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山楂产业治沙也治贫:河北清河走出绿色发展之路

时间:2019-05-10来源 : 经济日报作者 : 李杰

马屯乡是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山楂种植基地,先后获“中国山楂之乡”“无公害山楂基地”等称号。近年来,当地通过兴建种植基地、种植示范点和推广新技术,形成了山楂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起山楂片、山楂果脯、山楂糕、山楂酒等深加工项目,实现了山楂种植的基地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目前,基地种植山楂2万余亩,年产山楂7.5万余吨,年销售收入近1.5亿元。

曾任马屯乡党委书记的苑金锐说,马屯一带13个村庄地处黄河故道,曾是出了名的穷沙窝。过去,这里有2万多亩不在册的沙荒地,沙丘连绵,只长茅草不长粮,是全县有名的沙碱地。每逢春天大风肆虐,一夜大风过后,飞沙能把门都掩得推不开,由于土地沙荒,农民靠天吃饭,每亩小麦收成不足300公斤,而其他乡镇的小麦每亩能收到600公斤。

穷则思变。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的马屯乡领导多次南下北上寻求治沙良方,并请来专家“把脉”。最后决定建立防风林带,发展山楂树种植,走防风固沙致富路。自此,马屯人开始了绿色生态环境建设。这一持续20多年的绿化工程,以平均每年1000亩的速度绿化着沙荒地,使昔日的荒原变成了今天冀南平原极绿、极美的地方。他们先后栽种适宜沙地生长的“大棉球”“大红星”“大五棱”等优良山楂品种110多万棵。

种植山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农民一开始单打独斗的种植模式,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当马屯山楂林进入盛产期后,多数农民因不懂山楂树管理技术,让果树随意生长,致使果子越结越小,产量也越来越低,每斤2角钱都卖不出。恰在这时,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的高俊英找到马屯乡领导,提出了成立山楂合作社的想法。这使乡领导眼前一亮,几经运筹,2009年春天,清河县马屯红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

合作社成立后,高俊英带着社员们按照无害化标准进行田间管理,科学修剪、科学施肥、科学浇水,不但山楂产量提高到亩产3.5吨的水平,而且一级果品率达到了80%以上。产出的特级品山楂果曾在上海市场卖到1元一颗的高价。2012年,马屯山楂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18年,“清河山楂”商标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认定,成为地理标志商标。

合作社带领社员抱团闯市场,打出了崭新局面。每年山楂果收摘后,1.2万多亩的山楂就被山东、天津、黑龙江、辽宁、浙江等地的客商订购一空。马屯乡茶店村农民郁金良种了10亩山楂,没入合作社前,亩均收入不足2000元,现在10亩山楂林年收入稳定在七八万元以上,一家六口走上了富裕路。

如今,马屯山楂小镇不但卖山楂产品,也卖“风景”。县里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依托2万亩的山楂林,相继对岳庄、茶店、尹才庄、梨杭等7个村进行改造,实现一村一景。使坐落在山楂林的7个古朴典雅的村庄与山楂林相映成辉。每年的5月、9月,县里还举办山楂花节、山楂采摘节,吸引了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游客10万余人,游客们赏花、采摘红果,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春赏花,秋摘果,马屯山楂小镇已成为清河县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原标题:山楂产业治沙也治贫——河北清河防风固沙走出绿色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苏文彦)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924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