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车”在电动车行业算是一个比较悲情的产物,因为在其正当风光,还远未到没落之时,却迎来了寿命的大限!然而它的悲情,还远不止如此,它的悲情正好贯穿了整个电动车行业。
被赶出门外
为什么说“小包车”比较悲情呢?因为对于新国标来说,它的一只脚都已经进去了,却又活生生地被赶了出来,还只能去接受。
其实,从去年新国标发布开始,“小包车”生产企业就积极配合,开始进行整改,使其符合新国标各项技术规范,在众多企业的共同努力之下,小包车也的确顺利地获得了3C认证。
可是,今年1月份,国家突然宣布,全面停止“小包车”3C认证的发放。如果说这是“小包车”末路的开始,那么3月份的那份“技术”决议,就彻底宣告了“小包车”的“死刑”。
3月25日,由国家认监委TC12摩托车及部件技术专家组形成的一个技术决议,全面否定了“小包车”对于新国标的适用,并要求所有企业对于现有的“小包车”产品,在3个月内进行整改并完成变更。
“决议”主要内容如下:
1、车体内部所有空余空间的总体积不应大于1500立方厘米
2、鞍座防篡改设计要求
3、电动自行车两侧曲柄应无法徒手或使用通用工具拆除
4、提交防篡改设计方法说明
按照这个决议,几乎没有小包车可以再获得3C认证,之前认证过的也将作废,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就在行业对此热议、抱怨之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紧接着又发布了《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的通知》。说明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已经一致通过了这份标准,要对新国标细则“坚决执行”。
至此,关于小包车的新国标之争,已经尘埃落定,换句话说,所有“小包车”都将被划入电摩类产品,与其抱怨和愤怒,不如擦干眼泪面对现实。
被禁的电摩之路
走不进新国标的大门,“小包车”却又驶入禁摩的绝路。“小包车”擦干眼泪要面对的现实,看上去更加残酷!
禁摩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禁止摩托车上路,一个是停止发放摩托车牌照,还有一些在区域、路段、时间、牌照等方面的禁止限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有超过200个城市在禁摩,而这些禁摩的城市,大多都是一二线城市,经济相对发展较好,人口基数相对较大。虽说只有三分之一的城市在禁摩,但这些禁摩的城市,恰是电摩消费的最主要城市。
虽然不断有人呼吁取消禁摩令,开放电摩路权,但短期内是不现实的!中国的“限摩、禁摩”最早是由北京在1985年开始推出实行的,因为摩托的数量爆发的太猛烈,交通部门难以全面管理,造成许多交通乱象,才进行了禁摩、限摩。
随着电动车的暴增,越来越多的电动车开入主干道与汽车抢道以及闯红灯等,与多年前的摩托车别无二致。所以在解除禁摩令之前,一个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但很可惜,目前这些还并未看到。
“禁摩令”不除,怎么办?很简单,擦干眼泪,继续面对现实!
无力与燃油摩托车相抗衡
既然如此,那就擦干眼泪继续面对现实,好歹全国还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和广大农村没有禁摩,可现实比想象中要糟糕的多。
要生产电摩,首先要拿到电摩资质。除去时间、人力成本不算,光费用就是不小的开支,尤其是一级资质总费用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这些都是要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
所有电摩均属机动车,旧国标时代的优势荡然无存,所有电摩均须上牌、驾照、保险等相应手续,对消费者来说同样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江苏某地公布了全国首个电摩上牌的详细流程:
需要办理的手续证件:
1、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如果是代办还需要提供代办人的身份证和委托书;
2、购车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3、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
4、车辆一致性证书;
5、摩托车驾驶证(驾驶电摩需要"E"类驾驶证,驾驶电轻摩需要"F"类驾驶证)。
有人算了一笔账,买一台电摩,除了买车的钱外,还需要:
1、驾照:580元;
2、交强险:156元;
3、驾驶员意外伤害险:220元;
4、车船税:25元;
5、上牌工本费:95元
6、购置税:车辆价格的10%!
简单的说,一台在旧国标时卖5000元的车,现在你要花6576元!还得去考驾照,走机动车道!
值得注意的是,能跑电摩的地方就能跑燃油摩托车,在同一条件下,燃油摩托车的续航里程要远远大于电动车,而且加油站遍地都是,但充电桩却少之又少,并且加油只需几分钟,可是充电却要几小时。
可以说电摩在面对电动自行车时的优势也全都转化为了劣势,“小包车”所要面对的现实,或许只剩大限将至,当然电摩亦是如此。
(责任编辑:陈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