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大调解协调中心专职副主任张晓华
发布时间: 2016-12-15 11:32:15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四川省广安市大调解协调中心专职副主任张晓华接受中国网专访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近年来,四川省广安市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为龙头,创新社会治理工作体制机制,走出了一条符合广安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实现基层治理“小网格”,托起民生“大服务”的效果。中国网记者就此进行了专题采访。
主持人:社会治理是一项大课题,请问,您是怎么看待创新社会治理的?
张晓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治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当前,传统的政府主体、社会客体的管理模式正在解析重构,社会治理主体趋向于多元。创新社会治理,就是科学厘清各个治理主体的职能边界、范围,运用法治与道德、制度化与人性化、效率与程序、协商与互律相统一的方式治理社会,实现反映群众诉求、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调整利益格局、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增强社会活力的目标。创新社会治理,就是要建设既充满社会发展活力又保持社会和谐,既使社会安定有序又使人民安居乐业的平安中国。
主持人:平安是国家之福、百姓之幸、民心所向。你们在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中,选择网格化服务管理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张晓华: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胜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的一环,社区(村)作为社会管理的最前沿细胞,其现代化水平和整体效能的高低对国家稳定、社会平安至关重要,甚至首当其冲。网格化服务管理,在治理理念上,强调从管控为主向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转变;在治理主体上,强调从“官管民”的单向治理转变为“官民共治”的双向治理;在治理手段上,强调综合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社会治理。这三者都体现着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加强和创新。
因此,我们把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举措,作为拓展社区(村)职能、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以网格化为方向,以社会化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支撑,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特别是我市坚持“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就探索出了适合广安的工作模式,总结出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不到一年时间,实现了全市城乡全覆盖。2013年11月四川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培训会在广安市武胜县召开,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广安经验”迅速在四川省推广,全国30余个市州到广安考察学习借鉴。