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摘要
加快发展普惠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特色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提升发展特殊教育,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全力推动各类教育齐头并进。
拟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1所、幼儿园37所,试点推进“课后三点半课堂”服务,开展“庐州最美教师”评选……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市教育管理干部专题培训班上获悉, 2019年我市将继续聚焦公平和质量,狠抓规范和提升,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写好“奋进之笔”,打造教育强市。
今年试点推进“课后三点半课堂”服务
在促进教育公平,丰厚教育资源供给方面,今年我市将以项目建设提升资源厚度。拟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1所、幼儿园37所。加快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市特教中心北校区、黄麓师范等项目建设,启动合肥六中、合肥九中新校区建设。全面实施美丽校园创建,试点推进“课后三点半课堂”服务。与此同时,以信息手段拓展资源广度。围绕教育大数据深度应用,聚焦“智慧课堂示范性应用体系”和“教育教学评价应用体系”,加快建设“合肥市教育数据应用系统”,运用教育大数据提升教学与管理水平。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我市将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实施好“合肥教育家培养工程”,发挥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和“特级教师工作站”的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好标准化、规范化培训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与此同时,继续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开展“庐州最美教师”评选,保持违反师德师风行为查处力度。
继续实施绿色评价和学业质量评价改革
推进育人方式多样化,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开展中小学生人格心理健康情况普查。推进校内劳动教育和校外劳动实践有机结合。统筹安排研学旅行、戏曲进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足球、校园篮球等系列活动。完善育人机制协同化。提升家长学校工作常态化和服务针对性,推进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积极协调职能部门配合,统筹支持教育发展的各类社会资源,共同形成和完善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协同机制。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继续实施2019年绿色评价和学业质量评价改革,开展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实验研究,优化和改进教育管理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形式。
此外,强化学籍管理,规范招生行为,切实减轻过重课业负担,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推动民办学校分类登记,落实《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管理长效机制。
推进城区教育集团发展和乡村薄弱学校托管
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加大幼儿园及看护点规范管理,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努力办好学前教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控辍保学,突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继续开展新优质学校创建,推进城区教育集团发展和乡村薄弱学校托管。推进普通高中“一校一特色”多样化发展,组织好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实施。落实特殊教育二期提升计划,全面开展“送教上门”。(束芳)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