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版|桌面下载|邮箱登陆|论坛注册|站点导航定制
 

不养羊小县改革开放40年成就“中国羊绒之都”

发布时间: 2018-12-19 14:12:59   |  来源: 新华社   |   作者:曹国厂 高博   |  责任编辑: 苏文彦

 

image.png

11月27日,河北清河一家羊绒制品企业的工人邱灵云在检查羊绒衫产品质量(摄影:陈雷)

地处冀东南黑龙港流域的河北省清河县,曾是一个既无牧场也不养羊的平原小县。40年来,这个小县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从零起步发展起享有“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美誉的羊绒产业,清河也因此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羊绒之都”。

曾任清河县羊绒产业局局长的孙连岭介绍说,1978年3月,清河县杨二庄农民戴子禄从内蒙古拉回4吨羊绒下脚料,并对当时的梳棉机进行改造,分梳出1吨多羊绒,以5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北京的绒毯厂。

戴子禄用废毛渣梳绒赚钱的事儿在当地引起了轰动,但当时羊绒是国家专控商品,分梳羊绒没有大范围兴起。1984年,清河认准正在悄然成长的以羊绒行业为首的家庭工业,出台了《放宽经济政策的24条规定》,支持大家放开手脚搞家庭工业,清河羊绒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当时为了让人们转变思想,清河提出了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四个轮子一起转,哪个转得快就让哪个快转’的口号。”孙连岭回忆说,在政府鼓励的背景下,清河县个体加工户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1986年,在邢台国企上了8年班的冯子宏开始转行做羊绒行业。现年64岁的冯子宏说,上世纪90年代,清河县农民企业家走南闯北,深入牧区采购羊绒原料,然后分梳出羊绒销往世界各地。“为了不受制于中间商,1991年,我提着一包羊绒,拿着一堆名片去参加广交会。外商一出来,我就发名片,最后真结识了几位意大利客商。”

快速发展的羊绒行业不仅成就了和冯子宏一样的清河本地人,也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羊产业从业者。

1991年,18岁的陕西省子洲县老君殿镇南坬村放羊娃崔应国慕名来到清河。“我12岁时就开始跟着家人放羊,16岁初中毕业后接过爷爷手中的羊鞭,开始了‘职业’放羊生涯。”他说。

每天“紧紧跟着羊群转”的生活单调而枯燥,崔应国不甘心像爷爷和父亲那样守着羊群过穷日子。他一边放羊,一边琢磨羊绒的出路——也是他自己的出路。

18岁那年,他按80元一斤的价格“赊购”乡亲们一千多斤羊毛,带着羊毛从南坬村先坐车到绥德,再从绥德坐汽车辗转到石家庄,最后转车到了清河。

“没想到清河生意那么火爆,一斤羊毛卖价高达120元。”在那个万元户还比较稀缺的年代,崔应国一次就赚了4万多元。他利用这第一桶金迅速扩大养殖规模。一边养羊,一边贩卖羊毛,往返于子洲县和清河县之间。短短几年时间,他就积累了200多万元资金,1996年在清河县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干起了梳羊绒生意。

2007年,崔应国成立了自己的羊绒制品公司,为保证产品质量,投资两千多万元在清河县建起了160亩优质绒山羊繁育基地,与陕西、河北的高校合作,将培育的优质种羊送到陕北老百姓手中饲养,再回收羊毛。这种“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不仅优化羊群质量,还带富了一方百姓。目前,崔应国在陕西子洲县、靖边县18个乡镇带动700多个农户,养绒山羊十万多只。

image.png

11月27日,顾客在河北清河一家羊绒制品店选购羊绒服饰(摄影:陈雷)

崔应国还从清华美院聘请了设计师,组建了自己的设计研发团队,不仅在山东、河北、北京、上海等地建立36家专卖店,而且产品还出口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年销售20万件。

据清河县羊绒制品市场管委会副主任郑春雨介绍,清河与一些高校、服装设计机构合作,每年设计羊绒服饰1000多款,研发了防辐射、抗病菌等多种功能性产品,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个性化需求。

如今,清河县拥有梳绒机3万台,年加工各类无毛绒5.5万多吨。其中山羊绒5000吨,占全国总量的60%,世界总量的40%。2016年,清河县被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羊绒之都”。

为扩大国内市场份额,自2007年开始,清河县开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到2018年,清河县淘宝村数量已达17个。清河县羊绒市场管委会数据显示,目前清河全县共有网店3.5万家,从业者6万人,电商年销售额近50亿元。

“如果说过去是吃苦耐劳、敢闯敢干成就了清河羊绒。现在则要靠设计、靠科技、靠品牌。”郑春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