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版|桌面下载|邮箱登陆|论坛注册|站点导航定制
 

漫说中华张氏“祖源地”——清河

发布时间: 2018-09-05 21:59:1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王博 张印普   |  责任编辑: 苏文彦

 

在冀东南的大地上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小城——河北省清河县,它不仅是享誉中国的千年古县,运河名城,羊绒之都,还是中国三大姓氏之一——张氏的发祥地,自古就有“天下张氏出清河”之说。

张氏始祖挥公受封“青阳”

上古时期,清河就是中华先民的重要的活动中心,中华张氏最早的聚居地。在距今约四、五千年的黄帝时代,黄帝部落由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向东迁徙,跨过黄河,越过吕梁、太行,并在河北省涿鹿县一带筑城定居下来。东迁的黄帝部落与西扩的东夷蚩尤部落产生了大规模的冲突,由此爆发了著名的“涿鹿之战”。《汉书•刑法志》“涿鹿之战”条注“文颖曰:‘涿鹿在上谷,今见有阪泉池、黄帝祠。’”《水经注》有“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迳涿鹿县故城南,王莽所谓褫陆也,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而邑于涿鹿之阿即于是处也。其水又东与阪泉合,水导源县之东泉”的记载。《礼记》记载,西周建立后周武王“追思黄帝,封黄帝之后于蓟”。在涿鹿之战中黄帝之子挥,夜观弧星,发明了弓箭,并用它射杀了蚩尤,对黄帝部落战胜蚩尤部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书于金大定年间的《后土宝卷•禘祖经》就记载了姬挥发明弓箭,及帮助黄帝大败蚩尤和抗击猃狁人的故事。挥由于发明弓箭,及在战胜蚩尤部落和北方猃狁人的作战中功勋卓著,因此被黄帝赐姓张氏,封在了青阳,主祭祀弧星。从此青阳成为华夏张氏最早的聚居地和发祥地。

青阳,即今天的河北省清河县。上古时期,青阳既是星象的名称,春天的别称,又是地名,还是部落首长的称号,后世又作“清阳”。《说文解字》有“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丹青之信言必然。俗言信若丹青。謂其相生之理有必然也。援此以说从生丹之意。”《尔雅•释天》曰:“春为青阳”。

晋代张勃《吴录》记载:“挥观弧星,始制弧矢。”弧星即弧矢星,位于东南天空,属于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一宿井宿,今天属于大犬座/船尾座,代表射天狼的弓箭。井宿属木,形状像犴(即驼鹿),或者网,或者大海,《史记•天官书》:“东井为水事”。此星明亮,代表国富民安,天下太平,其色变则天下动荡。“黄帝居涿鹿”,以涿鹿为坐标,井宿在南,对应邢台;弧矢星在井宿东南,对应清河。古人认为每年农历三月弧矢星运行到南方天穹正中,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因此称为“青阳”。

居住在“青阳”这个地方的部落其首领的称号为“青阳氏”,也简称“青阳”。黄帝正妃西陵氏嫘祖生玄嚣、昌意,玄嚣号“青阳氏”。《史记》记载:“青阳降居江水”。《山海经》有:“青阳降居泜水”。《大戴礼记•帝系六十三》说:“青阳降居泜水”。从地理的角度而言“泜水”是比较可靠的。“江水”应当是古书抄写过程中疏漏造成的别字。古“泜水”在河北省南部,源出内丘西北,东流入滏水(滏阳河)。河北省清河县恰恰就位于泜水和滏水交汇的地方。

张挥率领自己的部众来到青阳这个地方,并在此开始繁衍生息,张氏一族由此开始逐渐壮大起来。

“清河”之名的产生

中华张氏祖源地“青阳”又因何缘故改称“清河”?这与上古黄河的变化有关。

尧舜时期,黄河中下游洪水泛滥。英雄大禹采取疏导法平息了水患。人们为了纪念大禹的功绩,将大禹所疏导的黄河被称之为“禹河”。据谭其骧先生考证,今天清河县的清凉江就是“禹河”故道的一部分。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黄河在宿胥口决堤东流。原黄河故道变成了黄河的一道分支——黄河北流。因为黄河东流即干流的河水浑浊仍称为“河”或“浊河”,北流的支流河水清澈,因此也被称之为“清河水”,即“清河”。“清河”流经青阳,“清”和“青”读音、字形在古代是一致的,因此到了汉代人们就逐渐将“清阳”和“青阳”混用了。在中国传统地名与方位观念中“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或以山东、水西为阳;以山西、水东为阴。”人们误以为“清阳”的得名是因为它位于太行山以东,古清河以西的缘故。其实“清阳”最初的得名与地理方位关系不大。

周初分封之时,张氏一族在青阳建立有城邑,为周公之子邢侯的附庸,俗称“张国”。宋罗泌《路史•国名纪》云:“张,挥之封。”先秦时期的邢台地区中部为大陆泽,大陆泽水面广大曾经它北到宁晋,西至隆尧,南近南和,东临清阳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胡泊,面积约占今邢台总面积的1/3强。大陆泽的最南端水面为张国所在,也被称为“张家泊”。《嘉靖广平府志》记载“张县,在广平府东北”,即清河县。

周宣王时期,张氏一族又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先祖——张仲。张仲,也作张侯仲,西周时期张国国君。张侯仲在周宣王时期,担任周宣王的卿士,是太师尹吉甫的重要助手,主要负责周王朝北方防御,为“宣王中兴”作出了重大贡献。《诗经•小雅•六月》就曾记载过“张仲孝友”的故事。陕西西安附近曾出土有带有“张仲”铭文的鼎和簋等礼器。

战国时期清河属于赵国,赵人在此建立了东武城。东武城一度曾为秦国飞地。《史记•张仪列传》张仪说齐湣王曰:秦攻齐,“悉赵兵渡清河,指博关”;《赵策二》张仪说赵王曰:今秦“告齐使兴师度清河,军于邯郸之东”。秦惠文王封著名纵横家张仪为“武信君”,并赐给他五座城池作为封邑。明朝永乐癸未年张君绍撰序的《清河家乘》记载:“仪仕秦为相,……。策鲂公(张仪)当时坟茔诸处,立庙清河”。这是张氏一族在清河立庙祭祀祖先的最早记载。

公元前233年,秦国在攻取了赵国的平阳、武城后,秦王政下令在此设郡。因为本郡主体在古清河流域因而命名为清河郡,郡治在青阳县(故城在今清河县东北)。以“清河”为名的地方行政单位由此产生。汉代,或设清河郡,或设清河国,但治所均在今清河境内。张氏“族源地”在清河郡内,又是郡内第一等望族,由此“清河张”之名流传后世。

清河张氏的迁播

自挥公受封“青阳”开始,张氏一族在清河这块富饶的土地上不断地发展壮大。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增长以及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又有大量的张氏族人外迁到全国各地,乃至遍布全球。但“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直到如今世界张氏族人仍念念不忘自己的“祖源地”——清河。

张氏一族从清河向外迁徙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尧舜时期,华夏大地洪水泛滥,部分张氏为了安全随众迁到了“晋南-秦东-豫西”三角地带。《张氏统宗世谱•本源纪》说挥的后代昩和台骀被帝尧任命为玄冥师,负责治理汾河、洮河的水患,死后被人民封为汾河水神,世世代代享受祭祀。他们的后代一部分留在了太原尹城国,因此称祖居地“青阳”被称为“东张”,“太原尹城”为“西张”。

春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灭亡了邢国,邢侯被迫东迁,部分张氏族人也随之向东南迁徙。迁到了齐国、鲁国、宋国等地。东汉王符《潜夫论》就曾记载“至春秋时,宋有张白蔑矣。”

西晋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部分北方士族跟随琅琊王南迁,史称“衣冠南渡”。清河张氏族人一部分留守北方,一部分也随晋室南渡。南迁的清河士族被安置在了今江苏镇江境内,称为“南清河郡”。公元420年,刘宋又在山东境内再次侨置清河郡,称为“东清河郡”。

唐朝以前清河张氏族人虽然不断有向外迁徙的现象,但是留在“祖源地”的张氏一族仍然声威赫赫。唐朝名相张文瓘一家,叔侄二人相继任宰相,为“清河张”赢得了“柱国十姓”之首的声望。

五代时期及宋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数次南侵,贝州(今清河)遭到毁灭性打击,清河张氏族人不断南迁,散居在江南各地。明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东南沿海的中国民众开始下南洋谋生。生活在东南诸省的张氏族人也加入到了下南洋谋生的潮流之中,从此在南洋也有了“清河张”。

今天散布世界各地的“清河张”分支极为庞大,有广东的始兴张、四川的犍为张、江苏的吴郡张、陕西的冯翊张、山西的河东张、江西的龙虎张、河北北部的中山张等,均为张良之后,皆出清河,他们支族家承的版心中多标有“清河堂”字样。部分张氏族人已经遍及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地区,为海外华人最大族群。他们绝大部分不忘祖源,在自己的族谱中都记载着“挥世居青阳”“始祖封清河”“世居清河”等,标称自己的支派为“清河张”“清河堂”等。近年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张氏族人来清河寻根问祖。

2008年10月12日,世界张氏总会第三届第四次理事会会议在清河成功召开,会议确定每年5月28日为中华张氏祭祖节。自此后,每年5月28日,世界各地的张氏族人代表都会汇聚在中华张氏祖源地河北清河的“华夏张氏祖庭”,举办盛大的祭祀张姓始祖挥公的活动。2009年6月8日,在清河传承多年的中华张姓传统祭祀仪式,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质遗产名录”(冀政函[2009]59号文)。而且,2009年5月和2015年5月,世界张氏总会还先后两次在清河举办规模空前的恳亲大会。随着中华张氏祭祖节的一次次举办,海内外张世宗亲和祖国的血脉联系越发紧密,和清河的联系越发紧密;以“智勇、创新、担当、谦诚、包容、自强”为核心内涵的张氏文化也得到进一步光大和弘扬;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重要推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