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在创新发展道路上 合肥缘何一路驰骋?

——合肥新型城市建设的几点启示

时间:2019-02-13来源 : 合肥晚报作者 : 田哲生 魏玮

“十二五”以来,合肥市主要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重心推进自主创新发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时,指出安徽省合肥市“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动作快、力度大、成绩明显,超出我的预期”。

合肥市“摸着石头过河”,建创新平台、聚创新要素、促产业升级,在创新发展道路上一路驰骋,为我们在新的发展时期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速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十二五”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总量进入或接近全国省会城市前十位,增速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位居前列。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1.3%,总量前进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9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4%,总量升至第6位。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7%,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0%,地方财政收入升至第10位。进出口总额249.59亿美元,稳居全国第9位。

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坚持以创新培育发展动能,以转型增强经济韧劲。新型显示、机器人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量子通信、生物医药等产业在国内形成了一定领先优势,集成电路、高端医疗装备、燃气轮机和软件等产业快速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2788.8亿元,5年增加2.7倍,年均保持30%的增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2.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7%。

三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战略支撑,积极承接、大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等13个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发展,科学岛“八剑客”成为全国科技创新重大典型,人才战略取得重要突破,企业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四是创新成果加速迸发。悟空探秘、墨子传信、热核聚变、铁基超导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涌现出量子通信、智能语音、光伏逆变器、高清视频转换芯片、五轴联动高档数控系统、65纳米制版光刻设备、微小型燃气轮机、太赫兹人体安检仪、新能源汽车、6DCT变速器等为代表的一批原创性或全球领先的成果。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几点启示

眼观六路,识创新之大势。科学技术是世界性、时代性的。在创新过程中,不仅要眼睛朝下、脚踏实地,更要胸怀世界、放眼未来。当前,世界经济回稳,周期性因素发挥了很大作用,内生动能不足的顽疾并未消除。世界经济彻底摆脱“新平庸”的风险,只能同创新要动力。合肥市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紧跟世界潮流、树立战略眼光,全方位扩大开放,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脚踏实地,求创新之实效。创新的本质目的是为了给经济、社会、生态等相关领域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创新成果只有融入产业链,转化为项目和产品,才能真正彰显其使用价值。合肥市立足自身产业基础,瞄准产业发展前沿,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对看得准、前景广的先导性产业,下大力气引进产业项目,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集聚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夯实产业基础,提高发展“段位”,在激烈竞争中赢得更大话语权。

登高望远,谋创新之长远。创新是沉默者的长跑,是没有出口的高速公路。在创新过程中,只关注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过度追求“短、平、快”,“拣到篮子都是菜”,缺乏系统谋划、长期规划,有头无尾、有始无终,都是不可持续的。合肥市始终有“放长线钓大鱼”的目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理念,“海纳百川”的气度,“宽容失败”的胸襟,“耐得住寂寞”的执着。

循序渐进,遵创新之规律。创新从萌芽、到成熟、最后到取得成功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有其特定的发展规律。对一项新技术、一个新产业违背规律,“拔苗助长”,就会欲速则不达。希望创新尽快出成果,更需要尊重创新发展的规律。合肥市用改革的思路,市场的办法,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市场和技术和谐共振,让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开花结果,最大限度释放发展潜能。

去伪存真,识创新之标准。当今科技发展呈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态势,越来越显得“繁杂”。如果不深入考察、分析和研判,盲目投资,不顾后果,很容易酿成“苦果”。合肥市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深入分析、准确研判,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以人才、技术等相关要素的支撑,识别技术真伪、成熟度、市场需求等。

百折不挠,担创新之风险。创新是勇敢者的事业。创新具有不确定性,且周期长、风险高,可以说成功的创新都是建立在一次次失败的基础上。如果害怕风险、害怕失败,不敢担当、望而却步、见难而止,只会毫无建树。从京东方在合肥市发展的不平凡历程上看出,合肥市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始终坚定信念,一以贯之地推进创新,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广泛吸引、延揽、集聚前沿行业内优质的要素资源,不断推动转型发展。

市委政研室 田哲生 魏玮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924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