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城隍庙、逍遥津、包公园和李府”四大标识街区的更新,发掘操兵巷、梨花巷、四古巷等道路本身潜在的内容……合肥的“老城”可因“城”制宜,活化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老城”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日前,市委党校老师吕晓文《关于打造合肥老城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议》的资政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批示。
现状“老城”历史文化资源亟待挖掘
“老城”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却呈现出“空间视觉欠佳、结构功能衰退、文化资源沉睡”等弊端,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据吕晓文介绍,现在,街区之间虽路路相通,却街街相似;公共开放空间零星散落缺乏统合串联,尤其缺乏系统的文化标识、个性特质,导致空间视觉环境品质较低;同时,随着产业结构、政治经济功能向新区的转移,老城区原有的空间活力丧失,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逐渐淡出人们的视角。例如,合肥的历史文化遗存“城隍庙、逍遥津、包公园和李府”,虽然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普遍缺乏深度开发和广度拓展,面临萎缩化、断层化、边缘化的危机。另外,道路名称(像操兵巷、梨花巷、四古巷等)仅仅停留在标识位置方向的表层功能上,其文化底蕴的深层功能毫无彰显。
建议“微更新”注入增长活力和引力
在资政建议中,吕晓文说,合肥市可在“老城”更新中以城市文化旅游为导向,创新文化资源、空间资源、基础设施资源、全省人文地理资源组合的“地域文化集合发展”的模式,通过一系列精细化、品质化的“微更新”,为“老城”注入内生增长活力和外生聚焦引力;把“老城”打造成城市变迁、安徽地域文化的开放式城市文化旅游城,助推“老城”结构功能整体转型升级。
“城隍庙、逍遥津、包公园和李府作为合肥市的地理文化标识,可以重点进行精准式更新打造。”吕晓文说,城隍庙街区可进一步弘扬其护城佑民、抑恶扬善文化,逍遥津街区可进一步开发其政治军事谋略文化,包公园街区可进一步更新空间看点、发掘包公文化的“正能量”内核和廉政文化有机链接,李府街区可进一步提炼淮军内涵“三大走向”(从团防走向国防、从传统走向近代、从军事走向政治经济)的历史文化特征。
挖掘道路及其名称潜在的内容。像操兵巷、梨花巷、四古巷等合肥曾经的著名街巷,都有丰富的人文和地理特征,潜在着一种凝聚力与亲和力,因此可通过相关单位提供的资料,做到“观其巷名而欲探其厚重,步入巷中而欲知其痕迹”。同时,要谋划传承“老城”文脉与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形成宜人的“老城”文化旅游网格。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