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郭广生同志在“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会”上的致辞

时间:2018-08-24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郭广生  中国网  李康  拍摄

尊敬的魏辅文院士,章新胜主席(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多米尼克先生(英国乌邦寺庄园),王有国区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很高兴在麋鹿回归祖国33周年纪念日之际,与大家相聚在麋鹿的发源地——北京南海子,共商麋鹿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大计。在此,我代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莅临会议的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和媒体的朋友们表示诚挚欢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麋鹿是诞生于中国的、迄今有近300万年的珍贵特有物种,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与振兴、生命的高贵与尊严、物种的多彩与传奇、生态的奥妙与平衡。南海子曾经是麋鹿在中国最后的栖息之所,也是麋鹿归国之后最初的家园。33年前,也就是1985年,中英两国启动了麋鹿重新引进项目,麋鹿从英国乌邦寺回到故乡北京南海子。33年来,麋鹿从濒临灭绝到种群繁盛,续写了物种进化史,南海子也成为重要的麋鹿科学发现地、重新引入地、迁地种群种产地,在首都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构成了一道生态、文化与科技天然交融的特殊风景。南海子麋鹿代表了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见证了中华民族向伟大复兴迈进的历史沧桑,彰显了北京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的深厚文脉底蕴。传承和发扬南海子麋鹿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保持首都优秀文化生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

当前,北京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市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以服务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为己任,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科普文化资源,建有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以下简称麋鹿中心)、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两个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及15家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围绕国家和北京市重大决策部署,北科院整合科普资源建立了“北科院科学传播中心”,打造科普创新基地、科普人才培养基地、科普服务基地和科普文化国际交流基地。今天,我们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举办“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会”,研讨麋鹿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事业,对于助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多重意义。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积淀、薪火相传与发展创新。几经兴替的南海子麋鹿是对此最好的诠释。33年来,在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下,北科院麋鹿中心深入开展麋鹿生态文明保护研究和麋鹿历史文化普及,恢复了南海子麋鹿种群生态系统,建立了北京市首座户外类型的生态博物馆。33年来,麋鹿成功实现了重新引入地种群复壮、保护区野外习性恢复和野外自然种群育成,麋鹿还乡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世界最成功的物种重新引进项目之一,不仅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中国样板,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生物多样性起源。今年4月,总书记在考察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询问了麋鹿生态情况,勉励大家共抓大保护、守护好一江碧水。近期,麋鹿中心还将向山东青州提供麋鹿种源。目前,我国麋鹿种群栖息地种群已达38个,分布在江苏大丰、河北滦河、湖北石首、江西鄱阳湖等地,为京津冀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国门,新大兴,有鹿则灵。此次大会将围绕南海子麋鹿保护区申请世界自然遗产、麋鹿形象参选冬奥会吉祥物设计征集专题进行深入研讨,北科院也将与大兴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真诚期待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宝贵意见,为麋鹿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献计献策。北科院愿意与各方加强合作,携手将南海子麋鹿保护区打造成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璀璨明珠和生态文明教育的靓丽名片,积极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再立新功!

最后,再一次向莅临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和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君君)

为你推荐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924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