔离衣、消毒剂浓度的配置和使用方法等每一步骤都不能少,使每一个工人都熟练过关。理论学习后,覃伟琼还要求大家融入到实践工作中,她步步跟进检查,一点都不放松。
图5:南溪山医院洗衣班班长覃伟琼正在整理下发的衣物
图6:为节约物资,洗衣班的同志还经常缝补破损的工作服
覃伟琼说,尽管洗衣班做了充分准备,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家开始还是有点手忙脚乱。1月26日大年初二,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数倍增,一线人员的防护服以及工作服、口罩都短缺,听到此消息,覃伟琼立即召回正在休假的所有工人,并引导鼓励大家克服心理上的恐慌,以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全力投入到工作中。大家加班加点,连续作战,整理、编码、写号,及时给相关部门派送工作服,一直忙到晚上。27日早上,因感染性疾病科增加医务人员,需立即增加30套工作服基数,还有发热门诊每天要24套基数,24件隔离衣;28号增加到30套,29号35套……40套,45套,50套,60套,80套。各临床相关科室也要增加隔离衣,各行政机关部门亦要增加工作服。每天需要衣服的数目都在不断刷新,但医院衣服等物资库存有限,由于一时进货困难,面对物资短缺的现状,覃伟琼决定自给自足。她组织工人自己缝补衣服,把只要能用的能补的全部用上,能自己做的也要尽快做好。覃伟琼每天都要接很多个电话,临床要东西、收东西,以及询问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用过的织物如何处置?或者是与洗涤公司核对数目和协调相关工作等等。看到工人们在医院里来回收送衣物,特别是负责感染性疾病科和发热门诊、急诊室的收、送的工人,他们需要直接进去污染区,抱走带有病毒的织物,覃伟琼很是感动。因为物资缺乏,洗衣班的这些“蓝衣战士”没有一线人员穿的防护服,没有N95口罩和防目镜,但他们照样坚持着每天的平凡工作。他们当中有些人也曾想过退缩,覃伟琼就鼓励大家说:“如果我们不收集、消洗衣物,一线工作人员就没有工作服穿,病人床上就没有干净的东西用,这就相当于上战场没有子弹一样,怎样取得战斗胜利呢?”为鼓舞斗志,覃伟琼给同伴们一个一个做心理疏导,把自己17年前亲身经历的非典“战疫”告诉大家。当时也缺防护服,大家就用防水阻菌布料做双层隔离衣代替,还自己制作了口罩,自己做防护镜等。她说,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阻挡病毒、战胜病毒。在覃伟琼的动员下,洗衣班的同志们也意识到在医院需要时候绝不能当逃兵,再困难也要顶住,再累也要坚持,一定要保证医院的抗疫一线工作的正常运行。
图7:认真清点从洗涤公司送来的衣物
图8:每天接送清点、发放洗涤后的衣物到各病区是洗衣班的必不可少的工作
2月3日,南溪山医院首批确诊病人治愈出院,覃伟琼和洗衣班的同事也深受鼓舞,工作信心倍增。由于物资消耗较大,医院防护服仍然告急。2月9日,医院领导给洗衣班下达了一个新的任务:人工消毒洗涤一批工厂捐赠的防护服,看看能否临床使用。接到任务,开始大家都有点害怕,听说防护服还没用才放心。但当时天气寒冷,医院又没有专门的消杀地方,再加上防护服较大,洗起来很麻烦。洗衣班的2名男子汉没有退缩,没有抱怨,而是勇敢的冲了上去,他们站在水池中,严格按着步骤一步一步去认真洗涤每一件防护服,当2名战士完成任务出来时,他们全身都湿透了,手脚和嘴唇也都冻紫了。看到此情此景,覃伟琼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图9:南溪山医院洗衣班的“蓝衣战士”为战胜疫情加油!
覃伟琼说,医院洗衣班的工作的确很平凡,大多数工作人员也是普通的工人,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却很淳朴,很勤劳,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他们也很勇敢。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洗衣班这样普普通通的医院后勤工作人员默默无闻的付出,才有南溪山医院抗击疫情工作的顺利开展,让我们为医院这群特殊的“蓝衣战士”们点赞。(桂林南溪山医院党办 供稿)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