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滴滴公司准入安全负责人公开称,保守估计网约车黑产市场规模达10亿元。
滴滴公司还称,对“人不符”现象直接是永久停止服务处理,当前平台针对司机日均人脸验证达430万人次,100%覆盖全量司机的出车验证和行程中抽检,月均人工抽检复核60万人次。尽管可能面临最严厉的管控,依然有司机铤而走险。
《法制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最初,网约车黑产主要是注册虚假司机账号,接单套取平台补贴,后来网约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马甲车”,即实际信息与注册信息不符的网约车。不过,随着监管打击力度不断加大,网约车黑产问题正逐渐好转。
叫车发现信息不符
有些乘客不会举报
据滴滴公司透露,“目前滴滴情报团队最新信息显示,黑产声称能绕过人脸的方案报价已超2000元”。
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后发现,目前还能找到代注册等相关信息,但数量已经很少,一旦联系上,对方会要求加微信再详谈。
一家提供线上代注册服务的商家在广告中称:“驾龄不够原车牌注册原驾驶证注册、外地车牌改本地车牌、解决系统不派单的问题。”这项服务的标价为200元。
记者搜索对方公开的微信,发现微信账号异常无法显示,随后对方又提供了另一个联系方式。对方告诉记者,驾龄不足不能代办,但车龄超过以及外地牌照换本地牌照都能办理,均要价1000元,“200元标价只是吸引买家前来咨询”。
在问及是否能够保证不被封号时,对方称,正常出车能否被封号就看会不会被乘客投诉,投诉多就会被封号,投诉少则不会,虚假注册是有封号风险的,注册之前要想清楚。
关于被封号的问题,对方还支了一招:“一旦客户发现有问题,要靠口才去说服客户,能说服客户就不会被投诉。或者差不多到了上车地点,再打电话给客户,转移客户注意力,让其不注意看车牌,这样也不会有事。”
另一名在论坛投放广告的代注册商家告诉记者,驾龄不符一般是无法注册的,网约车平台对此监管比较严格,但也有个别网约车平台驾龄不够也可以注册,尽管其审核也有驾龄要求,但可以后台操作。收费200元帮注册和激活账号,并保证是合规注册,不会有被封号的风险,而接入订单池抢预约单则要另外加钱。
对于遭遇“人不符”的乘客来说,有些人不会选择举报或投诉。
一名女性乘客告诉记者,她通过平台下了订单,车到之后,她发现车牌号并不是自己下单时显示的车牌号。
“起初我以为司机找错了人,但司机向我解释说是平台方弄错了他的信息。司机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还报了手机号,再加上订单上显示的其他信息都是对的,我就上车了。”这名乘客说。
另一名乘客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他告诉记者,等来的车与叫的车信息不符,但司机称接单的是他朋友,因为临时有事所以替朋友来,如果不放心可以重新下一单。出于安全考虑,这名乘客选择了重新下单。
“弄错信息这种说法不可信。”从2016年起就开始做兼职网约车司机的胡平(化名)告诉记者,如果确实出现信息登记错误的情况,更正信息也比较难,因为平时客服很忙顾不上。
“信息是否真实对司机来说有比较大的影响,乘客一旦就此投诉,平台就会把司机拉黑。”胡平说,“在网约车平台注册司机账号时需要上传驾驶证、车辆行驶证、身份证等。只要信息属实,证件有效,审核3至5个工作日基本都能通过。”
虚假账号隐患多多
合规进程有待提速
据了解,此前广东警方曾对外公布了2017年度十大网络安全案件,其中“滴滴黑产”案件引人关注。警方透露,涉案账户有几十万个,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认为,网约车黑产涉及个人信息买卖、车辆信息买卖等问题。目前来看,监管已经很严格了。网约车黑产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市场需求,有利可图,加之网约车平台在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司机注册虚假账号会给乘客带来安全隐患,一方面躲避了平台的安全性审核,另一方面对乘客造成人身危害的风险也会加大。比如有的人可能想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有的人可能没有资格开车,有的人可能驾龄不足开车不熟练。”赵占领说。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认为,近年来,监管部门对网约车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格。
据傅蔚冈介绍,2019年1月交通运输部印发《2019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出要加快网约车合规化进程,各地也不断督促网约车平台企业加快推进合规化进程工作。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就下发通知,要求各网约车平台企业于6月底前完成:清退平台内无网络预约出租车资质的注册车辆、清退前期被查获并预警的黑名单中的不合规人员和车辆、完善车辆及驾驶员的基础信息并实时同步监管平台等工作。同时,要求平台企业对新注册和有涉嫌“马甲车”投诉的车辆,进行线下实体审验或复审,并加强对平台内驾驶员的法治教育。
“其实对很多用户来说,他们主要关心司机车开得好不好、服务好不好,对司机注册信息是否与实际相符、户籍是否为本地人,不是很在意。甚至有些用户可能还担心如果司机准入门槛太高,司机数量减少了,会导致打车价格更贵。”傅蔚冈说。
赵占领建议,乘客自身应当提高安全意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一些努力,包括发现司机与车辆信息不符时,向平台投诉,协助平台加强对司机及车辆的管理。
适当降低准入门槛
促进司机正规运营
2016年,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后,各地相继出台实施细则。
据媒体报道,2018年,杭州出台新政,取消了此前网约车驾驶员的多项要求,同时采取一考两证的政策,驾驶员一旦通过考试,不仅获得了驾驶网约车的资格,还可以开出租车。这也让合规的驾驶员人数在2018年一年之内增长了3倍以上。目前,杭州市取得从业资格证的网约车驾驶员已经达到5.5万人。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虞明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例如对技术提出过高的要求,甚至对车长、车架提出过度的要求,有些还要求必须本地户籍,现在还有的要求生产厂家也是本地的。
在傅蔚冈看来,有些地方对网约车司机的准入设立了比较多的限制条件,会导致一些人不符合条件,从而催生网约车黑产。类似的标准越严格,可能导致网约车黑产的规模越大,“标准太高之后出现黑车,反而更不安全。如果放宽标准,那么有些司机就能直接通过正规渠道运营网约车”。
赵占领也认为,整治网约车黑产,应该适当降低网约车门槛,解决一些网约车司机不能合规的问题。从网约车政策实施的情况来看,有些地方出台的政策比较严,符合条件的司机和车辆偏少。尽管网约车市场准入门槛较高是网约车黑产出现的原因之一,但如果不设准入门槛不符合现行法律规定,另外也会遭到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反对。网约车准入门槛需要设置,主要在于高低是否合适。
傅蔚冈建议,解决网约车黑产问题,从平台方来说,首先应该完善机制、体系,让乘客能够及时甄别服务好的和服务不好的司机,将服务不好的司机淘汰掉;其次,网约车平台要负责审核司机信息,及时与公安部门、交通部门等有关部门的信息系统对接。
赵占领补充说,整治网约车黑产,平台方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可通过技术手段识别虚假账号,加大打击力度,保障乘客安全。
(责任编辑:陈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