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

发布时间: 2017-11-16 09:13:58 |来源:联盟中国 | |责任编辑: 曹洋

 

周市镇市北村自然村落

昆山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与苏州之间,总面积931.5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23.1%。昆山是江苏省3个试点省直管县(市)之一,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市之首。近年来,昆山加强古镇古村和水乡风貌保护,建设“美丽镇村”,守护好传统历史文化的“最后遗存”、江南水乡风貌的“最后记忆”。2013年起,在全面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的基础上,按照上级和苏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把“建设美丽乡村、彰显江南特色”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截止2016年底,全市共创建江苏省美丽村庄示范村2个,苏州市美丽村庄13个,苏州市三星级康居乡村71个。

一、昆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做法:

1.提升村庄规划水平。注重长远考虑、科学规划,以高标准、全覆盖的理念,全力推进美丽村庄建设。一是注重规划衔接。落实《昆山市镇村布局规划》要求,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同步研究、统筹谋划,使各项规划有机衔接、相得益彰。二是注重因地制宜。坚持实事求是,根据村庄区位、规模、产业发展、风貌特色、基础设施等现状,准确掌握每个自然村庄的基本特征,统筹空间布局、道路路网、公共服务、建筑风貌、绿化景观、历史人文等核心要素,进行规划编制。三是注重民主公开。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动员村民参与美丽村庄建设的规划设计和项目的组织实施,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四是注重科学可行。我市“20+1”和常嘉高速(昆山段)沿线11个自然村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后,实行市、镇、村联合会审。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会同市有关部门和镇村负责人,共同听取规划设计单位的规划方案,进行逐一评审,提出修改意见,使规划方案更科学、更可行。

巴城镇绰墩山村

2.彰显村庄风貌特色。在美丽村庄建设过程中坚持绿色、生态、保护的理念,力求历史文脉传承与乡村特色彰显相统一。一是尽量保持原有格局。注重传承枕河而列、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保持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建筑特色,促进田园、农居的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减少大拆大建和人为破坏。二是突出乡土文化特质。在修复村庄生态的同时,突出村庄乡土气息,注重创意设计、参与体验、文化挖掘,有效整合农业文化元素和农村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美丽村庄的生态环境之美与人文心灵之美的有机统一。三是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突出以人为本、便民惠民,加强道路、桥梁、公厕、停车场、健身场所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全面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进村,不断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淀山湖镇六如墩自然村

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加大投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努力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投入格局。一是整合支农资金。各区镇和有关部门近年来大力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深化完善整合机制,整合各路财政资金,交通、文化、体育、卫生等基本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及资金向美丽村庄优先投入,使美丽村庄功能进一步完善。如市委农办将省级“一事一议”专项奖补资金重点投入农田保护区自然村庄,市农委将农田整治项目与美丽村庄建设对接,市水利(水务)局全面推进美丽村庄农村污水项目建设等。二是发挥财政“撬动”作用。市财政每年把美丽乡村建设奖补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根据创建村庄规模、资金投入、综合成效进行奖补,并逐年增长。2013年市财政安排了1000万元奖补资金,2014年、2015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2016年安排4000万元,2017年安排6000万元,4年间增长了6倍。三是压实区镇政府的主体责任。有关区镇把美丽乡村建设列入区镇年度实事工程,建设资金实行区镇托底,从制度上防止因美丽乡村建设而加重村级集体债务负担,增加村级债务的现象产生。

东浜村东垞美丽村庄建设

4.打造乡村特色产业。以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在发挥资源禀赋上做文章。围绕有资源、有产业、有文化的重点村和特色村,做精做细传统的特色产业,挖掘村庄的产业优势,构建有特色、有品质、有创意的农旅融合产业链。二是在盘活闲置资源上求突破。把美丽村庄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同步谋划、同步实施,探索利用闲置宅基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培育主题民宿、休闲农庄、观光农场等新型业态,推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打响了“乡伴好时光”的乡村旅游品牌,也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三是在深挖文化内涵上下功夫。挖掘和弘扬优秀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加大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等文化遗迹遗存的保护、开发力度,注重对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征集乡村历史故事,挖掘村史村志,着力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名村,努力使乡村文化成为美丽村庄的亮点和休闲旅游的卖点。

《春到六如墩》

5.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推动美丽村庄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一是落实人员队伍。坚持边建边管、建管并举,健全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垃圾收运等队伍,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通过“养殖整治、绿色生产、生态优化”三位一体,科学划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不断提升村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二是推进多元共治。探索农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村庄环境的有效途径,制定广大农民普遍接受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主动参与镇村环境整治工作,形成“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家园自己管”的良好氛围。三是创新管理模式。坚持“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的理念,引入城市社区成熟有效的管理机制,结合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落实村庄环境常态化、专业化、社会化管理措施,完善群众监督工作机制,确保整治有成效、问题不反弹。

1  2  3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