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民,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校钻井工程专业,先后担任过1205钻井队技术员、副队长、党支部书记、队长和GW1205钻井队平台经理,现任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鲁迈拉项目部副经理兼哈法亚项目指挥。2000年以来,他带领1205队共打井251口,创出了井身质量和固井质量合格率均达100%的好成绩。近年,李新民带领GW1205队成功开拓国际市场,在海外叫响中国石油品牌。
李新民小故事
“犟”小伙
1990年6月份,李新民从大庆石油学校毕业分配到“铁人的队伍”——1205钻井队。此时,自豪与梦想在他心底滋生。
然而,初下到小班,永远接不完的单根,粉尘飞扬的泥浆加重等繁重的工作让瘦弱的李新民累得下了班饭都不想吃,早上醒来还浑身酸痛。井队干部看他身体实在单薄,打算让他顶小班,先上白班干些辅助的轻快活儿,慢慢适应。他得知后,脸“腾”的一下红了,不服输的“犟”劲儿涌了上来,断然拒绝了这份特殊的照顾。
为了尽快适应井队工作,李新民开始苦练基本功。班组竞赛上,打大钳他扣不上钳框,技能不过关的他被“请”下了钻台。从那以后,每次甩完钻杆,他就一个人在钻台上反复练习打大钳,全然不顾胳膊抡肿了,手磨出了泡。“宁可累趴下,也不向困难低头。”千百次苦练后,这股犟劲儿终于使他全面掌握了操作要领,打大钳、下卡瓦、对丝扣这些粗中有细的技术活儿被他一一拿下。李新民,这个初出茅庐的“犟”小伙很快成了1205钻井队人人夸赞的操作能手。
有心人
“占学,你得的,快穿上试试。”1992年8月份的一天,时任1205钻井队副队长的李新民拿着一件羊毛衫来到钳工周占学的宿舍。
“我的?”周占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
原来几天前,李新民像往常一样带领班里人员加重。不停地搬运、倒放重晶石粉,弄得大伙浑身上下灰蒙蒙,弥漫的灰尘让人呼吸困难。
休息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
“加重这活儿真是又累人又耗人。”
“可不是,我都要散架了!”
“啥时候,加重不用人出力,有个加重车能把重晶石粉往井口一吹,那就好喽!”周占学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说者无意,听着有心。一旁拍灰的李新民听了周占学的话,若有所思地笑了。
“上次你说加重不用人工,改用机械的事,我整理成合理化建议上报了,这不获奖了,毛衣就是奖品。”宿舍内,李新民解释说。
“新民,生产的事你琢磨,唠嗑的话你也琢磨,你可真是有心人!”
很快,“毛衣事件”就在队里传开了,李新民的有心之举给大家又上了一课。如今,那个合理化建议变成现实已经很久了。
挑战定向井
2000年5月份,1205钻井队的第一口定向井开钻了,这是1205钻井队多年来的突破。
“1205钻井队未来的路该怎么走?”2000年以前,1205钻井队在大家印象中是打调整井的能手,但是时任该队党支部书记的李新民,已经开始思考如何突破。
一次,李新民看见附近32495钻井队正在打定向井,这是1205钻井队40多年来从没有打过的井型。受到震动的他终于找到了方向:拿下定向井施工技术,实现1205钻井队由单一井型向多种井型转变的目标。
想到就要做到。李新民一有空就和技术员到32495钻井队现场观摩学习,邀请技术专家到1205钻井队讲授定向井知识,为定向井施工进行扎实的技术储备。几个月后,全体队员胸有成竹了。2000年年初,李新民和队长3次向油田公司请战,争取打定向井。5月份,打定向井的施工任务终于下达了。
在全队员工的努力下,1205钻井队创出了建井周期7天、最大井斜角32.5度、井底水平位移470米的好成绩。从此,1205钻井队开启了打特殊井型的的大门,实现了由单一井型向多种井型施工的突破。
归心似箭
1998年夏天,李新民的妻子带着3岁的儿子回了老家讷河。回来时,休班的李新民答应妻子到老家接她们娘俩。然而,他刚到老家,就下起了瓢泼大雨。嫩江方向传来洪水发作、铁路被淹、火车停运的消息,家人们都挽留:“难得回来一趟,人留不如天留,在家多呆几天吧!”
此时,从新闻中得知大庆附近也发生洪水险情的李新民,心里惦记的却全是队上情况?生产有没有被耽误?“不能呆在老家了,我一定得想办法回去!”他打定了回大庆的主意。
妻子了解李新民,知道他心里惦记着井队,让弟弟租了辆车回大庆。本来路况就不好的沙石公路,在雨水的冲刷下更加泥泞,车艰难地前行着。终于,看见了零星的采油树,离大庆近了,离井队近了,李新民沉重的心略微放松了些。
没走多远,前方往回返的车告诉李新民,“前面的公路被大水阻断了”。车走不了了,返回讷河?“开弓没有回头箭,走也要走回大庆!”顺着铁道线走了4个多小时后,一家人终于在夜幕降临时搭上了回大庆的车,凌晨2时到了家。
天刚蒙蒙亮,在沙发上眯了会儿的李新民,又踏上了回井队的路。
相马的“伯乐”
李彦辉要出国了,要到哈萨克斯坦项目组担任司钻了。这个好消息像长了翅膀般,很快就传遍了1205钻井队。面对纷至沓来的祝贺,李彦辉心底深深感激李新民。
1996年7月份,李彦辉从技校毕业来到1205钻井队,同事们都说他性格内向。不久,李新民却发现这个不爱说话的大男孩学起技术来有股子钻劲儿。对生产工序、井上的设备以及岗位技术方面不懂不会的地方,他总是跟在老师傅后面悄悄地学,下了班,也总在屋里看书。李新民暗想,这个小伙子错不了。于是,李新民一有空就手把手地教,想把自己掌握的技术都传授给他,李彦辉也如饥似渴地认真学习。
一年多后,李彦辉熟练掌握了场地工、内外钳工、井架工等5个岗位的技术理论和实践技能。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他在各种技术大赛上均名列前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今,获得哈萨克斯坦项目组司钻岗位更是对他工作技能的肯定。
多年来,在李新民这个“伯乐”的手中,1205钻井队先后有十几名员工被推荐到其他井队和赴海外项目组担任工程师和技术骨干。
忍痛扛石粉
2003年8月份的一天,天阴沉沉的,风里夹杂着湿气。“要下雨了”,李新民想。零点班就要给采油四厂南8-5斜32井进行泥浆加重了,石粉还差不少。他一遍遍地和生产调度联系,确保石粉车在运来的路上。
滴答滴答的雨点不一会儿就连成了线,雨大了,石粉车却陷在了离井场300多米远的土路上,能拖车的拖拉机又全部派了出去。雨不停,车回不来,井上不等人,怎么办?
李新民当机立断,把石粉扛到井场。副司钻知道李新民关节炎复发,刚打了封闭针,连正常走路膝盖都疼,更别提重体力活了,就坚持不让他扛。“我是队长,我不扛谁扛!”倔强的李新民带头冲进雨中。一袋石粉25公斤,几趟下来,汗水和雨水与石粉和了泥,糊了他一身,可他的脚步丝毫没有慢下来。
3个多小时后,队上仅有的9个人硬是把26吨石粉从300多米远的地方扛到了井场,保证了加重作业顺利开始。在场的队友们看到李新民瘫坐在地上,借着雨水任由泪水溢出眼眶。
钳牙的故事
一次,李新民在井上看见外钳牙工小王换钳牙时,不慎将钳牙掉进了钻台下面的泥浆里。小王迅速跑下钻台,毫不犹豫地手就伸进半米多深的泥浆中摸索着找到了钳牙。施工中掉钳牙是常见的事情,钳牙小,价值也不过10来元钱,但是小王的做法让李新民倍感欣慰。由此,他组织了“一百万能买多少钳牙”的讨论,围绕培养节约意识、实施成本管理,队员们各抒己见。
不久,为了实现最低投入、最大产出的“成本月度分析卡”在1205钻井队诞生了。李新民结合队里的成本运行实际,制定单口井用料计划,实行材料费用包干制。他要求把每个班组、每个岗位所消耗的每一笔费用都一一记录在卡上,将成本控制落实到人头。通过严格的成本管理,挖潜增效蔚然成风,队员对设备零件磨损程度也都了然于心,避免了因为设备问题而耽误生产的情况发生。
如今在1205钻井队,每个班组都有一个小铁箱,专门收集散落的小零件,以备生产之用,做到有旧能用坚决不领新。
高空修游壬
“快停钻,立管游壬刺了!”2004年2月2日,在杏南区块施工的1205钻井队将士们正为钻井进尺即将突破200万米大关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三班司钻突然发现右上方架子有泥浆往下淌,迟疑间,队长李新民已急匆匆跑上钻台大喊。
此时此刻,游壬刺漏若是得不到及时控制,钻井液就不能正常循环,不仅突破200万米进尺的计划会受影响,还会造成严重的卡钻事故。
“小张,快去取橡胶垫,单泵循环,注意活动钻具,王晓夫跟我上架子!”李新民一边指挥,一边迅速把安全带拴在身上,上了架子。
寒风中,李新民和王晓夫在挂满冰溜子的20米高空井架上小心翼翼地挪到了立管刺漏处,敲开游壬,你递我装,橡胶垫很快换完了,封装游壬却卡了壳。架子上空间小,两个人在一起既不安全,动作也放不开,李新民让王晓夫下去休息,自己暖了暖手就开始了独自作战。戴着手套,几公斤重的大锤他抡着用不上劲,索性甩掉手套,在凛冽刺骨的寒风中一下一下砸着游壬。终于,高空抢修成功封好了游壬,钻井生产恢复了,钻井进尺成功突破了200万米大关。
“吃苦精神No.1”
2006年,李新民率DQ1205钻井队项目部进驻苏丹,踏进了非洲大地,实现了铁人老队长生前的夙愿,把井打到了国外。
然而,设备运抵后,第一步清关就遇到了困难。其他项目组10来人清关最快也要近20天,当地人说:“就你们6个人,怎么清关?”
面对质疑,时任项目经理的李新民用英语义正言辞地说:“我们铁人队能做到!”当时苏丹异常炎热,地表温度近60摄氏度,只是站着都热得受不了。水土不服、高温中暑、工作量巨大,困难重重。必须让设备尽快运到井场,李新民和其他5人硬是顶酷暑、伴星辰,紧张清点,合理组织搬运。6天后,6个人完成了清关,DQ1205钻井队创造了中国石油海外钻井公司海外清关人数最少、用时最短的纪录。
设备运抵后,李新民没有休息,带领33名伙伴又投入到夜以继日的安装调试工作中,每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17天后,设备、资料、人员管理全部通过甲方检测,达到API国际标准。
验收现场,甲方竖起大拇指用英语说:“李,你们的管理水平No.1,你们的吃苦精神No.1!”
翻身仗争气井
2010年12月份,李新民和队友开始打在伊拉克哈法亚项目的第一口井,过程并不顺利。
获得的最新地质资料还是30年前粗略的一次勘探成果。打井期间,甲方脱离实际,不听钻井队建议,坚持己见,这些因素令DQ023钻井队花费了大量时间处理复杂状况。“第一口井这样完活儿,真是不甘心。”长达数月的建井周期让队员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打第二口井前,李新民不断给大家鼓劲儿:“这口井我们要打场‘翻身仗’,全力打一口‘争气井’!”
搬家时,DQ023钻井队就憋足了劲儿,整拆搬家只用了4天半,再创新记录。但是,打井之初,甲方盲目抢进,依旧不采纳钻井队的建议。钻到920米时,钻遇粘泥地层,17.5寸的大号钻头被泥包裹。李新民和队员苦战了20多个小时才解决了钻进缓慢的问题。从此,甲方终于开始认真考虑钻井队的建议了。
“恭喜你们仅用47天就出色地完成了HF001-M267井3167米的钻井任务,创造了哈法亚地区最短的钻井记录。”比当地钻进记录少用9天,设计周期缩短19天,仅日费就节省60余万美元。最终,李新民和队员们得到了甲方的认可,彻底打了场“翻身仗”。
靠实力争取发言权
在国外钻井,现场最有发言权的往往都是外籍监督,但李新民所在的井场却不一样。李新民说:“我们靠实力争取发言权!”
一次在苏丹钻井时,李新民和队友们正在往井下表层套管,到100多米时却再也下不去了。这时候,甲方外籍监督迈哈莫德提出了解决方案:用十几吨重的顶驱把套管“压”下去。李新民一听,急了:“这不是个好办法,我们的顶驱价值上千万,压坏了怎么办?”一时,双方各不相让,现场火药味儿十足。
僵持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李新民利用多年的钻井经验,很快想出了另一种方案。在李新民细致地解说下,最终迈哈莫德同意采用李新民的方法,很快排除了障碍。事后,迈哈莫德在施工中总是要先听听李新民的专业意见。
2010年,迈哈莫德得知李新民到伊拉克工作后,很是不舍。在他心中,李新民既是让他放心的乙方带头人,也是为数不多的敢于“顶撞”他的中国朋友。
敢干因为心里有数
钻井22年来,李新民无数次向困难、向未知挑战,许多人不解:他怎么就这么敢干?
在苏丹打井时,一次顶驱设备出现了故障。常规办法是通知甲方,等待甲方查明原因后送到厂家维修,耗时两、三个月。没有顶驱虽然还能打井,但是既损失收入,又影响钻井安全。想到甲方来救援也要先拆设备,李新民提出,不如自己先拆,找出原因,能修好的话更好,修不好也节省了时间。
平台经理曹广学说:“李经理敢这么干,是因为心里有数,他对设备的了解,达到了专业机械工程师的水平。拆的时候,他画出了每一个零件的部位草图。”
终于在拆到最后一个主轴时,大家发现外部有磨损。更换备用主轴后,设备修好了,钻井一天都没耽误,甲方还专门发来了表扬信。
与李新民共过事的人都知道他为什么有敢干的底气,因为热爱钻井,用心的他已经把钻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琢磨透了。
井场学校
接任1205钻井队第18任队长后,李新民开始思索,如何把1205钻井队打造成学习型、技术型、智力型、国际型的员工队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李新民看到1205钻井队青工多,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好,心想:不如组织员工自学。
为了避免泛泛学习的情况,2003年年初,1205钻井队率先在油田创办了“青工岗位技校”。“学校”把固定课堂设在驻地,移动课堂设在井场,结合不同岗位,制定了员工学习训练规划和培训目标,队长讲、书记讲、员工讲,人人登台讲课,既当老师又当学生。为了让大家多学一些高、精、尖的钻井前沿技术,他还聘请了油田公司有关技术专家、工程师担任编外教师。
打那以后,工作岗位不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青工学习技术、提高能力、迅速成长的“学校”。短短两年,员工技能大幅度提高,在2005年油田公司技术大赛中,1205钻井队囊括了7个单项第一名。
“特供”西瓜
在苏丹,1205钻井队的甲方监督穆罕默德特别爱吃西瓜。细心的李新民发现,晚餐没有西瓜吃时,穆罕默德的心情就会变差,甚至会把情绪带到工作中。
可在苏丹,到了旱季哪还能买到西瓜。李新民琢磨着,买西瓜籽自己种西瓜。在尼罗河水的滋润下,没几天,营房后的空地里就长出了西瓜秧。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西瓜喜获丰收,最大的长到了五、六公斤。
在炎热的旱季,吃上一口味甜多汁、清爽解渴的西瓜是多么享受的事儿,但是大家谁都舍不得吃,因为这是给穆罕默德的“特供品”。得知西瓜是专门为自己种的,干了40多年钻井工作的穆罕默德对李新民说:“我们不只是工作伙伴,更是朋友。”
在海外,李新民带领的队伍能够很快得到甲方、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的信任和欣赏,不仅是靠过硬的实力,也离不开李新民真挚诚恳的待人方式。
能不能
2003年,1205钻井队更换了新型钻机,甩掉了“猫头”。但钻机气控箱设计复杂,与设备相连管线繁多,每次搬家拆卸管线很不方便。李新民琢磨,能不能对气控箱进行改造?于是,他带领革新小组反复研究气控箱的结构和使用原理。改造后的气控箱,不仅搬家不用拆,使用也更简单快捷,既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又节省了工作时间。
井上起钻灌泥浆时,都需要启动大泵,既损耗设备又浪费油料。李新民又琢磨,能不能想办法改造泥浆循环系统?他带领革新小组反复研究和论证后,决定在除砂泵的管线上焊一个游壬,用除砂泵来灌泥浆。这招儿果然见效,既不影响除砂又节省了设备和油料。按每口井起下钻6小时计算,一年就节省钻井成本6万元。
李新民总是琢磨能不能这样、能不能那样,带领钻井队员工攻克了钻井工作中的很多生产难题。
惊险一幕
李新民儿子小的时候身体弱,一到春秋两季,扁桃体总是发炎,李新民又长年不在家,照顾孩子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妻子王伟肩上。
小孩子都不爱吃药,李新民的儿子吃药尤其费劲儿。一次,儿子的扁桃体又发炎了,王伟使劲用身体夹住他,手拿铁勺别开嘴,硬是把药灌进了儿子的嘴里。孩子小,一边抵抗一边哭,药水呛在喉咙里,一下子喘不上气来,顿时小脸就憋青了。
手足无措的王伟这时多希望李新民能在家。她吓坏了,只好抱起孩子往对门跑,邻居崔哥看到平时活泼的孩子此时憋得身体发青,先是一惊,随后马上接过孩子用力地拍他后背,过了好一会儿,孩子的气终于喘过来了。这时,缓过神的王伟,抱过儿子大哭了起来。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