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传承石油精神 争当钻井先锋

西部钻探吐哈钻井公司50638钻井队队长 高维明

时间:2019-06-1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高维明

摘要:高维明来自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从1991年开始,他招工到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处,成为了一名钻井工人。28年来,高维明一直以井队为家。

以下为演讲节选:

刚参加工作,就赶上了吐哈石油会战。过年前十天,我来到了井队。我们井队在吐鲁番以西四十公里的地方,这里是有名的风口,是2007年吹翻过火车的地方。刚来正赶上刮风,米粒大的砂子打的脸都疼,我住的营房油漆被砂子打光。条件很艰苦,我也很想家。别人能干,我也能干,就没想着要回去。

刚开始上岗,没有固定岗位,哪有活我就去哪干,所以都愿意叫我干活。最苦最累最脏的清理泥浆罐作业,让我赶上了。我跟着师傅钻进了泥浆罐里,罐底四十公分的淤泥,移动起来都很困难,我们从早到晚一铁锨一铁锨的挖完五个30平米的淤泥。出来的时候,从头到脚糊了个遍,四肢无力,整个人就散了架,也有不想干的想法。老师傅劝我,最苦最累也就这几天,缓一缓就过去了。

师傅告诉我,油在地下几千米的岩石底下,地上钻个洞,插根管子,油就抽出来了。后来,我才明白,当年师傅虽然说的很简单,但要安全快速钻井,可不是往地下插根管子那么简单。

慢慢的,设备我也会修理了,井下复杂我也会处理了,自己也走上了管理岗位。2008年10月,我当上了钻井队长兼党支部书记。第二年,我们在兰州市红古区打了一口勘探井,从6月15日开工,出现了多次复杂,一直钻到12月31日。领导对我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批评我能不能干了。我受了刺激,反思怎么才能干好。

2010年,在吐鲁番盆地,我队与其他三支钻井队在同一个区域施工。设备最老,区域施工经验不足,领导的压力,让我有了破釜沉舟的想法,争取实验当时最先进的优快钻井新技术,工期缩短了近一半。以前这个区域打一口井需要60多天,成熟应用这项技术后,带动了区域整体提速。

今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五一”表彰大会,并作为产业工人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发言。在家庭微信群里,儿子看到了发言照片,他说,荣誉很厉害,但就是有些胖。我告诉儿子,现在生产生活条件都好了,我们这个工作,没有好身体,是扛不住的。

从手拉肩扛的年代,到现在我们钻井人住上了空调房,用上了机械化设备。生产效率提升了,打的井就多了,员工挣钱多了,士气也高了。正卯足劲加油干的时候,赶上了2015年低油价形势,公司20余支钻井队没活干,我们队等停了大半年时间,全年就干了两个月打了两口井,我队人员分流到了其他钻井队,我也未能幸免。队伍没活干,员工没钱拿,自己也着急。

2016年,市场开发需要,我重新拉起队伍,初次涉足煤层气,陌生的区块,安全风险大,员工背井离乡,说不定还白干。来到2500公里外的山西,员工不满意,牢骚大,42人只剩下22人。“人少,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井不好打,挣不到钱。”以前听不到的闲话,现在都有了。我告诉大家,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把井打好,就能挣到钱。

我队员工平均年龄26岁,岁数最大的就是我。分来的新员工,第一次见面都会喊我“叔叔”,好长时间都没改变这个称呼。正是有了这个叔叔的称呼,我更有责任像长辈一样关爱他们。

来自农村的年轻员工,刚到井队就不愿与其他人交流,情绪不高,什么活都不愿意干,被班组长训斥。他告诉我,来到这一样挨骂,我不干了。后来了解情况后,才知道,他家是重组家庭,从小就想离开家庭。我主动找他谈心,用别人的经历改变他的想法,及时和他家人沟通,让他感受到“大家”和“小家”的温暖。自从有了这件事,我不仅掌握员工的工作情况,也要知道他们的家庭情况,及时知道他们心里都想些啥,时间长了,大伙都愿意和我谈心。

80后的劳务工,刚来钻井队就对“司控房”“铁钻工”“动手动脚”,不愿站井口糊泥巴,上井架晒太阳。我给他讲钻井作业的特殊性,让他先了解设备的基本原理,安排过硬的师傅带他。他发挥“爱捣鼓”的天性,带领所在班组实现设备零事故,逐步走上了钻井设备管理岗位,成长为唯一一名劳务工局级“劳模”,实现了用工身份的转换,带动了其他员工学技术、练本领的积极性。

28年来,我以井队为家,与钻井有了很深的感情。每逢有员工调走离开井队,都会找我谈心,强忍泪水不愿意离开。司机告诉我,他们在车上哭的稀里哗啦,我的心里也很难受。有时候在想,如果我离开了井队,还真舍不得他们。

当队长以来,安全生产3000多天,96口全优井,24万米进尺,相当于钻穿了27座珠穆朗玛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师傅将关心爱护给了我,我同样也要传递好这份关心和爱护,一辈子守护这份“钻井情”,这就是我一个钻井工人理解的石油精神。(大庆油田新媒体中心供图)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924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