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推进合肥从“米”字形向“时钟”形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转变;实施老城区城市更新,计划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2个;计划建成中小学42所、幼儿园59所……2019年12月31日,合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关于2019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和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9年完成投资约600.8亿
据报告,2019年,全市续建、新建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911个,实际完成投资约600.8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大建设项目计划全年续建、新开工764个,基本建成274个、在建422个,实际完成投资约555亿元;公益性项目计划全年续建、新开工147个,基本建成58个,在建110个(含备选开工项目),实际完成投资约45.8亿元。
根据计划草案,2020年,市本级初步安排政府投资项目1023个,估算总投资1841.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611个,新开工项目412个,当年计划完成投资675.2亿元,同比增长13.3%。
推进“时钟”形综合交通枢纽
计划草案指出,2020年,合肥将加速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推进合肥从“米”字形向“时钟”形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转变,建成商合杭高铁南段、合安高铁,加快建设新合肥西站、合新高铁、巢马城际、合九铁路丰乐至肥西段改线工程;加快推进新桥机场二期改扩建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肥东白龙、肥西官亭通用机场;加快推进引江济淮、岳武高速东延、德上高速合枞段等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合六叶扩容工程。
加快建设轨道交通4号线、5号线、1号线三期,争取开工建设2号线东延、3号线南延、4号线南延、6号线一期,积极开展轨道交通7、8、9号线和S1号线前期设计;继续实施公交专用道和公交站点提升工程;建成畅通二环北环西段、裕溪路高架东延、怀宁路下穿天鹅湖隧道等工程,开工建设畅通二环北环东段、宿松路快速化改造、郎溪路快速化改造等工程;加大拥堵点治理、公共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实施打通断头路和小街巷改造工程,建成一批支路工程;完善城市慢行系统,提升路网密度和通行能力。
计划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2个
根据计划草案,为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合肥将继续实施景观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十大公园”、“十大湿地公园”建设,完成植物园扩建、四里渠东路公园、劳动公园等项目。强力推进棚户区、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实施老城区城市更新,2020年计划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2个,惠及居民2.4万户。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设。持续推进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十五里河流域治理、十八联圩湿地修复、四里河水体达标等工程,高水平打造国家级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大河道和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完成南淝河中游重点排口初期雨水调蓄、南淝河干流底泥清淤等工程;积极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终端和有机资源处理中心建设。
推进城乡融合及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继续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020年计划续建、新建农村道路畅通工程848公里;支持县区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提升,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
计划建成中小学42所、幼儿园59所
在公共教育设施建设方面,根据计划草案,2020年合肥计划建成中小学42所、幼儿园59所;建成一六八中学(陶冲湖校区)扩建工程;加快合肥九中新校区、合肥五中(和平校区)改扩建工程建设进度;启动合肥六中新校区、合肥五中新校区建设。建成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开工建设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梅冲湖校区、黄麓师范学校改扩建二期等项目;建成市特教中心北校区、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合肥老年大学新校区等项目。
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建成市工人文化宫、南艳湖全民健身中心、球类健身馆等项目;加快市中心图书馆、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科技馆新馆(自然博物馆)、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
强化医疗及社会保障设施建设,建成市一院门急诊住院综合楼等项目;加快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市二院老年护理院、市智慧养老中心、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市老年公寓老院维修等项目建设;加快小蜀山墓区规划,推进小蜀山公益性公墓及配套工程前期工作。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