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尽管“五一”假期没有“泡”在实验室里,但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研究一室主任工程师曹瑞波心心念念的还是目前正在进行的新型驱油体系研究。
“随着油田不断开采,三次采油后接近废弃条件的区块越来越多,但它们仍有超40%的油未被开采出来。需要通过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曹瑞波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就世界同类油田而言,稳产期最长12年,短的只有3年至5年。大庆油田历经近60年开发建设,仍然保持着高水平的开发效果,离不开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
“大庆油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持续创新的科技进步史。”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大庆油田党委书记孙龙德说。
从海相生油到陆相生油,彻底打破“中国贫油论”
长期以来,传统石油地质理论认为“石油仅仅为海洋生物生成”。与此同时,西方关于“中国陆相贫油”等论断不绝于耳。
我国科研人员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石油勘探根据陆相生油理论,进行找油重点战略东移。
思路一变天地宽。1959年,东北边陲,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一座改变中国石油工业命运的油田诞生,并以国之大庆为名——大庆油田,就此开启了辉煌里程:
仅用三年时间,探明面积达860多平方公里的特大油田,年产原油500万吨,累计生产原油1166.2万吨,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
1963年底,进入全面开发建设,先后开发了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三大主力油田,并勘探了一批可开发的新油田……
有关专家这样总结:“大庆油田的勘探,发展完善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中国贫油论’,指导了全国陆相石油勘探,推动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
1982年,“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从“六分四清”到“稳油控水”,创高产稳产世界奇迹
开采初期,原油是靠地层自身压力作用,通过油井“喷”出来。随后一个时期,需要将水注入地下,通过物理方式把油“挤”出来。
道理易懂,但水怎么注入,考验着大庆油田的科研人员。
起初,在非均质多油层的大型陆相砂岩油田国内无开发成功先例,国外又实施技术封锁的情况下,首创内部切割注水、保持地层压力的开发技术,在短期内实现了快速上产。
随后,自主研发的以“六分四清”为核心的细分注水技术,有效遏制了油田含水上升和产量下降,使原油产量以每年递增28%的速度快速上产,并于1976年攀上了5000万吨。
针对被业内认为“不具备工业开采价值”的“开采禁区”,成功摸索出“表外储层”开发技术,支撑了第一个年产5000万吨稳产十年目标的实现。
到上世纪90年代,实施“稳油控水”系统工程,助力实现了第二个年产5000万吨稳产十年目标。
大庆“新铁人”王启民说:“在科技的重要支撑下,1976年至2002年,大庆油田实现年产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
创新基因成就科技大庆。“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的注水开发技术”和“大庆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两项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从“被劝放弃”到领跑世界,建成最大三采基地
进入开发中后期,原油开采靠化学剂驱动采油,就好比用洗衣液把衣物上的污渍清洗掉一样,用化学剂把石头缝里的油“洗”出来。这种方式被称为三次采油。
“坚持‘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科研理念,大庆油田早在产量增长高峰期之际,就已开始谋划三次采油的创新之路,着手开展聚合物驱油技术、三元复合驱技术等研究储备。”大庆油田公司副总工程师程杰成说。
以三元复合驱技术为例。1986年,有权威专家认为“大庆原油酸值太低,不适宜开展三元复合驱”。然而,历经30年攻关研究,大庆油田在国外仍处于实验室和井组试验阶段的情况下,率先实现了这项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在来大庆以前做梦也没想过能亲眼看到大规模应用三元复合驱技术,我曾经认为大规模应用三元复合驱是不可行的。”美国科学院、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David Weitz用“震撼”二字形容自己的的感受。
在三次采油技术助力下,2003年至2014年,大庆油田实现4000万吨连续12年持续稳产。期间,凭借“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第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如今,大庆油田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年三次采油量约占大庆油田国内原油产量的三分之一。
大庆油田公司总经理王广昀说:“资源有限,科技无限。正是依靠持续自主创新才让大庆油田始终保持着青春活力。”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