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发现之旅《美丽中华行》栏目走进长治县探“宝”
发布时间: 2017-02-28 15:27:21 |来源: 长治县新闻中心 | |责任编辑: 君君

近日,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美丽中华行》栏目走进长治县,对我县的“国宝”文物进行节目拍摄,我县悠久的文化历史、精美的国宝建筑深深吸引了央视《美丽中华行》节目制作团队。相信不久这期节目就可以和大家见面,我们可以在央视上一睹家乡风采。
由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推出的《美丽中华行》是一档固定的大型专题类节目。通过纪录片的独特方式,展现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翱翔中华,感受地域风情,走遍神州,追寻华夏文明。

央视节目制作组拍摄现场

询问建筑结构

听地方专家讲解

无独有偶,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来我县看文物
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原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省文物局局长王建武一行深入我县就文物保护工作进行考察。
国家文物局原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
长治县文物古迹众多、历史价值高、建筑结构精美。政府高度重视古建筑保护建设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要继续依法依规推进古建筑的抢救、保护、建设、开发工作,让古建筑焕发新容貌
央视《美丽中华行》节目组:
晋东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没有想到在长治县发现三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而且古建筑非常漂亮!通过几日在长治县的采风使我们摄制组对长治县之旅充满信心!
长治县“国宝”知多少

我县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通过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确定我县不可移动文物共有740处,其中古建筑501处,古墓葬57处、古遗址90处、古窟寺及石刻2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69处和其他3处。全县共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81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看寺正觉寺、南宋玉皇观、北和炎帝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天下都城隍、八义窑址、桑梓丈八寺、南宋秦氏民宅含高楼、原家庄东泰山庙、长春玉皇观、王坊三神庙、赵村玉皇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且大部分为元代以前古建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1处。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看寺正觉寺
时代:金至明
地址:长治县城北10公里司马乡看寺村
始建于唐大和年间(827~835年),金代重建,元、明时期均予重葺。现存建筑后殿为金代遗构,东西配殿为元代重建,过殿为明代建筑。
寺坐北朝南,南北长64米,东西宽32米,占地面积2448平方米。二进院落,中轴线上有过殿、两侧为配殿,后院北面为后大殿。
过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殿内梁架为五架梁对双步梁通檐用三柱。檐下斗栱七踩双翘头,麻叶形耍头。东西配殿均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殿内梁架结构为三椽栿对后搭牵通檐用三柱,脊部无叉手。柱头上设大额枋一道,前檐斗栱五铺作双下昂,重栱计心造,里转重栱偷心造,无补间铺作,后檐四铺作出单昂。
后殿为正觉寺的主要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椽,单檐歇山顶,布灰筒板瓦顶。平面呈长方形。前檐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重栱计心造,里转重栱偷心造,昂后尾压于四椽栿下,无补间铺作。殿内梁架彻上露明造,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柱均为方形石柱抹楞。平梁上施合沓、脊瓜柱,并设大斗、丁华抹亥栱、叉手,各槫下均施以短替木,槫间施拖脚。梁架简洁明朗,结构合理。

大门

过殿(明代)

后殿(金代)

配殿(元代)

精美的屋顶琉璃
南宋玉皇观(五凤楼)
时代:建于宋元,明万历、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曾四次修葺。
地址:长治县城南17千米南宋乡南宋村
玉皇观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观院建在村东隅一台地之上,坐北向南,一进院布局,观前原有乐台一座(已毁)。入观门庑为五凤楼、钟鼓二楼位居五凤楼左右,五凤楼后依次为献亭、月台、玉皇殿、东西配殿、厢房对峙。殿宇高耸,布局灵活,古朴雄宏。
五凤楼为玉皇观的山门古楼,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现存属元末明初之风格。楼前,场地开阔,平整宽敞。御道、踏跺铺墁规整。雄雌狮各一,分别蹲卧于踏道两侧,显得威武雄壮。楼广深三间,平面近似方形,五重檐外加围廊。红墙绿瓦,高大雄宏。出檐深邃、四角翼飞,寓意五凤展翅之意。
五凤楼二、四层为虚层,三层四檐支出平座,与楼内二层楼板齐平,为一实层,楼内荆木大梁,前后贯通,桑木独梯,刻制踏阶,可攀踏至楼上。四根圆形通天木柱直达屋顶,顶部八卦藻井,斗拱迭涩,垂莲吊挂,木作构件十分精制。
玉皇观记录了建筑群的发展演变过程,反映了各时代建筑功能的变化发展,充分发挥着文化载体的作用,也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客观上起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民间曾有艺人赞曰:“荆木梁桑树梯世间瑰宝奇奇奇,八卦顶金钟罩巧夺天工妙妙妙”。因其灵霄宝殿额上的踩数级为十三踩,是古建筑中最高规制,据考证超过北京故宫太和殿的九踩,所以人们称其为“天下第一玉皇观”。像这样结构错综复杂,形体壮伟高大的五凤楼,全世界只有三座,另外两座一在中国的北京,一在日本的京都,至于一般的五凤楼全国也仅10多个。

南宋五凤楼

建筑精美

斗拱十三彩

五凤楼与献亭"勾心斗角"

桑木梯

献亭正中的藻井结构复杂,建筑精美
北和炎帝庙
时代:始建于唐,元代重建,明清多次修葺
地址:长治县城2.5千米的北呈乡北和村西隅。
庙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原有戏台三间,单檐歇山顶。钟鼓二楼位居戏台两侧,广深一间,上下两层,单檐十字歇山顶。戏台与钟鼓楼之间辟山门两座,供出入通行。北为献亭,四柱三间,方形石柱,卷棚顶。1936年被大风刮倒。现除正殿、西耳殿保存完整外,其余殿宇不复存在。东西配殿各三间,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
正殿,亦称五谷神殿,广深三间,原为悬山顶形制,清道光年间修缮时改为硬山项。殿身较短,斗栱为柱高的二分之一。柱头斗栱五铺作出双昂,并出45度斜昂,琴面式昂,要头作蚂蚱形。檐柱斗栱里转五铺作双抄,出华栱,栱瓣较大,斗栱肥硕,用材粗壮。明次间无补间铺作。转角斗栱部分昂被后人截取,清末维修时包于檐墙之内。檐柱垒于墙内,隔扇均已改制,由青砖垒砌做仓库之用。
殿内用前金柱,柱头卷刹和缓明显,延袭了唐宋的手法,栌斗置柱头,四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四椽栿直径约80厘米,原始材料略加砍制而用,自然弯曲,墩厚庄重。乳栿之上用达牵,四椽栿上用蜀柱,上承平梁,用大叉手,脊瓜柱,承托脊槫。殿内实施减柱造,梁架弯曲粗壮,使用原始材料,屋顶举折平缓,出檐较深,且用大板瓦,重唇滴水瓦,元代特征显著。
正殿檐下悬挂着清顺治年间立的“炎帝真君”牌匾一块,黑底金字,闪闪发光。殿内神台上原塑有炎帝真君神像及侍女像,早已毁坏。正殿两侧为东西耳殿各三间,为清末重修之物。

正殿

正殿,亦称五谷神殿

正殿内供奉的炎帝像

鼓楼

钟楼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天下都城隍、八义窑址、桑梓丈八寺、南宋秦氏民宅含高楼、原家庄东泰山庙、长春玉皇观、王坊三神庙、赵村玉皇庙

天下都城隍

八义窑址-古代北方民窑中心

收藏在山西博物馆里的八义窑虎瓷枕

原家庄东岳泰山庙

荫城桑梓丈八寺

南宋秦家大院秦氏高楼
保护文物
长治县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但是文物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维护,希望大家共同参与,保护家乡的历史记忆,珍贵文化遗产,让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好!
文、编辑:小帅
照片:李保宏、李斌、逆时针等提供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