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作为我国主要的交通工具,其保有量接近3亿,也是老百姓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通行工具。当然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也不在少数,最近一条关于电动车引发交通事故的新闻《浙江:三分之一的交通事故与电动自行车有关》引起行业热议。
4月27日,浙江省公安厅发布了一组数据,还是直接看图吧。
图片来自钱江晚报姬臣/制图
根据浙江省公安厅发布的数据,去年浙江省内交警在路面纠正的非机动车违法达610万起,这当中主要是电动自行车违法。
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省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37.6%,因电动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29.1%,其中80%左右是由于颅脑损伤致死。
看到这组数据,瞬间觉得骑电动自行车也太不安全了。但是仔细分析你会发现。既然三分之一的交通事故与电动自行车有关,那么剩下的三分之二与谁有关?与电动车有关的三分之一中,又有多少与其他交通工具相关?
我们不防做个猜测,保守一点的猜测。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剩余三分之二的交通事故中有70%与汽车相关,而在电动车事故中与汽车有关的又占30%。那么很显然,汽车才是引发交通事故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其次,在电动车造成死亡的交通事故中,大多不是两个电动车相撞造成的,更多的是与汽车相撞造成的,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个结论,禁掉汽车呢?
不知道浙江省公安厅公布相关交通道路事故的数据时,为何特别强调了电动自行车,却对另外的三分之二避重就轻,难道为了蹭下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热度,还是为整治电动自行车找数据支撑?
抛开别的不说,新国标才刚刚开始,去年的电动自行车,大部分都是超标车,也就是所谓的电摩类产品,所以这是电动自行车背了黑锅。大部分国标车本身因3月末的“技术决议”推迟上市,行业本就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国家要规范整治这个行业可以理解,毕竟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我们不反对对电动自行车采取的一些管制措施,很大程度上的确会保障骑车人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但是这种数据会给人以误导,认为电动车并不安全,其实不然。
电动车保有量远远超过汽车,就算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交通事故,在事故发生率上也是比汽车低的。但凡是一种交通工具,不可能是绝对的安全。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这种交通工具本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实际使用操作这种工具的人的问题。电动车也好,汽车也罢,没有任何厂家会保证他们的产品百分之百没有质量问题;再优秀的汽车,用在不遵守交通规矩的野蛮人手里,照样是马路杀手!
我们不能忽略电动车自行车为国家的交通和经济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甚至完全可以写入历史,绝对是一种伟大交通工具。尤其是新国标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电动自行车在安全性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现在的行业需要的是呵护而不是过度打压!
(责任编辑:陈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