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5·18国际博物馆日”精彩活动抢先看

时间:2019-05-15来源 : 合肥晚报作者 : 韩婷

在博物馆和曹操隔空对话是什么体验?

“5·18国际博物馆日”精彩活动抢先看

如果能和一代枭雄曹操对话,你会和他说什么呢?不要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本周六你来到安徽名人馆就能通过高科技和曹操“对话”。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安徽主场活动将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广场举行,当天会有哪些好玩好看的活动,合肥晚报为你一“网”打尽。

现场和千年前古人隔空对话

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该主题聚焦博物馆作为社区、社群、社会活跃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倡导博物馆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进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公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本次活动由安徽省文物局主办,安徽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馆联盟、安徽省文物鉴定站以及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承办。活动于5月18日上午 9:30举行。

主场有捐赠文物、捐赠图书等丰富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名人馆蜡像展二期也将在当天正式展出。23位安徽籍名人,借助科大讯飞的现代智能语音技术和声光电应用,使观众与名人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进行“亲临其境”的互动,透视中国人自身的传统文化精神,亲身感受和触摸各种高科技成果。据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处长程红介绍,现场观众可通过高科技手段与十多位安徽古代名人进行对话,“当天到现场就可以和千年前的曹操和老子隔空对话,这样的体验在博物馆里尚属首次。”

另外,今年3月份刚刚成立的安徽省革命文物处也将在当天组织全省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代表,座谈在新形势下,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发展理念,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文物鉴定专家现场为您鉴宝

除了主场活动之外,安徽博物院的活动也十分精彩。5月18日,安徽省博物院原创展览“寿州窑陶瓷展”将在老馆开幕。本次展览遴选了安徽、江苏等地出土的寿州窑瓷器140余件套,通过浑厚清润的早期寿州窑、异彩纷呈的唐代寿州窑、寿州窑的流通与贸易三个单元,较为全面地展示寿州窑瓷器各个时期的烧造工艺特征,探究寿州窑产品的外销,为我们研究隋唐时期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百姓日常生活打开了一扇窗。

公益“鉴宝”活动,包括瓷器、玉石、钱币、字画、杂项等5个组别。此次活动将邀请省内文物鉴定专家现场与藏品持有人面对面交流,分析和解读藏品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

5月18日当天,安徽博物院新老馆将延长开放时间至夜间9点,免费夜场等你来,17点、19点还将在新馆一楼大报告厅分别播放一场电影。

同时,活动当天正式开放安徽博物院新馆三楼“阅读空间”,并联合安徽省图书馆实现了图书资源共享。观众可以来此自助办理借阅证,借阅图书,与省图书馆实行通借通还。

省内文物典藏登录过百万

据了解,目前我省共有可移动文物国有收藏单位394家,共登录文物藏品303994件(套),实际数量1158334件,成为全国登录文物超百万的文物大省之一。其中,一级文物有2221件(套)、二级文物有5152件(套)、三级文物有52998件(套),实际数量分别是14934、32449、85592件。

目前,全省博物馆总数增至242家,其中文化文物博物馆130家,行业博物馆25家,非国有博物馆87家,免费开放博物馆232家,年度参观人数达到4000万人次。有一级博物馆2家,二级博物馆12家,三级博物馆18家。安徽博物院志愿者团队获“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典型团队”,渡江战役纪念馆被授予全国首批“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的不断推进,安徽省内各博物馆也开始推出不同的活动和展览。在第四届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评选中,安徽名人馆《江淮代有名人出主题陈列》等6个展览获精品奖。安徽博物院推出《向往——“我”与安徽改革开放四十年》主题展览,社会反响强烈,入选国家文物局十大核心价值观展览,并入选第十六届(201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终评。全省全年共推出《执着坚守匠人筑梦——文物背后的匠人精神》《文房雅赏——安徽省文物总店典藏文具展》等各类展览1000多个。

同时,为了让博物馆更加贴近老百姓,送展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乡村等活动不断增多,全省全年共开展社会教育活动3500多场。安徽博物院情景文物教育项目《互联网+红色记忆博物馆教育品牌的塑造和发展》,入选2018年度国家“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库,主办“文博杯”首届安徽省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韩婷)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924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