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来自时光的印记  80年代的自行车比你想象中还能干

时间:2019-05-07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陈伟浩

80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自行车开始逐渐进入普通家庭,很多家庭都因为拥有自行车而自豪。对于80、90后来说,那一段记忆十分美好。

那个时候,中国还被称作是“自行车的王国”,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也成为了那一代人美好的回忆。自行车的车架上管有中国上海,YONGJIU贴花;立管有型号贴花及上海自行车厂厂名。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并不是很富裕,想要买一辆自行车,无异于现在买一辆轿车。在80年代的一辆自行车要一百五六十块钱一辆,在80年代的时候,猪肉大概是每斤0.8元左右,160块钱就相当于200斤猪肉。如果这样还没概念,那么告诉你,当时人们的工资才30块钱左右。

也就是说,一辆自行车相当于一个人四个月的工资,还要不吃不喝。在那个物质刚刚“解放”还并不算是富裕的年代,一家人要真正要买一辆自行车,也得攒上好一段时间。虽然相对比较昂贵,但是,骑上它却很快乐,而且还可以做许多事情。

要说自行车的用途,自然是少不了上下班,就如同现在的小汽车。那个时候,无论是工薪阶层还是单位领导,基本上也都是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小青年在下班的时候,载上同事,别提多美了,绝不会有人坐在自行车哭。

走亲戚,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多少80后的同年是在二八大杠的后座上度过的,“要上了,低头!”。

比汽车方便的是,它还可以直接来到菜市场,并在人流中穿梭自如,又不需要找停车位。自行车要进行多用途,免不了要进行一番改造,而后座好像就是为此而生的。

农民大哥就在后座上安放了两个大竹筐,中间用一根横木挑着,满载瓜果进城售卖。换做现在,至少也是电动三轮了。

一个大架子两个车轮,别看那时候的自行车不起眼,承载力可是牛得很。这位师傅直接在后座上放了三大麻袋货物,如此任劳任怨,难怪那时候自行车居家必备。

往小了说,那时候的自行车是生活好帮手,至于骑行运动,也是不在话下。图中一位女游客就一身骑行的装扮,旁边的交通标志牌上写明了佛山肇庆的方向距离。比起私家车来,骑自行车虽然少不了风吹雨打,其方便快捷却无可替代,不然共享单车也不会如此盛行了。

(责任编辑:陈伟浩)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924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