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版|桌面下载|邮箱登陆|论坛注册|站点导航定制
 

清河开发区刘国林:建机制抓队伍优服务强措施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视频)

发布时间: 2019-01-03 19:42:0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王金梅   |  责任编辑: 苏文彦

 

【视频】清河经济开发区:让县域发展活力更加强劲

中国网1月3日讯(记者 王金梅) 3日下午,由河北省商务厅主办的,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河北省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论坛在河北省清河县召开,贯彻“双创双服”,推动河北省开发区不断优化软硬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论坛现场

清河文化底蕴深厚、产业特色鲜明、投资环境优越,清河开发区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论坛上,清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刘国林介绍清河经验。以下为刘国林发言内容摘编:

清河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9年,2003年被省政府列入省级开发区,并被纳入国务院国家开发区目录。建区近20年来,先后培育了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羊绒、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和战略性稀贵金属三大特色产业集群。河北省开发区改革以来,清河经济开发区通过对标并结合发展实际,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大力度推进机制改革、人事改革和效能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刘国林介绍清河经验

加强机制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为切实提高开发区工作效率,清河县委、县政府赋予开发区议事权、决策权,对开发区内党务、行政、经济等事务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建立“工作直报”机制,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能、整合业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县政府和开发区建立了“基数核定、增长分成、土地独享、分灶吃饭”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并将开发区收支全部纳入县本级财政预算,赋予开发区一级财政管理职能,为开发区的改革创新和各项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加强队伍建设,创立用人机制

为切实提高干部队伍能动性和积极性,我们按照“档案封存、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绩效考核、调出激活”的原则,实行“双轨制”人事管理机制,建立扁平化运行机制,岗位职责更加明确,工作效能显著提升,建立了既适应开发区发展,又与人事管理改革相适应的具有清河特色的用人机制。

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模式

开发区的主业是经济发展,主责就是服务企业。清河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变和提升,从改革之初的“热情、精细、高效、亲清”的“店小二”服务,到无微不至的“妈妈式”服务,再到现在的“不见面”审批和服务,实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创新实施“三简三全”服务模式,推进智能化提升,融合“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真正实现“企业不出门、老板不出屋”“不见面”审批。

河北省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论坛现场

增强措施推进,切实解决难题

好的机制、好的理念还需要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为此通过狠抓平台建设、狠抓要素创新、开展暖心行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真心为企业服好务。

在平台建设方面,两年来累积投资16亿元,重点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平台、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平台、高新技术科创平台、小微企业聚集平台、领途新能源汽车配套平台和产城融合发展新平台等六大平台,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传统产业活力迸发、新兴产业风生水起的全新发展格局;在要素服务方面,抓科技创新、抓金融创新、抓品牌培育、抓人才引进、抓土地高效利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集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全力打造创新型开发区;在暖心行动方面,用“贴心工程”暖人、用“增智工程”育人、用“健康工程”暖人,全面增强企业家和职工创业干事的情感动力。

2018年,清河开发区改革力度大,创新平台优,服务机制新,工作成效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发展环境,加速了“南资北智”的交流汇集,掀起了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竞相发展新热潮。2018年,我们共引进超亿元项目34个,超10亿元项目8个,新建项目36个,总投资160亿元。尤其引进的香港南旋、国家保密产业园、海澜之家、长城汽车增资入股御捷汽车等重大项目,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加快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有力地推动了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