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现誉为“安徽第一路”的长江路,还只是一条普通的土路,路上都是被车轮轧出的深沟。
2006年9月30日,纵贯合肥新老城区的金寨路高架开建,历时1年零4个多月,合肥市有了第一条城市快速路。
2016年12月26日,合肥首条地铁线路轨道交通1号线投入运营。
2019年8月底,第十条高架——郎溪路高架(裕溪路—包河大道)放行交通,合肥市的高架通车总里程已突破72公里,
2019年底,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将投入运营。
……
从新中国刚成立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到现在四通八达的高架桥、快速路网以及轨道交通,合肥城市交通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变得更立体,更快捷,更便民。新中国成立70周年,见证了合肥这座城的变与新。
1950年到1952年,合肥市掀起第一次筑路高潮,对合六路、合安路等公路进行整修,达到了晴雨天都能通车的要求;到了2006年,合肥规划建成区的面积已达224.6平方公里。
2006年春节后,持续至今的“大建设”拉开了序幕。当年9月30日,纵贯合肥新老城区的金寨路高架正式开工,于2008年2月5日建成通车。金寨路高架是合肥首条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快速路,不仅成为合肥南北向的交通主动脉,更让老城区和经开区等组团以前所未有的紧密姿态相连。金寨路高架的建设吹响了合肥大规模建设高架桥的号角。
在这之后的8年的时间,合肥的高架桥建设驶入了快车道,长江西路高架、裕溪路高架、马鞍山路高架、合作化路高架、徽州大道高架、铜陵路高架、阜阳路高架、包河大道高架等相继投入使用。截至2014年5月,合肥已建成九大高架,九大高架如九龙腾飞,织就近55公里的空中快速路。
随着8月底,第十条高架——郎溪路高架(裕溪路—包河大道)放行交通,合肥市的高架通车总里程已突破72公里,这些高架的建成,有效拉近了合肥周边区域、组团与城区的距离,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区域综合承载力。
72公里不会是最终的数字,合肥的高架建设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高架总里程还将不断延长。
在空中高架桥腾飞的同时,地面路网建设也在“加速度”,畅通一环、方兴大道快速化改造(始信路—长江西路)、长江西路快速化改造等也在同步进行,使得合肥的快速路更加的多样化。为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积极开展城市拥堵点治理,将宏观建设与微观治理有效结合,提高通行效率;启动打通“断头路”三年行动计划,破解城市交通梗阻,弥补城区交通不畅短板……一项项决策,让合肥“跑起来”、“快起来”。
2016年12月26日,合肥首条地铁线路轨道交通1号线投入运营,合肥正式迈入轨道时代。次年2号线也投入运营,两条线构筑了合肥市“十字形”轨道交通线网骨架。
2019年以来,合肥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呈现较大幅度增长,截至2019年8月26日,合肥轨道交通线网总客流突破3.11亿乘次,线网单日最高客流达69.72万乘次,充分发挥了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强劲的运输能力。
目前,合肥市正在建设的轨道交通线为四条,分别是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5号线和1号线三期工程,建设里程为123.33公里。其中:3号线正有序开展车站装饰装修、综合联调等工作,计划于2019年底正式建成投运;4、5号线及1号线三期的土建工程正加紧推进。
至2021年,合肥市将建成1、2、3、4、5号线,运营里程总长175.6公里。5条轨道交通线建成后,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分担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将在引导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如今,合肥规划建成区的面积已经达到460余平方公里,合肥从“小不点”长成了“大个子”,曾经的江淮小邑到如今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合肥市高架桥、快速路网、轨道交通的逐步建成和完善,将有力支撑城市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