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太行山“石头城堡”王硇村 600年历史就在耳边指尖
发布时间: 2017-09-12 09:43:09 |来源:大众网 | |责任编辑: 孟君君
老屋院子当中一棵苹果树,保佑家人在外平平安安,八旬老人安然地坐在门前点起烟斗。
村中几乎看不到台阶,巷道短促蜿蜒而四通八达,在古时便于防御。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些“原始”的碾子等工具,在村中仍有人使用。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沙河市王硇村,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太行山区历史古村落之一。
一道石墙的两侧,能清晰分辨出明清不同时期的建筑特色。
6月21日下午,“美丽河北·太行行”采访团一行走进位于邢台市沙河柴关乡境内的王硇村。青山深处有人家,石街石墙石头城。逃亡隐居的传说、南北合璧的特色古建筑、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600余年历史,都为这太行山深处的古村落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至今生活在此的古朴村民融合在一起,恬淡闲适,相得益彰。
雨中的古村石楼
到达王硇村的时候,空中飘起了细雨,天公作美,在雨中倾听这座石头古村蕴藏的历史,是再好也没有了。
王硇村生长在太行山区,向北55公里就是邢台市区。然而崇山绿树掩映之下,这不长的一段距离却成了上好的屏障,使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风貌得以完整保存。全村现有252多户,841多口人,村域面积20余平方公里。村子里的建筑多为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古石楼,石头的墙壁、石头的屋檐、石头的窄巷,尽管带着明显的岁月冲刷的痕迹,却依旧结实坚固。高高的门当旁,年逾八旬的老人三三两两坐着聊天,看见记者经过,会露出一个和善的笑脸。时间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倚在石墙边半天,世间似乎已经过一年。
走过一道蜿蜒的石头小巷,仔细看去,两边墙壁的建筑时间竟清晰可辩:石头大小不一、层次不齐,屋檐探出墙沿稍短些的,是明朝时期遗留下来的;石材用料工整、屋檐设计得更长也更讲究一些的,则建于清朝时期。细雨将两侧墙壁接缝处浸湿,石头与石头相接,恍若一体。轻轻抚过这一道石墙,记者忍不住感慨,几百年的历史此刻就在指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览品,而是活生生流淌着的山村生活。
600年前的隐居传说
未进村前,单看村子简介便已迫不及待,待缓步在村中走一圈,只觉得它远比想象中更神奇、美丽。村子的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然而这异常高大的石楼、带有南方色彩的建筑风格、蜿蜒曲折处处相通的窄巷,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据考证,王硇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相传王姓始祖王得才籍贯四川成都府,官任明朝镇京总兵。一次,王得才奉皇旨护送皇家宝物回紫禁城,行至现河北省邢台市属沙河时,所护送的财物被强盗掠夺。这在当时可是犯了大罪,轻则杀头,重则灭门。为了躲避朝廷追查,王得才携家眷辗转逃匿到太行山深处,从此与世隔绝,繁衍600余年,这便有了今天的王硇村。
正因如此,王硇村的石楼群兼具四川古居民与冀南古民居的建筑风格,同时又具有古代战争防御功能。细看这些石楼,用丹霞岩红石条垒砌的院墙高达二层或三层(最高可达18米),且家家墙体互联,院院暗道相通。楼顶建有雕楼(当地人称其为“耳房”),雕楼上留有瞭望孔。一旦发现敌人来袭,住在石楼中的人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安全转移。个别院落还凿有水井、石碾、石磨、牛羊圈,门后置有暗闩、藏犬洞等,有的甚至修建有隐秘地窖,进一步强化了长期院内生存与防御功能。这些古石楼建筑院落中,至今仍完好保存有130处,房屋2000间,石头房屋则达620多座。石楼群建筑总面积达72000多平方米,占王硇村全村现有建房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
变迁的历史与忠实的记录者
在近现代历史上,自古便具有防御功能特色的王硇村也曾在抗战革命中留下身影。由于地处太行山腹地,抗日战争年代曾是八路军、游击队领导人民进行抗战的根据地。走在村子里,现在仍可以看到1941年前后,沙河县抗日县政府机关办公处、沙河县独立营、抗日高级小学校等多处革命遗址。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刘伯承、邓小平、李德生、杨秀峰等多次在王硇村居住时的院落与房屋仍与当年无二。据统计,抗日战争中,王硇村曾有60余人参军参战,其中14人为国捐躯,王硇村也因此具有较高的革命传统教育意义。
600余年风风雨雨,不变的是民风纯朴,留下的是宝贵的民俗文化。从传统庙会到地方戏曲,从民间花会到各种手工技艺、传统歌谣,王硇村用文字以外的形式,更加生动鲜活地记录生活,讲述历史。2010年,王硇村开发治理荒山2500余亩,栽种核桃树58000余株,筑起了一道新的绿色屏障;古村落主题的旅游业正欣欣向荣,走出去的年轻人也带回了更多新鲜的事物。
“我住了一辈子了,哪也不想去,就在这家里最好。”74岁的刘老太告诉记者,如今村里生活比以前好了,出门买东西、进城也方便了不少,不过儿女爱出去走走,她还是觉得老屋最好。大山深处的王硇村正在经历着全新的变化,唯有那些经历了数百年沧桑的石楼静默不语,等待着记载一段新的历史,而后继续走下去。(记者樊思思)
相关新闻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