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前注意了解天气状况、注意旅游安全
外出旅游提前做好气象功课,及时查看气象预警,详细了解旅游目的地天气状况和道路交通状况,认真规划旅游行程,做好防暑、防雷、防雨、防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准备,做到恶劣天气不出行或选择室内娱乐项目。雨季户外运动项目选择需谨慎,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和安全规定,雷雨天气不要前往山岳型、峡谷型、涉水型旅游景点,更不要参加未开发线路探险旅游;游览地势险要的自然景观时,要留意景区危险地段的警示标志;游客在参加滑沙、滑草、骑行、海泳、漂流等旅游项目时,需全面了解注意及禁忌事项,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谨慎参加;旅行途中保管好个人财物和身份证、护照等重要证件;游览时要听从导游(领队)的安全提示。
警惕海上游、海岛游的安全风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上旅游项目受到广大游客欢迎,然而海上旅游安全风险较高,部分游船公司经营管理松懈、一些涉水项目安全设施建设不足、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情况仍然存在,广大游客应高度警惕。广大游客参加海上旅游项目应时刻关注天气和海况,严格遵守恶劣天气预警及提示,如遇风大浪急等恶劣天气或海滩插有红色警示旗,应遵从警示提醒,切勿冒险出海或进行水上项目,以免发生不测。暑期出境游特别是对于海岛游中安排的“海底漫步”、“浮潜”“深潜”等项目,要在专业教练的陪同下参加,乘船游览时要全程穿戴救生衣,注意天气变化,做好安全防范,一旦遇到险情,应及时向当地救援部门求助。
选择合法正规旅行社、警惕“旅游陷阱”
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一定要甄别经营者的资质,主动拒绝“不合理低价游”。游客确定旅游产品后,需认真查看合同内条款,确认无异议后方可签订正式旅游合同,同时要求开具正规发票。行程单中如涉及自费和购物方面应充分了解细节,如自费项目所含具体内容、购物店停留时间等,进而避免纠纷。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不要贪图便宜贸然参加买保险“送旅游”、“户外俱乐部”、“微信群”及“熟人介绍”等非正规旅行社组织的旅游,以这类名义组织的旅游通常不与游客签订旅游合同,不提示游客购买保险,不提供发票或收据,出现纠纷或意外事故后,出游者很难举证维权。
行为举止要文明
要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礼貌待人、不大声喧哗、不乱丢垃圾、不乱刻乱画、不破换文物,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杜绝不文明行为。夏季强台风、雷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较多,易造成航班延误及部分景点因天气原因关闭,上述情况属不可抗力,在《旅游法》及新版旅游合同中都有约定处理办法,游客应理性、依法维权,不易采取过激行为扩大损失。旅游者在旅途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均可拨打12301进行咨询、投诉。
遵守集合时间和景区规定
注意景区设立的安全警示标识,不要到景区划定的安全游览路线以外游玩,不要进入景区“禁止入内”的危险区域。应注意听从导游安排,加强时间观念和团队意识,因个别游客迟到导致团队整体行程延误、旅游车辆不能及时返回,曾多次引起矛盾纠纷。应牢记集合时间、地点,车辆的停放位置和车型车号及颜色,不要迟到,以免耽误行程时间。
树立文明旅游、理性消费意识
要坚持文明旅游出行。游客出游时要遵守《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等文明行为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特别是有特殊宗教习俗国家或地区的风俗习惯,避免因言行举止不当引发纠纷,遵守我国及相关目的地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做到讲文明,知礼仪,重礼节,懂礼貌。
在旅游地购买纪念品,应该谨记“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观念,理性消费,避免冲动购物,不建议购买价格昂贵的珠宝首饰。购物时应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较大商场,并注意索要购物凭证。遇到强迫购物、诱骗消费时,要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六安市旅游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