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合肥交警部门获悉,交警部门在市区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城市超脑示范区”,通过对海量交通数据的采集分析,为交通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超脑”日均采集3000万条交通数据
“寿春路百花宾馆门前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徽州大道通行将受到很大影响。”早高峰时间,在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的显示屏上突然弹出这么一条提示信息,“超脑”系统在发生事故1分钟内计算出未来10分钟、30分钟、1小时之后区域交通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与百花宾馆并不相邻的徽州大道通行将受到很大影响,交警部门随即根据预测结果提前部署了警力,大大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
“通过对海量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更好地服务交通管理。”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研所民警陈紫阳告诉记者,“超脑”由数据接入平台、超脑中枢平台以及若干应用子系统组成,主要用于交通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应用。目前,合肥交警部门已经建立起一个南到南二环、北到寿春路、西到金寨路、东到马鞍山路的城市超脑示范区,自动采集包括电子警察、卡口系统、地磁系统等在内的交警自有数据,来自腾讯地图、高德地图等互联网数据,以及运管、公交、城泊公司等交通行业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加工,从而实现交通状态精准感知、交通拥堵成因深度挖掘、交通事件研判、交通信号实时优化等功能。据介绍,目前“超脑”每天都要采集3000多万条数据。
行人闯红灯或将被“点名道姓”
除了分析路况、优化信号等主要功能,“超脑”系统还衍生了诸多应用,未来将让更多市民体会到其便利之处。
针对行人闯红灯行为,合肥交警已在多处路口安装启用抓拍设备,行人闯红灯将会被自动抓拍,并在路边大屏幕上放大脸部曝光,未来将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居民信息数据和智能语音系统整合出“语音行人闯红灯系统”,行人再闯红灯,不仅照片上墙,系统还将语音“点名道姓”。
为了直观展现前方道路交通流量状况,为市民科学选择行进道路提供参考,合肥交警部门已在全市多处建设交通诱导屏。未来,当路面执勤交警发现道路拥堵时,可以通过语音发布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将及时出现在诱导屏上,提醒驾驶人选择合适的绕行路线。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