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累计完成实际投资255.6亿元,同比增长10.8%——
合肥大建设快马加鞭势头不减
裕溪路高架三标段建成通车、轨道交通3号线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完工、首批12处拥堵点正在疏通……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改善优化城乡人居环境两条主线,大建设势头不减,推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11日,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局获悉,截至6月底,全市大建设在建项目851项,上半年累计完成实际投资255.6亿元,同比增长10.8%。
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快马加鞭
作为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项目建设广受关注。今年6月30日,该项目一期工程中,1号科研楼正式封顶,为下一步配套设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目前,中国科大高新园区图书教育中心主楼一层主体结构已完工,体育馆主体结构全部完工,学生公寓、食堂、师生活动中心等已经开工建设,习友路、科学院北路等配套基础设施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据悉,三季度,我市计划开工杨岗路、高车路、荃湖北路等工程,加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轨道交通建设“四线并进”
高架桥、主干道是城市的交通动脉。今年以来,我市各交通干道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其中,裕溪路高架三标段已建成通车,怀宁路下穿天鹅湖隧道工程北段支护桩、污水顶管已完成;畅通二环(北环西段)主线桥桩基工程完成30%;北京路改造、休宁路等工程正按计划推进。此外,繁华大道集贤路互通立交市政段(集贤路—泰山路)9月底地面段可放行,美和路(合作化路—屏山路),休宁路(金寨路—徽州大道)等正在进行路面施工,9月底前具备通车条件。
与此同时,我市轨道交通建设马力全开,四线齐头并进。3号线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完工,全线单线隧道已全部贯通。4号线已有28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区间工程累计完成盾构工程总量的29%。5号线已有23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已开展铺轨工作,1号线三期车站主体工程累计完成53%。
值得一提的是,市城乡建设局结合“我为治堵献一计”金点子征集活动,首批12处拥堵点整治工程已开工建设5个,7月份计划再开工6个,其中黄山路与怀宁路交口已于6月上旬改造完工。
此外,我市一批重要景点和地标也在上半年披上了“光影外衣”。包河大道高架、长江西路高架、金寨路高架、东一环、蜀峰湾公园等项目完成夜景亮化。“滨湖新区塘西河景观亮化提升工程、蜀山区五里墩立交桥周边楼体景观亮化提升工程等正在进行灯具安装、调试,计划9月底亮灯。三季度,我们计划对南淝河城区段16座桥梁进行亮化提升改造。”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健全完善
上半年,我市还在公共停车场建设上下大功夫,着力缓解“停车难”问题。截至目前,我市在建公共停车场88处、15571个泊位,完工21处,建成4710个。
在公共充电设施建设方面,四里河充电站、王下份充电站、合淮路充电站、金牛路充电站等15处重点场站建成投运,新增充电设施基本为大功率快充设施(最大功率120kW),新增充电功率2.34万kW,单站功率和规模在国内均位于前列。同时,我市还积极推进充电桩建设,全年1万个充电桩建设目标已完成65%的选点任务,1300多个充电桩正进行设计、施工。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截至6月底,合肥经开区南艳湖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游泳馆结构已封顶,网球馆、篮球馆、综合馆地下室结构完成;万安路初中、祁门路小学已开工建设。包括合肥师范附小南校区在内的一批学校计划在9月底前竣工。(葛清政)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