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丨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发布时间: 2018-02-13 09:49:41 |来源:中国网 | 佚名 |责任编辑: 刘静

 

关于腊月二十八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各家各户是要开始准备过年的主食了。

各地风俗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在腊月二十八过年,而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

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因为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腊月里,应着各种民风民俗,全国各地的人们差不多都在忙碌地准备中,而忙完了年的各项准备工作,人们就开始享受年的欢乐了。把面发

旧时腊月二十八是各家各户“把面发”的日子,这一天,人们都会早早洗干净手,精心制作各种面食:有象征和平的“鸽子饺”,有象征富裕的“连年有鱼”,有象征钱粮满仓的“钱龙”……

总之,人们总是想尽办法,制作出各种精致的面食,在春节期间馈赠亲朋好友、邻居、同事,或待全家团圆时一起享用。打年糕

所谓“年糕”,是用糯米面或黍米面加入大枣、豆等蒸制的食品,为春节期间食用而制作的糕就称为“年糕”。

而因“糕”与“高”谐音,过年吃年糕又含有“年年高”的美好祝福。同时,年糕热时发黏,凉时发干,易储存。于是就成了年节必备之食品。贴花花

春节期间贴春联和门神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上古以桃木辟邪,到汉代便产生了人格化的门神“神茶”、“郁垒”,于是出现在桃木上刻画神茶郁垒的形象,或者干脆把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前辟邪。这是门神的雏形,也是春联的雏形。

由大量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而演化的年画和窗花,既是渲染节日气氛所需,也是节日期间茶余饭后家长们借图释意对子孙们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精神教育的教材。与此同时,还有糊灯笼、挂灯笼,再次打扫卫生等活动。春联怎么贴

春联是从左到右贴吗?上联、下联如何区别?摘春联、烧春联又有什么讲究?

贴春联

按照各地习俗的不同,贴春联的时间也稍有差异。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谣里有“二十九,贴倒酉(意即贴春联)”一说,春联一般都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贴,但大多数还是照个人的时间安排来选择贴的时间。

另外,对联的上联贴左边还是右边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对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阴平、阳平)。

摘春联

与贴春联有比较集中的时间不同,摘春联的时间各地差异较大。依照各地民俗的不同,分有整年说、过节说和自然脱落说三种主要类型。

整年说。春联有喜庆吉祥之意,所以“旧”春联需等到来年贴春联的时候才摘除并贴上新的春联,寓意辞旧迎新,福运一年。在这一整年里,如果春联有破损,需及时修补。

过节说。春联作为驱赶“年兽”的法宝之一,待到“年”过完后,春联就可以摘了。

自然脱落说。所谓自然脱落就是把春联贴上后就不顾不管,任凭春联被风吹雨打,自然脱落。亦或看到春联被风吹雨打后破烂不堪了,就直接摘掉。

烧春联

对于摘下来的春联,还有“烧春联”一说,就是将摘下来的旧春联烧掉,寓意将所有的晦气烧掉。

汉族民间有一种神话的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烧掉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汉族民间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汉族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等等美丽的传说故事。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