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起,为期40天的2020年春运即将拉开大幕。今年春运较去年提前了10天,是近8年来农历最早的春节。
记者从合肥市运管处获悉,经综合预判,2020年春运,合肥市总体客流量较去年略增,高铁、民航、水运客运量和公路小汽车流量将持续增长,短途公路客运量增加,中长途客运量有所下降,学生流、务工流和探亲流仍然是春运客流主体,旅游、自驾车等运输需求增长迅速,农村返乡客流激增,私家车增多。
公路客运:及时增开班车和包车
公路客运方面,受今年春节提前的影响,预计节前返乡客流呈现来得早、时间长、峰值高等特点,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等多种客流高度叠加,节后客流高峰将更为突出,呈现双高峰态势。1月10日春运启动后,返乡的人流和客流将逐渐增多,预计节前1月21日(腊月二十七)至1月23日(腊月二十九),各个汽车站的人流和客流将达到高峰,其中1月23日(腊月二十九)达到客流峰值。节后1月26日(正月初二)至2月2日(正月初九)及2月9日(正月十六)至2月13日(正月二十)将呈现客流双高峰。
春运期间,各大客运站将根据客流情况,合理安排运力及班次、及时增开加班车和包车,保障运力充沛。在应急运力不足时,市运管处将抽调符合技术等级标准、具有良好车况的非营运性客车参加省内中短途客运加班任务。
轨道交通:及时调整行车计划
轨道交通方面,1月13日起在肥高校陆续放假,预计3号线大学城、职教城站点将迎来客流高峰。1月22日(腊月二十八)及2月9日(正月十六),合肥火车站、合肥南站将达到客流顶峰。春节黄金周期间,主要以探亲访友、商业休闲为主,预计1月30日(正月初六)前后,将迎来春节返程高峰。2月8日元宵节,三里庵站、四牌楼站、万达城站、大东门站、大蜀山站、繁华大道站等商业区附近站点预计客流将有显著增长。
春运期间,合肥轨道交通还将通过及时调整行车计划、强化应急运力储备、与火车站、合肥南站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等方式,积极应对客流高峰。
统筹调度 解决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9年底,合肥市1270个行政村全部通客车。为方便城乡群众出行,春运期间,各县市运管所将密切关注客运线路的运营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发车班次、延迟最后发班时间,确保市内外交通衔接通畅。
同时,市运管处将积极统筹调度道路客运班线、城市公共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等运力,做好与火车站、合肥南站、新桥机场的协同衔接,切实解决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另外,为满足旅客多元化道路客运出行需求,充分发挥道路客运比较优势,春运期间,市运管处积极开展连接火车站、合肥南站、新桥机场候机楼等联程运输,发展基于线上平台、手机客户端的定制式客运以及提供城乡公交和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为往来合肥的旅客提供门到门、定制化优质服务。公交集团针对高校学生和务工人员特点,开展定制公交服务,为特殊群体提供便捷、直达的出行服务。
合肥市运管处提醒广大市民,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请搭乘具备合法营运资质的车辆,拒绝乘坐非法营运车辆,如遇违法违规行为,可及时拨打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12328投诉举报。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