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炙热的阳光烘烤着江淮大地,合肥持续高温,每天35度以上的气温让人大汗淋漓,但在合肥机场,有这么一群人,坚守在地表温度超过50度的机坪,保障飞机正常起降,战高温,斗酷暑,默默的为广大旅客服务。
上午11点,是航班起降的高峰期,也是最炎热的时候,来自广州的一架空客A321飞机稳稳的停靠到位,机务放行员吴国强便开始忙碌起来。

“我们主要职责就是飞机落地之后,短停期间的检查,其中包括飞机起落架、发动机、驾驶舱、机身、以及尾翼,一般从机头开始检查一直到驾驶舱,所有的项目有大概有40-50个。”据机务放行员吴国强介绍,在所有的检查项目中,飞机轮仓和发动机尾喷温度是最高的,温度可以达到110度左右,检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没过一会,吴国强的衣服已经完全湿透。飞机机务人员平均检查一架过站飞机要半小时,每天的检查量达到十几架次。如果遇上机械故障基本上就是通宵干活。

众所周知,停机坪是飞机安全起飞降落停靠的场所,地面没有任何遮挡物,在太阳的炙烤下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蒸笼。从飞机落位到飞机离港大概需要1个半小时时间,在这一个半小时内,监护员就是它的守护者。
“我们的工作环境在机舱里面,体积很小,工作量很大,东西很多,温度又特别高,就像蒸笼一样,我们工作时间大概在18至19个小时左右,从早上来一直到晚上12点,身上地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行李装卸员王朝华介绍说,尽管无比炎热,行李装卸员们一般都穿长袖长裤,戴手套,防止被晒伤,身上的衣服因为反复流汗,结了层白花花的盐霜。

每年七、八月暑运是航空运输业的旺季,也是机场工作人员最忙碌、最辛苦的时期。暑运期间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每日进出港航班平均在280架次。每天最早航班凌晨五点左右开始,最晚一班是次日凌晨两点左右,如遇飞机晚点,会延长工作时间,甚至通宵工作。
在这个高温似火的夏季,合肥机场的他们用自己最大的激情与努力,为旅客平安、准点、舒心出行提供最强有力的保障。(廖志明 史睿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