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名家齐聚展望大湾区文学共建之路

时间:2019-01-08来源 : 南方日报作者 : 宋金绪 郭珊 徐佩雯 张迪

茅盾文学奖得主柳建伟(左三)、周大新(左四)、刘斯奋(右二)向广州文艺志愿者代表赠书。

日本著名诗人高桥睦郎在“诗歌之夜”上朗诵《信》。

自12月14日开幕以来,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东省作家协会、广州市文联、广州市文广新局联合主办的广州国际文学周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盛典在广州及周边地区不断掀起热潮,从各大书店到大学校园,来自海内外的文学名家为广东读者奉献了多场精彩活动:“花城国际诗歌之夜”“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80年代手稿展”“写作坊广州”发布会暨中生代作家分享会、日本主宾国专题讲座、粤港澳文学沙龙等,高水平的分享活动吸引了很多读者从清远、佛山、东莞等地专程赶来参与。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刘方,《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鲁敏,广西作协主席东西,湖北作协主席李修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著名诗人舒婷、杨炼、杨克,日本著名诗人高桥睦郎,韩国著名诗人文贞姬等众多文学名家出席了此次文学盛事。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表示,广州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促进建立国际及区域交往的文学中心,以文学为纽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融合。

中日韩著名诗人齐聚花城

12月16日晚,“花城国际诗歌之夜”在广州国际媒体港举行。中国著名诗人舒婷、杨炼、杨克,几乎包揽韩国文坛所有重要诗歌大奖的韩国诗人文贞姬,被授予紫绶褒章勋章的日本诗人高桥睦郎等20多位诗人齐聚一堂。每一首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都让听者为之动容。

首位登台的高桥睦郎,用母语日语朗诵了一首经典诗作《信》,沙哑的音节铿锵有力,声调慷慨。文贞姬用韩语朗诵了《在机场写信》,淳朴的语调真挚动人。日本诗人平田俊子带来的《人们》,则带有一丝少女的温婉、坦率、勇敢与初恋般的真诚。这些用异国语言朗诵的诗歌,每一个音节都浸润着饱满的情感,跨越语言的屏障,唤起了台下中国观众的共鸣。

活动现场,诗与歌的互动也备受关注。著名音乐诗人简弘亦演唱了他的代表作《思念》与《不染》。《思念》改编自舒婷早期的一首短诗,由简弘亦获得授权为之谱曲演唱,早在十年前的“唱响诗歌”风潮中便已给许多听众留下惊艳印象。舒婷当场盛赞简弘亦“唱得很好”,“比起十年前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时,成长显而易见”。

当晚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舒婷与杨炼这两位活跃于上世纪80年代的朦胧诗主将再度聚首,一同回首汉语新诗迸发的蓬勃生气。“三十年,从夏天这边走到那边。三十年,酝酿着秋色。一杯更浓的浊酒,移至我的面前,倒映咽下的笑……”杨炼朗诵这首《谒草堂》时,充满深情。

回首过往的40年,杨炼说,“我们这一代诗人和作家,通过自己的写作、思考和生活,树立了每个人的风格,开创了自己诗歌创作的小传统。我们从朦胧诗开始,到现在的写作,一直在艰难地成熟。我们不停地回首像《致橡树》这样的经典作品,同时也不断去思索和考察,重新出发,挑战自己,给自己提出新的生存上、美学上和思想上的问题,然后用新的作品来验证。”

名家手稿致敬手写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是本次广州国际文学周的主题之一。40年来,中国文学紧随时代经历了深刻变革。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作家们开始放下了笔,改用电脑,人与文字的关系、书写与阅读的基本形态被彻底改变,传统的“手写时代”迎来最后的绽放。

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89艺术园区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回望手写时代——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80年代手稿展广州站”成为从文学角度回顾改革开放的重要见证。现场展出了一批活跃于1980年代的著名作家的手稿真迹,包括巴金、莫言、刘心武、汪曾祺、刘震云以及广州著名本土作家刘斯奋在内的16位文学名家24部经典作品手稿,这也是这批珍贵展品首次在北京之外的城市展出。

一张张泛黄的稿纸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韵味和作家鲜明的个人气息,令人回味不尽。巴金的《随想录》手稿,纸面整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反复斟酌、精心打磨的审慎。从刘心武的《班主任》手稿中,观众同样可以感受到著名作家面对写作一丝不苟的态度。莫言的手稿《透明的红萝卜》成为全场最受关注的展品之一,莫言早期的字迹明显带有那个时代黑板报美术字的特征。

在《白门柳》手稿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广东省文联原主席刘斯奋驻足良久,细细地回味着30多年前,他用蓝色圆珠笔写下的一笔一划。据悉,这是《白门柳》最原始的一份手稿,也是这份手稿首次公开展出。

在展览开幕式上,李敬泽、刘方、施战军、邱华栋、张柠等文学名家在展览现场与众多文学爱好者分享交流。张柠说,这次展出通过手稿,展现1980年代至今,文学艺术的发展从“手写时代”到“电脑时代”的深刻变迁;刘方则希望这次展览能够让更多的作家、更多的读者、更多的市民都参与进来,“大家共同回顾那样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感受手写创作的独特魅力。”

文学嘉年华吸引各地读者

这几天,广州市内的各大书店、大学校园、文化创意园、美术馆等,都成为文学爱好者分享与交流的聚集地,本次国际文学周甚至吸引了不少来自清远、佛山、东莞等周边城市的热心读者专程赶到广州,感受“文学嘉年华”的热闹氛围。

12月16日,在广州购书中心举行的“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对话芥川奖得主平野启一郎”活动,备受读者关注

日本作家平野启一郎今年43岁,于1998年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据他透露,受网络时代多元娱乐方式的冲击,在日本年轻一代中,阅读文学作品的人有减少的趋势。平野启一郎表示,读文学和玩手机都是度过业余时间的选择,但长期来看,读书可以让人获得更多经验和启发,期待有越来越多人去关注文学。在场的日本文学评论家阿部公彦表示,针对这一问题,作家们也应该着重考虑“如何在坚守文学品质的同时,把书中的人物写得更加生动、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从而使文学更具有亲和力。

同一天下午,“中日韩三国诗人对话”在方所书店举行,杨炼与日本诗人高桥睦郎、韩国诗人文贞姬、旅日诗人田原,就诗人与生活、现实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交流。讲座区座无虚席,还有许多读者坚持站在会场后面听完全场对话。

文贞姬分享称:“有时候后辈新人会问我如何才能写好诗,我一般会告诉他们,不要学着写诗,而是你要生活在诗里面。”杨炼认为,屈原的《天问》展现了诗人最纯粹而恒久的经典形象——在生活语言思想上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每件小事都能提出思考,每一秒都在用心感受。“不断追问和思考是诗人的一项品质,能够把这种提问呈现为语言的话,你就一直生活在诗歌之中。”杨炼说。

来自东莞的读者龙小姐表示,自己平时喜爱文学,将读书视为一种日常,她很赞赏这次活动,认为活动能给予自己难得的接触名家的机会,激起了内心对文学最原始的、最亲切的情感。

推进大湾区作家交流

“写作也算是一项手工传统,它包含灵感和天赋的部分,可能也有技术和传承的部分。我们希望通过工作坊的方式让更多的青年写作者来接近自己的文学梦想。”鲁敏说。

12月15日,由中国作协指导,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日报联合主办的“写作坊广州”启动仪式暨中生代作家创作分享会在广州举行。据了解,“写作坊广州”计划在2019年6到8月“开班”,将从全国招募10到15名曾在省级文学期刊发表作品或在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专著的有潜力的青年作家,以广州各大高校为落地平台,进行集中培训;邀请名家担任导师,提供青年作者与名家、学者深度交流的平台,打造作家培训基地,为文学创作提供新生力量。

在中生代作家创作分享会上,鲁敏、李修文、葛亮等6名作家围绕“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从各自的文学创作经历及观察社会生活的角度出发,解析文学中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脉络关系,并结合他们在文学性上叙事艺术特点,提供了对广州城市文学的独特审美维度。

诗人吕约认为,广州国际文学周和写作坊的出现都丰富了广州的文学生态:“文学期刊、作家协会、高校是传统的平台,现在又有了广州国际文学周这样的大舞台,团结了很多年轻人,也邀请了很多作家来跟大家分享经验。写作坊的形式可以让广州的精神生活进一步丰富,希望写作坊能让文学走向更多的普通人。”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中心,广州正在以文学为纽带,推进大湾区作家的交流,并为公众提供更多的文学服务。此次广州国际文学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沙龙,粤港澳作家通过这一常设的平台,将会碰撞出更多火花。

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蔡益怀表示,粤港澳本来就是一家,如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战略,三地文化上的呼应将会更加密切,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合作空间。

刘方建议,希望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家和文学机构在推出传世文学作品的同时,能够更加关注公共文化传播,在未来的伟大时代的文化进程当中留下大湾区文化的印迹。

■对话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共建

“粤港澳文学共建是非常有眼光的文化战略”

问:您是这次“回望手写时代——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80年代手稿展广州站”的主要策展人之一,这是展览首次移师北京以外在广州举行,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李敬泽:这次手稿展也是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重要活动之一。在这样一个时机回顾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非常有意义。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了大量中国当代文学的手稿和相关材料,其中有些作品在当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选择了刘心武《班主任》等读者记忆非常深刻的作品,让大家一起回顾当代文学的发展。广州本身是一个有重要文化影响的城市,在此举办这次展览我觉得非常合适。

问:在开幕式上,您提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最后的手写时代的辉煌,您如何看待文学写作载体的改变对文学所产生的巨大变化?

李敬泽:这个变化肯定是非常巨大的。我在展览前言里讲到,这是文明之大变。从全世界范围的人来说,自有文字以来,就基本上一直保持着手写传统,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开始变成了用电脑打字。这种变化牵涉到整个文明载体的变更,其深度、规模和长远影响,也许我们直到现在也还没完全看清楚,但它肯定至关重要。它涉及到了文学的生产、传播,也涉及到对文学的阅读习惯的颠覆。

问:您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共建,有什么样的建议?

李敬泽: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共建,包括文学的共建,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战略。大湾区的发展既是面向未来的,同时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从明清时期开始,粤港澳就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和互鉴的一个重要场地。探讨大湾区文学共建,不能就大湾区谈大湾区,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探讨大湾区文学共建对中国的文学意味着什么,对于中国未来的文化意味着什么,如何为中国文学和文化提供新的活力。

问: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文学交流已经有了一些平台,您认为应如何进一步激发三地的文化活力?

李敬泽:我觉得对于文学和文化来说,不需要特别着急。我们提供了平台,让作家、艺术家和学者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得他们可以立足粤港澳的历史和现实,进行相互探讨。通过这种交流,可以得到相互的激发,从中看到别人的特点,也意识到自己的特点。这就相当于我们引入了更多的镜子,既照见别人,也照见自己,重新审视自身的长处或者盲区在哪儿。这是交流的重点所在。

我觉得需要通过对粤港澳历史和现实的关注,了解其中丰富的文化经验,以此作为我们面向世界的文化窗口。面向世界不一定就是面向欧美,也包括亚洲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鉴,从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汲取丰富的经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在差异中认识自己,丰富自己,开拓自己。在这方面需要做非常深入的、耐心的、甚至是长期的工作。

另外,我们在对本土和世界历史文化的了解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以广州的十三行历史为例,除了中文史料,还有大量的外文史料,包括葡语、英语等,我们对当时的贸易机制和当时的生活可能并没有完全了解。因此,我觉得粤港澳文化共建一方面要高歌猛进,另一方面也要脚踏实地,在文化上,在文学上都需要下“苦”功夫和“笨”功夫。

■声音

广州国际文学周是接通海内外文学、甚至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一个联系和桥梁,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在大湾区文学的建设过程中,文学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它也是大湾区整个文学力量的展示平台。整个大湾区文学建设需要合力来进行,无论是文学周还是各地作协部门,还是各种文学期刊,需要共同发力才能把它办得更好。我们愿意为此尽微薄之力。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

广州国际文学周让中外作家与广州市民、学生零距离接触,既使作家们了解了中国的国情、民情,又普及了文学,让文学成为广州市民和学生丰富精神生活的一种选择,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广州这个城市会因国际文学周而提升自己的城市品位,世界会因国际文学周而更喜欢广州。

——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周大新

这次广州国际文学周开展得非常成功,系列活动上档次,有品位,有艺术含量。邀请了日本主宾国及东亚国家中杰出的作家和诗人,国内著名的作家和诗人也纷纷出席。同时,文学周举办的系列活动很接地气,受到大众喜爱。很多市民都自发参加,特别是广州国际文学周暨粤港澳大湾区开幕式,报名人数已经超过场地可容纳人数。所以证明高大上的文学活动、阳春白雪的文学活动,人民群众也是需要也是喜爱的。

广州国际文学周具有一种示范意义。广州是公认的国内一线城市,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呈现城市的底蕴。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作品》文学期刊社长杨克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华南的文化中心,人文荟萃,俊采星驰。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南风窗,她一直都有着一种拥抱世界的开放性格,也有着一种引领风气、勇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今天,广州通过国际文学周又搭建起一座沟通世界的文学平台与桥梁,正体现了她的开放气度与前瞻的视野。

南有乔木,引凤来栖。这次广州国际文学周,旧雨新知共聚一堂,一如文学界的一次兰亭雅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故此寄望大家沐着南方的和畅清风,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挥洒潘江陆海之才。

——《香港作家》总编辑、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蔡益怀

岭南文化是粤港澳共同的地域文化,彼此同根源,同声气,情相亲,俗相近,天然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促进大湾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文化起着枢纽作用,在加强交流下,促进民心相通、民意相融。

文学是一块心灵阵地,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互通情感,相识相知,才能建设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才能有力地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同体。

——澳门笔会理事长林中英

(责任编辑:沈晔)

为你推荐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924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