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爱国 创业 求实 奉献——新时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承

时间:2018-09-12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9月4日至7日,“感知中国石油·走进大庆油田”主题活动在大庆油田举办。来自中央、省、市媒体及网络媒体,走进大庆油田,近距离感受大庆油田。在活动中,媒体记者们从大庆油田当好“四个标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业绩和亮点中,深刻感受到大庆石油人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优良传统,看到了新时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承,体验到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大庆精神精髓。

大庆油田1959年发现、1960年开发,是我国最大的油田。油田开发建设50多年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累计生产原油23.5亿吨,上缴税费及各种资金2.8万亿元。正是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指引,大庆石油人用爱国创业的劲头,求实奉献的精神,创造了领先世界的陆相油田开发水平。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27年高产稳产,4000万吨以上12年持续稳产,三元复合驱年产量突破400万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国家。

新时代赋予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内涵

大庆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内容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活动中,媒体记者对新时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承进行了深入了解,大庆石油人构筑凝心聚力推进发展的新优势,持续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改革新举措,取得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业绩。

“谁说新时代不需要‘铁人精神’。铁人是一个时代的印记,‘铁人精神’是‘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精神,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创业精神。无论历史怎样变迁,时代怎样发展,‘铁人精神’都不能丢。”工人刘喆说。“现在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与上世纪六十年代有着天壤之别,但我们要赋予‘铁人精神’新的内涵,比如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工人王海龙说。

为国争光是大庆石油人始终如一的追求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是大庆石油人始终如一的追求。石油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自油田诞生那一天起,“我为祖国献石油”就一直是大庆的主旋律。

国家深入实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大庆油田打造了我国能源产业升级版,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骨干力量。自2004年深层气开发以来,大庆油田天然气年产量节节攀升。步入“十三五”后,每年以超过2亿立方米的速度增长,2017年年产气量突破18亿立方米。大庆油田不断实现天然气总产量的持续增长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为油田振兴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做出新贡献。

作为掌握三次采油核心技术的年轻专家,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伍晓林多次谢绝外企高薪的邀请。他说,在大庆,他觉得自己是对党和国家有用的人。正是大庆石油人这种勇于担当、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精神才有了大庆油田今天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所取得的成绩。

积极创业拓展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迈向新时代,大庆油田在新理念下启动新创业,在新常态下开启新征程。在集团公司的战略布局下,大庆油田艰苦创业砥砺前行,探寻突破路径,“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集团公司把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上升到战略层面。

新时期大庆石油人坚定不移地坚持“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谋发展,进一步加大“走出去”力度,自觉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大庆油田大力实施海外战略,以中东、非洲、中亚为重点,高效推进海外资源开发,积极拓展技术服务市场,外部市场收入突破150亿元,“走出去”的格局初步形成。继2017年“走出去”实现重大历史性跨越后,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52.55亿元,同比增长43.3%,增收创效能力进一步提升。其中,获得海外权益产量298.54万吨,同比增长19.55%,预计全年有望突破600万吨。

中国品牌“走出去”,走向国际,打造了大庆油田充满生机活力的新格局。提升了对外开放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使大庆油田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大庆油田旺盛的生命力背后,是创业精神引领大庆油田开拓前进,是精神和传统的根脉相承,是对发展难题的不断破解。

深化改革驱动大庆油田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大庆油田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会战优良传统,把精神转化为行动,用深化改革的“精神引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是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庆油田树立改革思维,弘扬改革精神,高扬改革旗帜,按照中央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要求,持续加大各领域改革攻坚的力度,以改革激发活力,以改革破解难题,以改革释放红利,以改革提档升级。

大庆油田正在加快推进改革步伐。从“疑无路”,到“又一村”,大庆油田抓住改革窗口期与机遇期,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扩大经营自主权试点单位成效显著。今年年初,大庆油田公司职代会把改革作为一个单独章节重点论述,既有总体部署,又有指标要求。聚焦重点领域,攻克那些难啃的“硬骨头”——关键业务重组、机关机构精简、产业结构调整、亏损企业治理……加大推进力度,蹄疾步稳,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正在得到有效释放。先期试点的5家经营性企业,2017年全年收入、利润增幅均在20%以上,电力业务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相关业务剥离移交迈出历史性步伐。

大庆油田以高质量发展为生命线,以“当好标杆旗帜”为根本遵循,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安全环保为前提,坚持全面从严,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实现业务发展高质量、发展动力高质量、发展基础高质量、运营水平高质量,进一步开创新时代大庆油田振兴发展新局面。

今年上半年,大庆油田亮出喜人“半年报”。看油气生产之“量”,大庆油田实现国内外油气产量当量2068万吨,其中,天然气22.33亿立方米;看经营创效之“质”,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税费分别同比增长12.63%、174.37%和45.71%,创2015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喜人成绩的获得是大庆油田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结果,大庆石油人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大庆油田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科学求实是大庆油田发展的不竭动力

大庆油田倡导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用铁人精神打造工匠“摇篮”。开发建设50多年来,一批批大庆油田科技工作者继承铁人英雄志,纵身跃入“高科技泥浆池”,大力弘扬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大庆油田科技的辉煌。“三超”精神是大庆油田科技人员在自主创新实践中凝练升华而成的时代精神,是对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三超”精神哺育下,大庆油田先后荣获一次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三次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油田勘探开发与“两弹一星”等共同载入我国科技发展的史册。截至2016年年底,大庆油田累计取得科技成果近万项。通过科技创新和油田开发实践,培养出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伍晓林、创新创效的“梦之队”刘丽工作室等为代表的一批石油科技精英,有效推动了我国采油工程技术发展,为国家的能源开发和油田的持续稳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无私奉献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核

大庆油田的光辉历程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由孕育形成到丰富发展发挥的历程,从油田开发建设到新时代的改革创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奉献精神,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充分显现和发挥着强大的生命力。大庆精神镌刻着担当与奉献,大庆油田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是几代大庆石油人努力工作、刻苦钻研、扎实工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无私奉献的精神筑牢了油田半个多世纪辉煌发展的根基。

大庆油田涌现出以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大庆新铁人”李新民为代表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国家、献给了民族、献给了人民。大庆石油人在石油系统各个岗位、各条战线上贡献着自己力量,闪现着精神巨人的身影,感动着神州大地。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前进,但大庆油田倡导的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没有变。新时代的奉献精神就是勤于学习、知行合一、改革创新、求变求进、务实担当、攻坚克难的好作风。大庆油田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大庆精神+”发展模式展示新气象

今年,油田积极发展“大庆精神+”,铁人学院今年3月正式挂牌,被确定为“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这是中组部在企业设立的唯一一家示范基地,展示了大庆油田新时代发展的新气象新业态。

铁人学院成立以来已举办大庆油田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集团公司劳模(工匠)培训班等11期培训,受到学员广泛好评。铁人学院面向全国工业领域产业大军,以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及产业工人领军人才为主要对象,着力构建“大庆精神+”的总体格局,努力培养造就听党话、跟党走的中坚骨干力量,把铁人学院打造成党员教育的示范基地、领军人才的成长摇篮、创新发展的交流平台、职业素养的锤炼熔炉、队伍建设的研究智库。

“大庆精神+”发展模式推动了大庆油田传统业务与新经济模式的融合发展,不断增强振兴发展的竞争力、成长力和生命力。铁人学院的成立不仅完成了精神洗礼的重大责任,更为“大庆精神+”产业布局打造出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以来,作为民族精神的瑰宝,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大庆石油人顽强拼搏、为国奉献。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庆石油人继承不守旧,创新不丢根,赋予大庆精神新的内涵,使之更具时代气息和文化品位,为中国新一代产业工人树立了光辉典范。

(责任编辑:沈晔)

为你推荐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924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